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宜春六大特色美食 舌尖上的宜春袁州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21)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宜春人,我感覺生活在宜春太幸福了!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還有那么多的美食,消費也很低,真的是很適合居住生活了!之前的文章介紹了很多宜春的景點,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宜春都有哪些獨具特色的美食吧!

煮扎粉

炒扎粉
宜春扎粉
宜春扎粉又稱米粉、米線,與云南的過橋米線、廣西的桂林米粉、廣東的腸粉相比,它的滋味自有一番天地,保證你吃過一次便能愛上。宜春扎粉具有潔白、細嫩、久漂不爛、久炒不碎的特點,其歷史悠久,手工扎粉生產可上溯至明朝。它的主要制作原料是優質早米,經過浸米、磨漿、濾干、采漿等工序,做成一摞一摞干的米粉,曬干后的米粉捆扎成一扎扎,因此稱之為“扎粉”。扎粉可以水煮,也能加一些配料炒熟,不論怎么制作,味道都很柔韌爽口,油而不膩。扎粉在宜春的早餐店隨處可見,加肉或者蛋大約3-6元一碗,價格實惠,分量實在,吃得又香又飽。每當人在外地,想起家鄉的炒粉,總是對家鄉思之,念之,心向往之。

涼拌松花皮蛋

袁州松花皮蛋
袁州松花皮蛋
宜春傳統土特名產袁州松花皮蛋有著悠久的制作歷史,據《宜春市志》記載:袁州松花皮蛋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在民國時期已譽滿海內外。皮蛋晶瑩透明,蛋白呈紫紅或茶清色,并顯現出清晰的松花花紋;蛋黃凝而不固,橫切面上由內而外依次可見同心輪狀的天蘭、淡黃、深蘭、灰黑、茶青五色,吃起來質地柔嫩、清涼可口、味美香淡,有清火驅熱、化痰生津的功效。將皮蛋切開,放入拌好的辣椒、蒜末、鹽、味精、生抽等等,一道涼拌皮蛋就成了很好的下酒菜。

宜春慈化雞
宜春慈化雞
每逢秋收時節,宜春慈化鎮的當地農民把秋辣椒涼干切碎,再用自制的米醋做成醋辣椒。用它與當地土雞一起烹調,酸鮮可口,是當地一道品味獨特的風味農家菜。
相傳很多年前慈化鎮有個窮書生,在外求學回家過年,途中風雪交加感染風寒,回家母親問他想吃什么東西,他說:“沒味口。”然后母親把過年殺好的雞與壇子里的酸椒、大蒜、米醋燒成一碗。當雞燒好時散發出一股開胃的香味,頓時窮書生問母親燒的是什么菜,好香啊!母親添了一碗酸椒雞湯,書生喝完時胃口大增說:“再來一碗”!當吃飽時滿頭大汗。第二天,書生的風寒好了,才想起昨天的酸椒雞湯還能治風寒。三年后,窮書生1后仍然回味當年母親的酸辣雞,但此時母親已不在,為了紀念母親、懷念家鄉故將此酸辣雞取名為“慈化土雞”也叫“過年雞”。

南廟豆腐乳
南廟豆腐乳
豆腐乳是以黃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豆腐坯在發酵過程中,蛋白酶和附著在菌皮的細菌慢慢滲入到豆腐坯的內部,逐漸將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和游離脂肪酸,2-3個月后,就成了醇香綿滑、滋味鮮美的腐乳了。
每100克腐乳蛋白質中含異亮氨酸4.8克、亮氨酸8.8克、賴氨酸7.0克、蛋氨酸0.7克、苯丙氨酸4.6克、蘇氨酸2.0克、色氨酸0.6克、纈氨酸5.3克。此外,腐乳還含有鈣和磷等礦物質。
它的特點是皮薄肉嫩,質地幼細,味道鮮美,辣中有甜,甜中噴香,香中又能品辨出川椒、桂酊、八角、蒜泥以及三花酒的混合馥郁,可以說是滋味無窮。直接食用,有生津開胃,調節食欲等功效;是家庭、旅游的常備食品。

富硒溫泉豆腐
富硒溫泉豆腐
溫泉豆腐就是采用溫湯本地出產的大豆,以顆粒整齊、無雜質、無蟲眼、無發霉變質的新豆為好。此外,還需要富硒溫泉水浸泡。”該溫泉水質清澈,無色、無味、無嗅,內涵多種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如硒、偏硅酸、鋰、鍶、鈣等。經臨床應用表明,溫湯硒溫泉對心血管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均有一定療效。溫泉豆腐的制作者稱,前后要經過八道工序,明月山富硒豆腐才能制作成功。這樣的豆腐,吃起來入口感相當好,而且對人體健康非常好。

宜春粉蒸肉

宜春粉蒸肉
宜春粉蒸肉
五花肉裹上米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郁。
相傳,有一對恩愛夫妻,生活清貧安逸。丈夫立志發奮、寒窗苦讀,妻子勤勞善良、溫柔體貼。幾年后,丈夫進京趕考,臨行前,妻子連續三天三夜紡線織布,然后賣布買肉,當夜炒米磨粉,制做家鄉米粉肉,送夫上路。誰知丈夫赴京科考,金榜題名,在外為官,數年不歸。妻子思念丈夫,多次托人捎信要官人回家看看,當每次捎信都未能觸動官人回鄉之心。后來,妻子常常想起丈夫臨行前的一幕,于是,不再托人捎信,而是請人送去一碗家鄉米粉肉。

老表土雞湯
老表土雞湯
老表土雞湯的食材采用袁州特有的袁州土雞,加大棗和枸杞若干直接清燉,不加任何修飾就能凸顯雞湯的鮮甜。
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在鄱陽湖上討伐陳友諒,卻被打得丟盔棄甲、全軍覆沒。后來逃到一個村莊,一個好心的村民將家中僅有的一只土雞殺了,給朱元璋等人燉湯喝以解其饑渴,朱元璋很受感動。在得知村民的全村都姓陳后,朱元璋高興極了,表示鳳陽老家的娘舅也姓陳,如此說來,大家還是姑表兄弟!自此以后雙方都親切地稱呼彼此為“老表”。,“江西老表”也由此而來。老表土雞湯也從此成為了江西一道原汁原味的農家菜并聞名遐邇。

袁州糍粑

袁州糍粑
袁州糍粑
在秋天稍微天冷時,騎著三輪車、載著大鐵皮桶的大叔大媽們走街串巷開始叫賣一種糯米做的小吃——“麻糍”。站在秋風蕭瑟的街頭,捧著熱氣騰騰的麻糍,微粘的糯米和著純香的黃豆粉,少許的砂糖帶出一絲淡淡的甜,那種從嘴到胃的溫暖與舒適是無法形容的美。

紅薯丸子

紅薯丸子
紅薯丸子
紅薯丸子是許多宜春人家里的傳統小零食。用蒸熟的紅薯去皮壓成泥,加上適量糯米粉后搓成可愛的小丸子,最后用油炸定型。金黃色的丸子薯香撲鼻,引人口水,外脆內軟不粘牙,一口一個,那味道讓人留戀!

艾米粑粑
艾米粑粑
在春天里吃艾米粑粑是宜春人的習俗。將最鮮嫩的艾草搗爛,與米粉團成半個拳頭大小的團子,用籠屜蒸熟。墨綠色澤,沾上加糖的黃豆粉,帶來春天的味道,寂寞了一冬的味蕾立刻能活躍起來。當季時宜春城大街小巷隨處都有流動小攤販賣。

糖粑子

糖粑子
糖粑子
橢圓狀的糖粑子有雞蛋大小,焦糖色的外皮香脆微甜,用竹簽串上一串,邊走邊吃,是逛街時最適宜的手中美味。咳,悄悄告訴你們,在媽媽們最不喜歡的網吧里,總會有大媽們挎著大大的竹籃子,吆喝著賣糖粑子。

茶泡

茶片
宜春茶片
江西宜春被稱為“油茶之鄉”,茶片是一種生長在茶樹上的果實,還有一種圓型的果實被稱之為茶泡。雖然名字里含“茶”字,但它們并不是用來泡茶的,而是用它的種子來榨油,榨出來的油稱為茶油。茶片就是生長于茶樹上,只有春天發新芽時,茶片才隨著天氣的變曖開始成熟,到清明節時可以食用。茶片與茶泡有不同的口感,茶片與茶泡成熟后會退出一層皮,這樣的茶片與茶泡才吃起來非常甜。童年時期經常去采茶片與茶泡,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是一種難得的美食,有錢也買不到的童年美食。
以上這些宜春袁州特有的美食,你都吃過哪些呢?你們還知道宜春有哪些特產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我是溫湯硒璟堂小高,若您喜歡這篇圖文,別忘了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您的每一個支持,都會為我提供更大的創作動力!(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謝謝)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