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介紹武威的一種名優小吃 專屬于武威的舌尖記憶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6)
愛上一座城的原因有千百個
美食也許是最有人情味的那一種
那些藏匿在街巷深處的味道
都是每座城市獨特的記憶
在武威
有一道美食遍布街邊
是舌尖上行走的故鄉名片
它就是——武威三套車
武威三套車
一座城,一杯茶,一碗行面,一盤鹵肉,讓我們看到遠方的溫暖,遠方的家。
武威“三套車”由行面、臘肉、茯茶組成,講究葷素搭配、陰陽調和。面要爽滑筋彈,湯汁鹵香鮮亮,臘肉肥而不膩,茯茶溫潤養人。這大概是中國式套餐的鼻祖,有主食、有配菜、還有飲品。三套車是武威舌尖上的城市名片,在懂得感恩的武威人心中,生活就是有吃有喝,知足常樂。

一方水土養一方味。北關市場,成為武威三套車的專營之地。凡品嘗三套車的外地朋友,吃三套車時總要問及三套車的來由,因為三套車易于讓人想到前俄羅斯的民歌《三套車》。

前俄羅斯民歌《三套車》,又稱《馬車夫之歌》。由列昂尼德·特瑞佛列夫作詞,彼得·格魯波基作曲。俄羅斯因地廣人稀,過去馬車成為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有馬車,就有馬車夫,馬車夫長期奔波,路途漫長而寂寞,便用歌聲來打發時光。在曠野中,唱者放喉,聽者唏噓,曲調憂傷而蒼涼,馬的淚也會打濕前蹄。
前俄羅斯民歌《三套車》,與武威美食“三套車”,風馬牛不相及。
武威美食三套車最早由誰命名,沒有準確答案,叫的人多了,便成就了一道美食的名字。


行面
三套車由行面、鹵肉、茯茶組成,是一道美食套餐,也可以說是美食組合。三種美食組合各有分類,賣茯茶的,賣行面的,賣鹵肉的,自由組合。攤位、鋪面由賣茯茶者提供。食客一到鋪面坐定,茯茶一上,賣鹵肉的、賣行面的便會前來,問多少肉、幾碗面,鹵肉要吃頭肉、肘子,還是要加一點鹵下水,面要粗的、細的、大的、小的,一報,一杯茶還未喝完,鹵肉裝盤,行面上桌,齊活。其實,誰家的茶、誰家的肉、誰家的面,都心照不宣,早有賣茯茶的定了。如果點別人的,也不能生氣,這是吃三套車的規矩,也是食客的權利。吃完,賣茯茶者統一結賬,而后分交賣行面和鹵肉的人。兩清。很少有爭吵,一派和諧、融洽之氣。


鹵肉
放眼全國,這種和諧的美食組合,也不多見。
熬茯茶,得下功夫。據說已成品牌的茯茶,里面所加的東西有20種之多,焦棗、桂圓、葡萄干、果干、核桃仁、枸杞等等,味道醇而色澤正,喝時加點白糖,佳味便沖杯而出。

茯茶
吃三套車,非得在北關市場吃,吃的是那種氛圍。有不服輸的,選擇幾窗明凈的餐廳或沿街鋪面開店,茯茶、行面、鹵肉也由一家專有。紅火可能也紅火,總不如在北關市場吃那么令人愜意,原由還是三套車是三家的組合,而非一家專有。這是由三套車本身的潛規則所決定的。三種味道是三家的味道,三味互烘,這才是三套車的本真。

三套車還有一種吃法,將鹵肉放于行面碗里,用筷子攪拌幾下,肉和行面融為一體,再與行面的鹵汁混合,吃起來也別有風味。

莫道涼州行面長,鹵肉茯茶分外香。說的就是三套車。三種不同的食物和諧組合,使這道民間口傳而享其盛名的組合套餐得到廣泛的傳播。“不吃三套車,不算來武威”,是人們不虛武威之行的一大愿望。
文/ 李學輝 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
上一篇:庫茲馬最新動作 牽手學做菜扎辮子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