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化妝品保質期有哪些(化妝品的保質期)
發布時間:2024-09-19閱讀(16)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個在上幼兒園的兒子有次兒子放學回家,說復活節快到了,老師讓畫彩蛋,第二天帶到學校去,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化妝品保質期有哪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化妝品保質期有哪些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個在上幼兒園的兒子。有次兒子放學回家,說復活節快到了,老師讓畫彩蛋,第二天帶到學校去。
這種作業就是給家長留的,朋友沒得選,只能接受挑戰。可是當時已經天黑了,周圍買不到畫雞蛋的顏料。
她急中生智,挑了一個白白凈凈的雞蛋,拿出她的眼線筆,畫了一幅簡筆風景畫。
畫一個雞蛋,廢了兩支眼線筆。
畢竟獻身藝術,眼線筆也算死得其所了。
如果她當時用上唇釉,完全可以挑戰在雞蛋上畫蜘蛛俠。
朋友的硬核操作倒是提醒我一件事:“搞藝術創作”不失為一種處理過期化妝品的好辦法。
凡是玩過幾年美妝的人,家里總是不知不覺積攢了一大堆化妝品。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已經過期了。
雖然很多人假裝不知道,但是化妝品是會過期的。
有的過期了會有明顯的性狀變化,比如產品質地變了,顏色變了,味道變了,水油分離了,甚至發霉了。這時人們都知道該扔了。
但是更多的時候,過期化妝品并沒有明顯的性狀變化,雖然肉眼看著沒問題,其實里面很可能已經細菌超標了。這時使用也是有風險的。
所以,不管你是擔心臉還是心疼錢,都要了解化妝品保質期管理。
網上講化妝品保質期的文章確實有不少,基本上千篇一律,實用性不高。今天我把這個問題理清楚。
為了簡潔,本文我把彩妝品和護膚品統稱為化妝品,不做區分。
化妝品包裝上通常是有保質期的,這個叫做“開封前保質期”,也就是未開封狀態下的保存期限。
我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章第十二條明確規定,必須標明生產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
所以你在國內買的標簽上都能找到限期使用期限:某年某月某日。
國外常見的是"EXP" 日期,也是指過期時間(expiry date)。
這里有個讓很多人(尤其是代購)頭疼的問題:怎么好多從國外買的化妝品沒有生產日期或者到期時間?
確實是這樣。
因為很多國家沒有強制規定。全憑品牌商自己決定。
以美國為例:美國食藥監局FDA在官網上寫得很清楚,沒有法律或法規要求化妝品需在外包裝上標明保質期。
所以你看到美版化妝品包裝上的批號,有的是保質期,有的可以解讀成保質期,有的可能是工廠生產線編號。
但是美國還有另外一個規定:
防曬產品和痤瘡治療產品屬于“藥物”范疇,藥物必須標注保質期。所以,如果你在美國買的是一支有SPF值的面霜,是能看到保質期的。
還有一個保質期,叫做“開封后保質期”。顧名思義,是指產品只要開封,就一定要在這段時間以內用完。
這個在產品包裝上有標識,長這個樣子。M指Month,下面兩個分別是要在半年和一年之內用完。
開封后,化妝品和空氣直接接觸,保質期就會縮短。
即便它的“開封前保質期”剩余時間大于“開封后保質期”,都要從“開封后”開始計時到期時間。
就好像一瓶飲料保質期兩年,你打開喝了一口,兩天沒喝完,也只能扔了。不能說兩年之內喝完就行。
網上流傳的介紹化妝品保質期的文章,幾乎都會籠統地說:“面霜保質期3年,精華保質期1年……”,通常還會做成圖表。
這種信息不用記、也不用存。因為不實用。
我解釋一下為什么不實用。
同一類產品,由于工藝、包裝不同等原因,保質期差別非常大。
比如同樣是保濕霜,天然成分、有機原料多的更容易過期,因為“天然原料”通常比“合成原料”更復雜,不可控因素更多。
傳統罐裝的會比壓泵瓶和管狀包裝的更容易過期,因為用后者時,你的手指不會在使用過程中接觸到瓶內膏體,而且產品和空氣的接觸面也小。
即便是同一個品牌,同一類產品,保質期差別也可能很大。
我拿手邊的兩瓶The Ordinary精華為例,我們看“開封后保質期”,一個6個月,一個12個月。
如你所見,時間跨度非常大,所以我說網上總結的表格不實用,針對自己用的產品,只能看包裝。
介紹完兩種保質期以后,我舉個口紅的例子,加深大家理解。
一支生產日期是2017年6月的口紅,開封前保質期3年(大多數口紅都是2-3年),所以它的限期使用日期是:(2017年6月 3年)= 2020年6月。如果你在國內買的,可以在包裝上找到這個日期。
從產品被生產出來,經歷包裝、分銷、被你買到手,我們假設過了12個月(這個時間浮動很大,現在供應鏈做得好的品牌,產品到消費者手上可能離生產才過了3、4個月)。
那么時間來到2018年6月,假設你拿到口紅以后和大多數女生一樣,立刻拆包裝,試色。這一刻起,開封后保質期就生效了。大多數口紅的開封后保質期是12-18個月。我們假設這支是18個月。
那么它的最晚使用時間就是:(2018年6月 18個月)= 2019年12月。
過了這個日期就過期了。注意這個時間點是早于限期使用日期是2020年6月的。
如果你的開封時間是2019年1月,那也必須要在2020年6月之前用完,即便距離開封才過了17個月,但是已經到了限期使用日期。
用圖來表示就是這樣:
大多數人很難用完一支口紅,沒用多少次但也都沒有扔。根據這個算法,不妨翻翻購買記錄,看看你有多少過期口紅。如果心疼,下次剁手之前,不妨多想一下。
手機應用商店里也有一些APP,幫你記錄化妝品開瓶時間,做到期提醒。
這個我就不推薦了,記錄每個化妝品的開瓶日期這件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畢竟咱們說實話,很多女生自己生理期都記不住呢。
還有一些APP/小程序可以解讀國外化妝品批號。剛才我們說過,有一些國外買的化妝品批號是可以解讀的,有的不能。
前兩年我還跟Nicole說如果國內沒有,我們自己做一個APP出來呢,然后一搜發現還挺多的。。
看到這里大家也沒有必要太緊張,只要是在正規渠道買的化妝品,沒有標明是“臨期品”的,可以默認它是新鮮的。
這是因為,保證售賣的產品新鮮,是品牌供應鏈管理的責任。
我見過幾份電商平臺和供應商的采購合同,規定貨物入倉時至少還有2/3的保質期。比如化妝品保質期通常是三年,那么至少還有兩年的保質期剩余,平臺才同意上架銷售。
如果還剩不到1/3的保質期了,平臺可以按照合同可以退貨給供應商。也有很多公司會搞員工福利內購,以非常低的價格把臨期品內部消化掉。
總之,現在大多數正規渠道商和品牌都懂得愛惜羽毛,害怕客訴。所以不敢在不告知的情況下,擅自賣臨期品給顧客。
當然,品牌方只能保證在貨架上的產品新鮮。
實際生活中還有三種常見情況:
一、你自己囤貨,買的東西過了一年半載才拿出來用;
二、代購囤貨,買回來的東西過了一年半載才賣到你手上;
三、你在閑魚之類的平臺買的二手化妝品,賣家已經拆封用過,并且距離首次拆封已經過去不知道多久了。
再看前文我舉的口紅的例子,你應該明白了:以上三種情況下,你可能一不小心就用了臨期產品甚至過期產品。
怎么避免呢?
如果在代購那里買化妝品,化妝品包裝上寫了到期時間的最好。
如果沒有寫,盡量選擇能解讀批號的產品,問代購要批號,查到期時間,如果能接受再下單。
二手平臺的化妝品坑太多,非常不推薦。開沒開瓶、過沒過期是一回事,真真假假又是另一回事。要買的話選擇信任的賣家,問清楚保質期和開封時間。
另外,買回來的東西自己心里有個數,不要囤到天荒地老。
當你心里有了要“避免用到過期化妝品”的想法以后,在購買化妝品的時候,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化妝品有的使用頻率很低,或者單次使用量很少。
比如一星期才做一次的泥面膜、每次才用一滴的護膚油,這種產品能買小包裝就買小包裝。以護膚油為例,很多品牌有15mL甚至10mL裝,就是為了應對這個問題。
像睫毛膏這種開封后使用期限特別短的化妝品(睫毛膏通常在2-4個月之內要用完),一支一支的用,盡快用。
不要借給其他人,或者用別人的,避免眼部感染。如果眼睛已經感染了,停止化眼妝,并且扔掉這段時間用的睫毛膏等相關產品。
另一方面,我買化妝品的時候,如果有機會選贈品小樣,我會優先選睫毛膏的小樣,可以很快用完,就算三個月沒用完,免費的扔了也不心疼。
再說一點,DIY化妝品或者微商的“三無產品”、“祖傳秘方”,是非常非常不靠譜的。別說你了,賣家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保質期是多久。
有人宣稱產品“純天然”,不添加防腐劑,這就意味著保質期可能非常短而且不可控。
還有一種可能是,產品確實加了防腐劑,但是賣家的專業知識不足,生產衛生條件不達標(比如在家里像做飯一樣做化妝品),導致的實際保質期是個謎。
買這些產品,基本上就是拿自己的臉開玩笑。
接下來說說化妝品買回來以后的存放問題。
化妝品的存儲最好在干燥、陰暗、涼爽的環境。
典型的反例場景是浴室的窗臺,集合了濕度高、溫度高、陽光直射三大致命傷害。而且我還發現,很多喜歡在浴室里面放化妝品的人,還喜歡不好好蓋瓶蓋(?)。
使用化妝品的時候,也有一些細節可以優化。
比如,盡量保證手指、刷子等接觸面干燥且干凈;瓶子打開之后盡快蓋上,減少和空氣接觸的時間;化妝刷要定期清洗。
這幾條建議如果你沒有都做到,通常問題也不大。
這是因為,在保質期內,如果產品出現問題,品牌方是要負責任的。所以為了避免背鍋,化妝品配方設計的時候,會考慮到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極端情況。
比如你在重慶,夏天到了,室溫確實就是40℃,窗外就是長江,所以濕度也特別高。品牌方就要考慮到,這種極端環境下也不能讓產品在保質期內變質。
經常有人問能不能把化妝品放在冰箱里?不推薦。
冷藏能延長保質期,但是延長多久你并不知道。還很可能改變產品質地(有些化妝品成分在低溫下會結晶)。另外忽冷忽熱環境下有的化妝品會分層,直接就不能用了。
當然,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如果你存儲得當,已經過了保質期的化妝品,“實質上還沒過期”,“理論上還能再多用一段時間”。
只是誰也不知道這段時間是多久。
而且通常情況下,化妝品過期以后,微生物的滋生是一個漸進過程,不是一瞬間就變質了。
我隨手畫個圖,類似于這樣。所以產品一旦過了保質期,你根本就不知道它在哪一個點上。
那么,用過期化妝品的后果是什么?
最好的情況是,過期產品只是“失活”(失去活性),比如美白精華不再能美白了,祛斑產品不再能祛斑了。而且可能只是“部分失活”,還有一點功效在。
最壞的情況是,給皮膚帶來強刺激,進而造成皮炎、過敏,甚至感染。最常見的直接后果就是臉上長痘痘或者發紅發癢。眼部化妝品過期的話,常見眼部感染(眼睛癢、紅血絲之類的)。
這里我還是把護膚品和彩妝品分開討論。
護膚品因為用量相對大,過期后繼續用的危害可能很明顯。
我見過一個極端案例,一個同學從柜子里翻出來一瓶已經過期的雅詩蘭黛精華。買之后忘記用了,現在又舍不得扔,想盡快用完。結果用了幾次之后,爆了一臉痘。
后來她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讓這些痘痘完全消下去。
另一方面,彩妝品每次用量都不多,這就導致即使是已經細菌超標的過期彩妝產品,短期內對你的皮膚也構不成足夠大的傷害。
比如黑眼圈遮瑕膏,每次只用在很小的一塊皮膚上,而且只要涂一點點就夠了。即便是過期很久了,你也沒感覺到異樣。
直到某一天你的眼睛突然出現紅血絲,或者眼周圍冒出很多脂肪粒,你還以為是新買的眼霜的問題。絲毫不會懷疑已經用了一兩年的黑眼圈遮瑕膏。
我們都知道護膚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
其實毀皮膚又何嘗不是呢?
總之,使用過期產品,一切風險自己承擔。
解釋完上面這些背景以后,我給你一個最簡單有效的化妝品保質期管理方法:
每一個化妝品,第一次用的時候,先看包裝上畫的那個“開蓋瓶子”標志上寫的是多少個月。
然后在當天日期上做加法運算,算出來的到期時間,直接拿筆寫在瓶身上。如果能找到“限期使用日期”,確認一下這個時間在“限期使用日期”之前。在這段時間內把它用完就可以了。
比如,我在2020年5月開封了一瓶粉底液,包裝上寫了“12M”,也就是12個月之內必須用完,我就拿筆在瓶子上寫“2021.5”(如果包裝上有開封前保質期,也順便檢查一下)。
就這么簡單。
一定要在這個時間之前用完。
再嘮叨一遍:
化妝品買回來以后盡快用。
過期了就扔,或者拿來擦桌子、畫畫都行,別上臉。
最后,希望大家把文章分享給長輩和男同胞。
基本上長輩們都很愛囤貨,我就在家里發現過已經過期兩年的板藍根。
還有很多男生也差不多。前段時間我認識的一個男生,在知道我玩護膚以后,把他用的洗面奶拿出來給我看,希望我點評一下。
我接過一看——是一支強生的,皂基、磨砂洗面奶。2017年生產的。
我還能有什么建議呢?
扔掉吧。
(全文完)
原創內容,謝謝點贊、留言交流。
轉載請先聯系本人。
Nicole和Lara是兩個女生共同創作的賬號,關注護膚、個人理財和成長,歡迎關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