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25)
網上最不缺的「廈門攻略」就是關于美食的,而上千個版本的“必吃推薦”大多只是個人偏好的疊加,極少站在旅行者的角度去給出合理的引導。
窩主專門找來廈門當地人做的超詳細美食攻略,告訴你什么必吃,什么要慎重選吃,收藏起來,再去廈門就知道吃什么!
第 1 站
必吃的閩南老味道
Top 01.
沙茶面
把湯喝光才肯罷休

廈門沙茶面是本地蝦面和印尼沙茶醬的混血兒,伴隨南洋華僑歸鄉而興起,成為閩南人最日常的食物。湯頭濃醇,有花生醬和魚蝦的干香,堿水圓面勁道入味,加料選擇豐富(各種海鮮/素食/豬雜/鹵味),容易吃出大號的滿足。
推薦店家:
· 廈禾路大同小學對面的「開禾沙茶面」· 湖濱四里的「四里沙茶面」總店
Tips:
① 要選開滿20~30年的店,食材足夠新鮮;② 店里的頭牌須是沙茶面,且其他小吃種類不能多,專注才會好吃;③ 游客大排長隊的店家不建議去,價格超貴,態度不好。
Top 2.
姜母鴨
聞到都覺得賺到

來廈門怎么能錯過下飯之王——姜母鴨。姜母就是老姜,鴨使用百天以上的低脂番鴨。
加入二十多位藥材香料,淋上米酒和麻油,一口身經百戰的老砂鍋在火上慢燉,讓鴨肉鴨骨酥爛入味,最后連姜都好吃,是溫而不燥的藥膳美食。
推薦店家:
·廈港新村華僑博物館附近的「灌頂姜母鴨」·百家村中興路路口的「好得來姜母鴨」

Tips:
① 廈門眾多姜母鴨店,但好吃率非常低,滿街飄香不等于好吃; ② 好吃的店很少設座位,常常只能打包帶走,而且賣完就打烊,所以不要天黑以后才去哦;③ 記得讓老板為你挑選爐子上最入味的一只,若都還沒燉夠時間,一定要耐心等待。
Top 3.
魚丸湯
湯鮮丸Q每顆不同味道
廈門魚丸大多是包心丸,用湯奉上。魚丸外表是鯊魚糜,內陷是調味的豬肉蓉,咬破會有肉汁蹦出。好的店家會開發出豐富的口味,比如蝦仁/蟹黃/墨魚/魚卵/香菇/肉蓉,甚至創新的海藻、芝士等等,永遠可以對下一顆抱有好奇。

推薦店家:
· 中山路老虎城附近的「邵子牙貢丸」老店· 開元路的「永豐魚丸」
Tips:
① 想吃好吃的魚丸湯,不要去綜合小吃店,味道會中規中矩、千篇一律;② 詢問魚丸有多少種口味,通??谖对截S富的店家手藝越棒;③ 湯色奶白才是最佳,大骨熬制,不用調粉末,喝完湯不口渴。
Top 4
扁食
千錘百煉的嬌嫩肉糜
廈門本地人早餐之選。你是不是翻著白眼心里嘀咕“大老遠來廈門你讓我吃餛飩?” 它看似只是全國通用食物,但廈門扁食的皮和餡兒都是有閩南獨特味道的。陷是豬后腿打成的肉糜,看似普通的一小勺,細膩度卻與手打肉丸不相上下,豬肉纖維都不見了,咬下去緊實鮮美,咀嚼聲也好聽。

推薦店家:
· 廈禾路上本地人愛吃的「勞松扁食」· 開元路「永豐魚丸」家的扁食
Tips:
① 廈門的扁食的風格也多變,不建議吃內陷為普通絞肉 蔥姜的店家,因為不夠細膩也不夠特色;
② 如果看到餐牌上有“燕皮扁食”一定要嘗試,它的皮是用豬肉蓉加木薯粉做的,口感超彈牙;
③ 店家一般會力薦你點份拌面配著吃,但切記:一家店的扁食和拌面幾乎不會同時好吃的(拌面會在這篇攻略的“慎重選吃”板塊介紹)!
Top 5
花生湯
清爽香醇的甜美

一道簡單美味的甜品,閩南幾乎家家都會做?;ㄉ洛伆局笾?,要經歷祛衣、晾曬,和長時間的浸泡,所以店家門口常常擺有一篩篩的花生仁,排排曬。

恰到火候的熬煮,讓花生一顆顆漂浮在水面,綿而不爛,清爽香醇。不喜歡花生、甚至不太能接受甜味蛋花的人喝過都贊不絕口。
推薦店家:· 思明電影院附近的「陳伯花生湯」(里面還放了桂圓)· 思明北路與大同路交叉口的「思北花生湯」· 凌晨2點后,思明北路與大同路交叉口的流動攤
Tips:
① 喝花生湯不建議去連鎖的百年老字號,最好喝的通常在民間;② 哪怕在夏天,第一次喝花生湯一定要喝熱的,加個雞蛋更美味;③ 深夜至凌晨出沒在街角的流動攤販,比開在店鋪里的還要美味。
Top 6.
蝦面
吃出紅彤彤鮮滋滋的老傳統

蝦面是廈門沙茶面的前輩。過去閩南人在立夏的中午煮它來進補,認為吃了蝦面就會像熟蝦的顏色一樣紅光滿面,精神煥發。

用炒熟的蝦頭和蝦殼熬湯,逼出紅彤彤的蝦油,最后放入小顆的墨魚丸和金門狗頭蝦(比大蝦要鮮甜)。泡在這樣的湯里,豆芽和堿面都超級入味。
推薦店家:· 仁和路的60年老字號「新廈蝦面」· 廈禾路上老板如漫畫人物的「明月蝦面」· 湖濱北路檳榔西里的「檳榔蝦面弟」
Tips:
① 面才不是重點呢,湯才是重點,所以對面食不感興趣或者壓根不太餓的話,點一碗蝦湯就夠了;② 廈門只有三家公認的老字號蝦面店,認準就好了。
Top 7.
鴨肉粥
顛覆全國人民對粥的印象

不要被醬油色的粥嚇跑。鴨肉粥的米并非熬得黏黏爛爛,而是粒粒分明、爛而不糊。

用鹵鴨的肉汁熬制,因此呈現醬油色。與全國的粥最不同的是,廈門的粥里可以任意加料,鴨的各個部位都可以,猶如某種粘稠湯飯。
推薦店家:· 大同路上的「百成大同鴨肉粥」老店· 廈禾路24小時營業的「大同浮嶼鴨肉粥」
Tips:
① 一份粥加一份鴨肉是標配,高分的鴨肉一定會做到鮮嫩多汁;② 推薦你額外加入鹵蛋和油條泡著吃,這是本地人喜歡的吃法;③ 鴨肉粥很適合大半夜酒后出來當解酒夜宵喲。
以上7種廈門必吃美食分散在本島各處,你一次旅行根本不可能把它們吃完。所以出行前需要細致規劃路線喲,或者在廈門多住幾天吧,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向導服務,帶你逛吃不重樣。
第 2 站
慎重選吃的老味道
吃下列食物前請慎重!雖然也是閩南特色,但吃不慣的游客的比相對較大。有的是不喜歡食物口感,有的是吃不慣廈門的“紅黃褐醬”(也就是下圖右邊的廈門三大魔醬:花生醬、甜辣醬、黃芥末醬)。
Top 1.
土筍凍
勇敢者的咸味海洋果凍

膠原蛋白來自海里的星蟲(俗名土筍),口感是海鮮和竹筍的混合體。用土筍煮湯,只放鹽調味,倒進一個個小碗,冷卻后形成凍。
廈門人吃土筍凍講究配料,除了上面圖中的五種醬,還要加芫荽和腌蘿卜片,都是重口味,所以外地人的接受度不高。
如果有勇氣嘗試土筍凍的話,我建議從下面這種醬汁吃起,是比較溫和的蒜蓉醬油汁,味道相對老少皆宜,不至于留下太壞的印象。
推薦店家:· 中山公園西門的「天河西門土筍凍」· 天黑后開元路和廈禾路上的流動攤位,叫賣聲是閩南語,發音“特損黨”
Top 2.
海蠣煎
只適合喜歡吃生蠔的人

因臺灣偶像劇而被熟知的閩臺小吃。如果不是閩臺或潮汕人,第一次吃它的人失望率會大于50%。如果你是個愛吃生蠔的人,那么你才會懂它的美味。各地的海蠣煎口感也不同,廈門版的偏濕軟,里面的地瓜粉不會煎得太焦脆,所以大海濕漉漉的味道占主導。
推薦店家:· 中山路局口街橫巷33號的「蓮歡海蠣煎」(34年最佳風評)· 鼓浪嶼龍頭路189號的「康家龍頭海蠣煎」總店
Top 3.
燒肉粽
糯米成功包不住陷的肉粽

閩南特色粽子,外地朋友見了會覺得沒包好,漏了餡?!奥娥W”其實是因為餡料太多啦:五花肉、香菇、蝦仁、板栗、干貝、咸蛋黃等等。愛吃肉粽的人自然會愛它,但與你吃過的粽子或者糯米雞的味道相差無幾(除了香菜和蘸醬),所以不算必吃。切記:如果吃不慣廈門紅醬話,一定要主動提醒店家不要醬不要醬不要醬!否則……后果自負~
推薦店家:· 開元路上的「永發肉粽店」老板現包現煮的古早味· 中山路的連鎖名牌「1980燒肉粽」總店
Top 4.
面線糊
半面半糊,似斷非斷

論特色,面線糊是比扁食和鴨肉粥更有閩南風味的早餐!然而怎么放在“選吃”里介紹呢?面線糊餐廳的大眾點評里,幾乎都是本地人??催@細細的一碗“面條粥”,它的調味是全國都能接受的,但如果不是從小吃這類食物(鍋邊糊也是)吃到大的人,若要真正喜歡上面線軟軟濕濕的口感,還需要時間和情感的培育。本地人吃面線糊一般要放鴨血、豬肝、大腸頭。如果覺得口味重,還是老老實實鹵蛋加油條吧。
推薦店家:· 沙坡尾民族路上的「亞海面線糊」· 廈禾路勞松扁食旁邊的「浮嶼面線糊」
Top 5.
拌面
花生醬愛好者的最佳選擇

拌面和扁食是最佳伴侶。面用扁面,醬是一定比例的褐醬(花生醬)和一定比例的紅醬(甜辣醬)調出的,配比得不好,可能會因為過于干燥、齁膩,導致整碗面的風味全軍覆沒。下面推薦的兩家店的拌面口味,是好評度相對最高的。
推薦店家:· 大元路上的「賴厝埕扁食」(這家拌面要比扁食好吃)· 中山路局口橫巷23號的「局口拌面」
Top 6.
芋包
用芋泥包出的紫胖包子

芋包是“被遺忘的食物”,1940年代誕生的芋包手藝,工序復雜,只有老店肯做。里面裹著豬肉、蝦仁、香菇、冬筍、荸薺等等,蒸熟了蘸醬吃。
如果你本來就喜歡芋泥,不反感它濕糊糊、綿密密的口感,對芝麻醬和甜辣醬也是真愛,那么試一次吧。搭配一碗扁食也很棒(看吧,扁食永遠是主搭,配菜可以一直變)。
推薦店家:· 大同路上的老字號「芋包嫂」· 大元路27號年輕人創業的「芋包王」
第 3 站
海鮮控的必吃專場
初級必吃
海鮮大排檔

最地道的大排檔宵夜,就在中山路輪渡不遠處。這些地道廈門人凱德真正老店鋪,不宰客,實在而便宜。用最簡單的醬油水烹制白章魚、小鮑魚、石斑魚、膏蟹,一定要點配酒的海瓜子和皮皮蝦。推薦店鋪:· 入夜后的開元路海鮮一條街,本地人開的不宰客· 特別推薦其中的「宜友海鮮大排檔」、「良山大排檔」
進階必吃
海鮮撈

如果普通海鮮大排檔不能滿足你了,那必須要去感受一番進階的新鮮口感對味蕾的刺激。
海鮮撈,就是清水海鮮火鍋。用沸騰的農夫山泉水,放入活蹦亂跳的海鮮,在水中涮制相應的秒數,撈起后蘸取少量特質的醬油。
這種吃法,會比用任何其他方法烹飪的海鮮都要彈脆鮮甜,即使是味覺不敏感的人也能輕易感受出差別,尤其適合對海鮮口味有高標準追求的人。
推薦店鋪: · 廈禾路斗西路口公交站旁邊的「禾湟記海鮮撈」老店 · 斗西路與美仁路交叉口的「禾湟記海鮮撈」美仁店
專項必吃
煎蟹

喜歡吃螃蟹的朋友來廈門,一定要來這家吃煎蟹。服務員問你要菜蟹還是膏蟹的時候,你選「菜蟹」就對了。本地人懂得吃菜蟹,外地人才吃膏蟹。煎蟹吃的是肉質不是蟹黃,選菜蟹肉會更清甜。
雖然叫煎蟹,但是其實我覺得煎過之后燒它的醬汁才是靈魂,有姜母和酒香,剛舔到殼就很有幸福感,吃大口蟹肉恍惚要升天惹。店開了24年,位置離旅行者喜歡住的地方比較遠,但是還是很值得呀。
推薦店鋪:· 蓮花香蓮里的「蓮花公園煎蟹」總店
第 4 站
必買的廈門茶點伴手禮
必買茶點清單里面并沒有鳳梨酥。
TOP1
椰子餅
如果只能買一樣伴手禮就是它

超好吃卻超便宜(每個1.5元)!送給誰都不會錯。椰蓉塞滿餅皮 雖然是傳統茶點,但口味上非常適合年輕人,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餡餅和鳳梨酥。
推薦店鋪:· 鼓浪嶼上的「金蘭餅店」(上圖就是)· 廈門大元路「阿吉仔餅店」
TOP2
海苔餡餅
餡餅中的低調BOSS

傳統廈門餡餅是綠豆、紅豆餡兒的,后來又創新出了南瓜、紫薯,但是真正的大boss是把海苔蓉融入傳統餡餅的海苔餡餅?。?!口味上不只是直勾勾的甜味,而是加入了少量鹽,解了膩味,最大程度釋放了海苔的鮮味。
推薦店鋪:大元路上的「阿吉仔餅店」
鼓浪嶼上的「佟小曼手工茶餅店」
TOP3
桔紅糕
閩南版的“土耳其軟糖”

廈門人接待外地來的親友,對方臨走前,廈門人會去市場或古早小賣鋪大量購買桔紅糕給對方帶上。一來有閩南特色還物美價廉,二來小巧方便特別適合配茶。因為一買就是十幾包,所以桔紅糕非常容易斷貨,一斷貨就整個街區一起斷貨。
推薦店鋪: 因為包裝基本都是上圖那個樣子,很好識別,所以你只要去第七市場南口第一家(思明東路)、第八市場的前兩個攤位、老城區的破舊的小賣鋪,都有賣。
到廈門除了吃,當然還要體驗老廈門的生活方式,比如上圖中的古早茶桌仔,就是即將消失的老傳統之一。找一個當地人,帶你體驗3種老廈門的生活情境,聆聽時代變遷的故事,當然,同樣也能吃到好吃的美食~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5291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