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7)

全球時尚行業每年產值約為 3 萬億美元,但同時也制造了 17~20% 的廢水(全球第二大用水行業)和 10% 的碳排放量(超過所有國際航班和海運排放量的總和)。

另一方面,信息轟炸與消費觀念的更迭,讓服裝的上新速度早已超越人們的接收速度。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這二十年間,消費者購買了更多的服裝,但每件衣服的穿著周期卻縮短了一半,平均 40% 的衣服在季后就會被拋棄。這種極為浪費的消費模式,使時尚行業的環境污染問題愈加尖銳。

因此,「可持續性」在服裝產業逐漸成為熱議話題。而「戶外」作為最親近自然的一種風格門類,在環保事業上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比如一直將保護地球家園視為生意根本(We’re in business to save our home planet)的 Patagonia,每年拿出 1%的銷售收入用于環保。

然而,無論事后做出多少彌補,都顯得杯水車薪。因為當一件衣服生產出來時,它所造成的污染是既定的。所以對于消費者來說,最有效也是最易施的環保舉措,便是盡可能將已購服裝穿久一點。要知道,一件衣服多穿一個月,其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碳排放和水污染平攤下來就能降低 20~30%。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讓人不禁捫心自問:我們真的需要那么多新衣服嗎?

Patagonia 的創始人 Yvon Chouinard 給出的答案是「No」。
因為一句 Yvon 常掛在嘴邊的「If it is broken, I wish I could fix it」(如果東西壞了,愿能修好它),一個名為「Worn Wear」的項目應運而生。

「Worn Wear」直譯成中文就是「破舊衣服」的意思,此項目包含三個業務:「衣服修補」(每件 Patagonia 服裝皆享受終身修補服務,僅需支付材料費用);「舊衣購買」(可以用無法修補或不想要的 Patagonia 服裝兌換抵扣券);「舊衣再造」(利用回收的 Patagonia 舊衣再造出獨一無二的 Recrafted 衣物)。

這個舊衣新穿的企劃,還新增了一個用于轉售的在線平臺,與其說它是一個活動,倒不如視其為 Patagonia 的子品牌,一套能夠讓舊衣循環起來的完整機制。

一言概之,「Patagonia Worn Wear」的核心是「Recycle Your Gear」(回收你的裝備),通過延長顧客手中 Patagonia 產品的壽命,來減少人們對新產品的消費,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不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衣服」,這個看似與服裝品牌經營思路相悖的舉措,在 Patagonia 身上隨處可見,典型的例子就如 2011 年「黑色星期五」前夕,Patagonia 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則「Don’t Buy This Jacket」(不要買這件夾克)的廣告。當然,這到底是真摯勸誡還是反向營銷手段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環保理念」確實是刻在品牌基因之中,這點毋庸置疑。

其實在 Patagonia 的眾多店鋪旁都可以看到「Worn Wear Station」,會有專人幫你縫補破損的衣物。在中國,Patagonia 的北京三里屯店就有一個「Worn Wear」修補車間,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負責人何姐在過去的三年里,修補了上千件衣物。憑著一身好手藝,讓無數 Patagonia 產品重獲新生。其實要修補好一件衣服,里面的學問可不小。比如修補一件破洞的褲子,得先從另一件舊衣上尋找一塊接近的布料補上,然后通過巧思和手藝,重制成看不出修理痕跡的「新衣」。

為了讓這個項目可以服務到更多沒有「Worn Wear Station」的地區,美國舊金山藝術家 Jay 為 Patagonia 定制了一輛移動修補站「Worn Wear Wagon」。

每年這輛車都會橫穿美國開始「Worn Wear Wagon Tour」,從西海岸一路駛向東海岸(嗯,這很 Patagonia),服務當地社區。

多年來,「Worn Wear」與消費者 之間交織出許多感人的故事(這個很好理解,畢竟與一件跟隨自己大半輩子的貼身衣物是很容易產生感情的)。

比如這位住在墨西哥喜歡沖浪的老人 Christo Grayling,他在寫給 Patagonia 的信中,感謝 Patagonia 為他破損的舊衣進行了不可思議的修補,這是一件從 1992 年就伴隨他征服各大山脈的抓絨衣。

他提到,「泥漿和血跡越來越多,但這件夾克從來沒枯萎過,過去三十年我一直穿著它,當我不小心燒著它時我心都要碎了。昨天我從郵箱里取回了它,很難表達你們的工作對我多么重要。尤其是在這個用完就扔的時代。」

也有人是從前人手中「繼承」舊衣,比如這位來自弗吉尼亞的環保戶外創意家 Laura Johnston。

一條心愛的粉紅色 Patagonia 短褲在陪伴她徒步了總里程超過 7787 公里的 AT 和 PCT 步道后,出現一個破洞,Patagonia 免費修理了它。有趣的是,這條短褲在成為 Laura 伙伴之前,它的前主人已經穿了五年之久,這種「傳承」也是「Worn Wear」的魅力之一。

想了解更多「Worn Wear」幕后故事的朋友可以前往 Youtube 觀看這部官方紀錄片。youtube/watch?v=z20CjCim8DM&feature=youtu.be

在中國,「Worn Wear」還有個頗具禪意的名字——「修·行」。衣服壞了就修,絕不停止行走。既符合該項目的精神內核,也比直譯中文要信達雅得多。

相較于美國本土,國內的 Patagonia 消費者可能對這項服務還抱有些許陌生,大部分地區的用戶想體驗「Worn Wear」也只能寄往北京。
不過,今番「Patagonia Worn Wear」來到了上海,在 TX 淮海新店舉辦 Pop Up(6 月 2 日~7 月 7 日),屆時每周都會有不同主題的活動,比如,「FIX IT AT HOME」(何姐帶領用戶進行修補工作營體驗),「Vintage Gallery」(評估師在現場進行老衣價值評估,成功回收后返給用戶抵扣券),「電影日」(邀請上海運動社群參與觀看官方運動電影),「Single Use, Think Twice.」(體驗環保杯現場訂制限定圖案)。
感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活動詳情可以留意 Patagonia 官方公眾號。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使用,
若擅自使用,Mounster山系文化將有權追究法律責任!
TEXT_LonLeaf
DESIGN_翁翁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4718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