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9閱讀(18)

家家戶戶搬進滇中傳統特色民居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大力實施領頭雁、區域共建、先鋒模范等特色黨建工程,建強組織領導核心,做大做強集體經濟,強化社區治理,規劃建設“幸福小鎮”,以實干促振興,擦亮“云南第一村”名片。社區2017年被評為“首批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和“全國文明單位”,2018年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榮譽稱號,2019年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調優產業強經濟,共享成果喜開顏
“黨建 產業”,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2018年啟動“退二進三”異地搬遷提檔升級項目,逐步將玉溪卷煙廠濾嘴棒分廠、水松紙廠等企業搬遷至常里社區玉溪匯龍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工業用地,形成卷煙配套產業集群。盤活利用搬遷騰出來的土地,培育發展旅游休閑、文化創意等第三產業,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該項目預計投資8億元,計劃三年完成。項目建成后,大營街社區經濟將實現新的跨越。
“黨建 民生”,共同富裕更上新臺階。2019年,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28803元,居民退休金、學生補助與2012年相比分別增長46%和100%。自2018年開始,對年滿60歲老年人發放600元重陽節慰問金,80歲以上老人每月額外補助120—400元。社區居民城鎮醫保、計劃生育意外險、小區物管費用、公益設施建設維護費等均由社區統一支付。

幸福小鎮——云南第一村
營造優美環境,建設生態宜居小康村
不斷完善公益基礎設施。從1995年至今,社區先后投資3億多元建設社區公益設施:建成大營街綜合集貿市場、匯溪路和杯湖路2條高等級公路、自來水廠、匯溪電視臺,為1025戶農戶安裝程控電話。組建320人的專業綠化環衛隊,把大營街社區公共區域清掃得整潔宜人。打造3.2平方公里、人均綠地面積達到69平方米的現代化生態村鎮,建成了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的休閑娛樂區、住宅機關辦公區、會展商住產業園區。
改善住房質量,提升人居環境。社區歷時10年的努力,先后啟動并完成兩輪拆舊建新工程。現在,居民家家戶戶搬進了斜頂灰瓦、粉墻彩畫、兼具中式風格和滇中傳統特色的民居,人均居住面積由原來50平方米增加到80多平方米。院落之間花草相隔、溪水淙淙,整體環境寧靜優美,為居民構建了宜居幸福的美麗家園。

不斷完善基礎設施
以德治理樹新風,鄉風文明傳美德
加強居民思想道德建設。積極開展道德講堂、善行義舉宣傳、文明星級戶評選等文明宣傳,營造崇德尚善的文明社風。在居民小區打造黨建文化園,把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推進移風易俗,倡導勤儉節約、理性人情消費,嚴格執行殯葬改革制度。家家文明、祥和、互助、友愛、誠信、平等的文明新風正在形成。
守好用好精神文明建設陣地。繼續推廣“善行義舉榜”建設工作,利用匯溪電視臺、宣傳欄、文化墻、建筑圍擋、電子顯示屏、微信等平臺和載體,加大對疫情防控、創建文明城市等公益廣告的刊播。以“四德工程”為重點,建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唐琪小區新時代文明時間廣場,大力倡導志愿服務,開展以春節、清明、端午等為主題的“我們的節日”傳統文化節慶活動,提升市民精神文明素養。

病有所管——居民獲得幸福感
“三治”結合強治理,共建美麗新家園
民主自治強基礎。認真落實基層自治制度,實施“黨建 民主協商”,搭建協商平臺,實現“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實施“黨建 紅色物業服務”,成立綠化環衛隊,提供居民小區的綠化衛生服務。建立“勤奮敬業崗”和“服務奉獻崗”,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實施“黨建 環境自治”,鼓勵居民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依法治理促保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聘請專家到社區開展黨規黨紀、法律法規等專題講座。2016年社區組織修訂完善社區居民公約,強化依法治理社區。在社區治安綜合治理方面,定期研究解決矛盾糾紛,成立網格聯防隊,調處居民糾紛,幫助居民解決困難問題。
(文/戴 蕾 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道黨工委
圖/李玉星 中共玉溪市紅塔區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 蘇宇簫)
2020年第11期《社會主義論壇》“彩頁”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2767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