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伊朗電影小鞋子中文(伊朗電影小鞋子)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20)
《小鞋子》是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伊朗劇情電影,Amir Farrokh Hashemian,Bahare Seddiqi等主演。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系。豆瓣評分9.2,非常值得一看。
這部《小鞋子》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天堂的孩子》。那就從鞋子說起吧。
鞋子是堪稱神奇的生活必需品,赤腳的與穿鞋的被天然的區分為兩個社會階層,即便是在穿鞋階層內部,鞋子用料、做工、價格以及保養狀況的不同也都在一覽無余的暴露著鞋子主人的地位高低、權力大小、財富多寡乃至家庭關系的好與壞。王家衛在《東邪西毒》中借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的嘴巴對張學友飾演的洪七直白了無非這樣一個道理。杜琪峰在《赤腳小子》中為郭富城飾演的關豐曜安排了一場淚點十足的死戲,赤腳進城的鄉下小子斷氣前最后一個動作是用腳去夠那只再也夠不著的鞋子。中國偉大的政治家劉備,也恰恰曾經是一個以編草鞋賣草鞋為謀生手段的手工藝者,中國還流傳著“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樣一條八九成是用于恐嚇的俗語。顯然這一切并非偶然,鞋子注定不是一般的生活必需品,鞋子背后的思想理念定義著它的神奇。
然而在主旨上,《小鞋子》沒有如上一般關注于浪漫至上的是非思辨和表達。這部伊朗電影以一種近乎純粹的態度和手法來關注現實,關注渺小凡人,關注愛與承諾。雖然對美好人性和普世價值的關注、關懷并不出奇,但任何一部能夠被稱之經典的作品,莫能跳脫出此。在這個角度上《小鞋子》亦屬于最好的楷模之一。
在故事表達方面,《小鞋子》將寫實主義堅持到了極致,電影從對苦難的描述開始,為觀眾展示了小男孩阿里一家人在苦難命運面前的所作所為。
越是平凡的苦難越是折磨人。這所謂平凡的苦難,由世間最為強大的三種負面力量組成:貧窮、疾病和意外。九歲的小男孩阿里,就生活在這再平凡不過的苦難里。電影通過劇情的展開的描述了整個家庭的貧困窘迫,父親為了全家人糊口而在外打工勞碌,母親被病痛纏身還要打理家里的一切,小男孩阿里又因為一次意外將妹妹莎拉唯一的一雙粉色女童鞋弄丟了。家里的經濟狀況容不得這樣的意外損失,阿里不得不央求妹妹向父母隱瞞了這件事情,為此小兄妹倆只好輪流來穿阿里的一雙破舊運動鞋出門上學。
戲劇沖突的制造有條不紊又合情合理,小兄妹倆的生活從此被一雙鞋左右著,兩個孩子不得不承受著被打亂的生活以及不斷衍生的誤會,為了輪流穿鞋去上學,每一天的生活都變成了接力賽。

其實,莎拉的那雙鞋子,并沒有真正失蹤,小兄妹倆發現并追蹤到了鞋子的去處,在墻壁拐角處,小兄妹倆目睹了得到這雙鞋子的小女孩一家三口的境地,這家的父親雙目失明,一家人生活在更為窘迫的貧困中。阿里和莎拉對視的鏡頭如此偉大,兩個未經專業訓練的小演員的表演同樣偉大。一種純粹的善良讓小兄妹倆放棄了追索鞋子的想法,阿里和莎拉每一個表情都是如此令人信服。這一幕戲是整部電影的精華之一,在情節上更是重要的承轉環節,阿里至此斷掉了找回鞋子的念想,小兄妹倆以及整個家庭將會被運命推著往另外一條線上發展。

在電影通過一幕宗教活動表現窮人們的虔誠之后,阿里的父親似乎因為誠實和虔誠交到了好運。先是有人資助了阿里父親一套園藝工具,這樣他就可以攬到收入相對好一點的園藝工作。接下來父子倆甚至在一個好心的富人家得到整理園子的工作和善待,更重要的是富人給的報酬超過父子倆的預期,于是在回家的路上父子倆開始崇敬未來家庭生活的改觀。父親夢想著給家庭帶來更多的物件,小男孩則唯有一個愿望:給妹妹莎拉買一雙新鞋。父親用自行車載著小男孩,兩人的臉上洋溢著笑容。然而,不幸的命運又一次出手了。在下陡坡的時候,父子倆控制不了壞了車閘的自行車,撞在了一個大樹上,父親受傷誤工,眼看著阿里為妹妹買一雙鞋子的愿望又要落空了。回到家里的晚上,受傷的父親和生病的母親在討論房東催租的事情,佯睡的阿里背對著父母,聆聽著父母討論這又一道過不了的坎兒,特寫鏡頭里的一雙眼睛充滿了恐懼和對一家人的擔憂。


電影敘事方面以平鋪直敘為主,線索不多,處理得更是井井有條。電影的鏡頭語言樸實無華,卻充滿著引人入勝的魔力。輪流穿鞋上學的兄妹倆,仍然在接力賽一般的奔跑,阿里的那雙鞋子就是接力棒,通過它的傳遞來維系生活的繼續運轉。當然,命運也并不是總在撕碎美好的事物來演繹真正的悲劇。阿里的學校發布了一條好消息,市里的小學長跑比賽開始預選了,最終的獎品堪稱豐厚,冠軍獎品是三星期度假營和運動裝,亞軍獎品是兩星期度假營和一套文具,季軍的獎品則是一星期度假營和一雙球鞋。阿里滿眼里都是季軍獎勵的那雙球鞋。這是他兌現給妹妹承諾的最好的機會。阿里祈求體育老師給他報名的機會,體育老師網開了一面給了他一次試跑的機會,弱小的阿里開始頭一次在操場上奔跑,背景音樂帶來堪稱歡快的旋律,作為觀眾的我卻在這旋律中熱淚盈眶。



計劃向著阿里希望的方向發展,他最終站到了決賽賽場之上,兌現對妹妹承諾的機會已經觸手可及,阿里要做的就是奔跑,用盡所有力氣去奔跑,成為第三個到達終點的人。他擁有著窮人普遍擁有的孱弱卻堅韌的體格,和每日里都在奔跑的經驗,在別的孩子為榮譽和勝利而奮戰的同時,他在為承諾和責任而搏命。命運有什么理由不去獎勵這個弱小而強悍的靈魂呢。踏過由愿望和喘息鋪就的五公里長的賽道,阿里最終成為了第一個撞線的勝利者,他成為了冠軍,而不是第三名。在相機閃光燈里,他低著頭,留著淚,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沉默不語。
命運似乎又一次與這個心頭負擔與實際年齡不對稱的孩子意見相左了。
阿里沮喪的回到了家中,以無言表述的愧疚面對了滿懷希冀的妹妹莎拉。
阿里脫掉已經完全壞掉的鞋子,讓被長跑磨傷的雙腳浸泡到院子中央的水池里,一群金魚圍過來,落幕。
《阿甘正傳》里講過,“生活就像一個巧克力盒子,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么”。但是從量子觀察者的角度而言,正是觀察者自己決定了盒子里面裝的究竟是什么,正是你自己決定了你將得到什么。這部電影用一個偉大的穿插鏡頭,宣布主創們接受的是后一個道理,這個穿插鏡頭出現在記者為阿里拍攝冠軍照片之后,在這個鏡頭里,從商店里走出來的父親儼然在修好的自行車后座上系上了兩雙新鞋,一雙是給男孩的,一雙是給女孩的。
我淚流不止,不是出于對苦難的廉價同情,而是對美好事物的本能反應。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4852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