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一個美麗的地方西雙版納(美麗的西雙版納)
發布時間:2024-09-18閱讀(17)
我們經常自豪地說:美麗的西雙版納是北回歸線上祖國的一顆綠色明珠,是大自然對中國的恩賜,這里山美水美,勝過天堂……然而,親愛的朋友,您是否知道:美麗的西雙版納不完整么?西雙版納的不完整,包含和記載著清朝晚期中國那一段不同尋常的屈辱歷史……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一個美麗的地方西雙版納?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個美麗的地方西雙版納
我們經常自豪地說:美麗的西雙版納是北回歸線上祖國的一顆綠色明珠,是大自然對中國的恩賜,這里山美水美,勝過天堂……然而,親愛的朋友,您是否知道:美麗的西雙版納不完整么?西雙版納的不完整,包含和記載著清朝晚期中國那一段不同尋常的屈辱歷史……
但是西雙版納美麗而不完整!
西雙版納,位于云南省東端,同緬甸和老撾接壤,臨近泰國,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在這片“理想而神奇的樂土”上,有我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樹木蔥蘢,蔓藤盤根錯節,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于世,是我國的旅游熱點。由于歷史上的西雙版納除包括今江城縣的景董外,還包括老撾豐沙里省的勐烏、烏德,所以其面積則較現在為大。
“西雙版納”按照傣語的意思,“西”、“雙”、“版”三個字,譯為漢語是“十”、“二”、“千”,“納”是名詞,意為“田”。按字義,“西雙版納”就應譯為“十二千田”。實際上,西雙版納的老百姓,卻是形象地解釋說:西雙是十二的意思,版納是大壩子的意思。
西雙版納,古代叫勐泐,意思是傣泐(意即水傣,傣族的一個支系)居住的地方。據傣文歷史資料記載,勐泐地方古代分布著12個傣泐部落。這12個部落,因爭奪肥沃富美的平壩地區的需要,就組成了“泐西雙邦”的部落聯盟組織,對付其他民族。12個部落的首領分別擔任部落聯盟的12個大臣,分頭管理部落聯盟的各種事務。《泐西雙邦》還記載說,傣泐王已由天王委封,由后裔繼承王位。直到名為召蘇婉納波龍的成為傣王并穩坐王位后,輔佐傣王繼位有功的12名勇士,被分封管理12個邦,并允許他們建立領地——勐以及稱為“景”的城池。從此以后,傣泐地方便出現了西雙景(12個城池)和眾多的勐。勐的首領稱為召勐(一個地方之王)。傣歷542年(公元1180年),年僅32歲的帕雅真征服了各勐,在勐泐地方建立了景隴金殿王國(又稱勐泐國)。宋朝皇帝遣使至景隴(今景洪)頒發虎頭金印,命為一方之主,稱為景隴金殿王國至尊佛主。元代設徹里軍民總管府,后改為徹里軍民宣慰司,實行土司制。
明朝年間,朝廷在勐泐地方設立了宣慰使司,統轄勐泐地方各勐。明隆慶年間、傣歷944(1570)年,與緬王聯姻的第十三代宣慰使召應勐,將所轄的30多個勐和12個火圈(統治山區民族的機構)合并成12(“西雙”)個承辦禮品的單位“版納”,各“版納”備辦一份禮物、讓愛妻帶回緬甸晉獻父母(緬甸國王)。從此,刀應勐將其轄區改稱為“西雙版納”,意為12個田賦單位,每個田賦單位都被叫做“版納”,后來又演變為12個行政區。
當時召應勐合并而成的西雙版納,經過合并的12個田賦單位或政權機構,分別是(1)版納景洪(包括景洪、勐罕兩勐);(2)版納勐遮(包括勐遮、景魯、勐匡、勐阿四個勐);(3)版納勐混(包括勐混、勐板兩個勐);(4)版納勐海(包括勐海、景真兩勐);(5)版納景洛(勐滿、打洛、勐昂、朗勒四個勐);(6)版納勐臘(包括勐臘、勐伴兩勐);(7)版納勐很(包括勐很、勐旺兩勐);(8)版納勐拉(包括勐拉、勐往兩勐);(9)版納勐捧(包括勐捧、勐滿、勐潤三個勐);(10)版納勐烏(包括勐烏、烏德兩勐);(11)版納景董(包括景董、磨臘、易武、倚邦四個勐);(12)版納勐龍。
從以上列表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勐烏、烏得為一版納,是十二版納之一。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勐烏、烏德隸屬于寧洱縣,清朝分別在勐烏、烏德任命了土把總,設訊兵,我國始終不折不扣地管轄著勐烏、烏德。
19世紀末期,法國殖民者在占領中南半島的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后,又開始了對中國領土的掠奪與侵占,致使西雙版納這顆祖國的綠色明珠開始變得不完整。
光緒19年(1893),中、法雙方開始在西雙版納和法屬領地接界處重新勘定界碑。1894年,普洱府參將刀丕文離開威遠廳(景谷)參加邊界會勘,曾率領軍隊與法軍進行戰斗,迫使勘界談判停下來。1895年,法國帝國主義以逼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有功為名,公開向清朝政府索取好處作為報酬,明目張膽地要求將十二版納之一的勐烏、烏德等地劃歸法屬印支版圖。云貴總督菘蕃委任思茅同知黎肇元為中方勘界委員,會同法方代表巴威勘繪界圖。
黎肇元來勐烏、烏德前雖然得到清總理衙門模棱兩可的電示,但面臨法國侵略者的威脅利誘,他最初堅決不從。可是積弱積貧的中國,這時候在帝國主義強盜面前,那有講話講理之地?雖然黎肇元深知不能在自己手中喪失國土,不能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可在法國強勢威逼形成僵局、難以執拗的情況下,他不得已只得在圖界烏德等底下注明:“此圖界限系法員自劃”字樣,然后署印再“會同鈴印”。聞此國土割讓訊息,當地軍政人員、土司和各族群眾無不義憤填膺,紛紛上書朝廷,聯名控告中方邊界代表黎肇元。事后黎肇元被撤職,雖外交方面幾經交涉,在黎肇元鈴印的地圖面前,法國帝國主義仍然以黎肇元正式簽署為借口,使得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同樣無法擺脫被宰割的處境。清政府于1895年5月27日委派慶親王奕匡、吏部左待郎徐用儀同法國駐北京公使施阿蘭簽署了《中法續議界務條約》附章五款,將當時我國思茅地區的勐烏、烏德、化邦、哈當、賀聯、盟勐等地拱手交給法國。爾后,法國侵略者依仗洋槍洋炮武力,于1895年7月19日,派兵侵略強占了勐烏、烏德等地。法國侵略軍大張旗鼓施放排槍三次,以慶侵占成功搞定。當地男女老幼,哭聲震天。聞知12版納之一的勐烏(包括勐烏、烏德兩勐)國土割讓法國,自己原有的12版納只剩下了11版納,(傣王)車里軍民宣慰使刀承恩率員前往爭奪,途中被官方阻攔,痛哭而歸。
法國軍隊進入勐烏、烏德,受到當地群眾的頑強抵抗。尚勇、勐臘、勐捧、易武各勐百姓奮起保土護界,支持烏德土司召宛納哈聯合勐烏土司向法軍武裝抗爭。傣族烏德土司召宛納哈聯系漢族李華庭、陳玉成等人密商反抗事宜,不幸事泄被捕,慘遭鎮壓。傣族民眾在法國侵略軍將烏德土司召宛納哈押解轉移途中,進行了英勇攔截,打死了押解的法國軍官,解救出了烏德土司召宛納哈。可在雙方血戰中,烏德土司召宛納哈最終身負重傷,于途中犧牲。此后,法軍惱羞成怒,在占領的勐烏、烏德大肆燒殺,殘酷鎮壓民眾。在長達十年之久的抵抗中,許多傣漢人民一方面難以安身,一方面不愿做亡國奴,紛紛含著熱淚,從勐烏、烏德遷走,遷到云南省的勐臘縣。
就這樣,美麗的西雙版納殘缺了,12版納之一的勐烏、烏德成為了祖國之痛,成為了如今鄰國老撾的國土。
細心的朋友,通過如今的中國地圖,可以看到在祖國大陸最南端領土下的國境線外,有著特別顯眼的地名“勐烏”。今天的老撾約烏縣就是當年割讓的勐烏、烏德地域。勐烏是目前老撾豐沙里省約烏縣縣城所在地,烏德是約烏縣傣族聚居大寨。原本屬于西雙版納12版納之一的勐烏、烏德兩個地方,都是一馬平川、資源富蔗、青山綠水的大壩子。在現在的烏德大寨,建在河邊寺廟的一角,還可看到清代建橋時尚存石碑一塊,碑上留有十分清晰的中文“廣濟橋”三字。
現在,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邊境同勐烏、烏德接壤近200公里,普洱市江城縣邊境同勐烏、烏德接壤183公里。
老撾行政圖(上圖的豐沙里省約烏縣就是咱們被割去的勐烏、烏德地區)
1953年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時,各族代表認為雖然西雙版納已經殘缺不全,可“版納”具有“波海咪納版塔南干”(各族民眾大團結)之意,加之西雙版納的名稱始終未變,民國年間在今景洪設立“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時,史志上仍然使用“普思沿邊十二版納”的名稱,于是一致同意沿用“西雙版納”作為自治區(州)的區名。如今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景洪市、勐每縣、勐臘縣。轄區面積19124.5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966.29公里,其中:中老段677.8公里,中緬段288.49公里。失去的勐烏、烏德,看起來是西雙版納12版納之一,實際上面積卻是如今西雙版納面積的約六分之一。
這是一段令人難于忘懷痛心疾首發人深省的歷史。這就是1895年勐烏、烏德3000平方公里土地就被割讓法屬老撾的歷史真實情況。從被迫割讓和被侵略者強占勐烏、烏德這段史實中,我們可以真實的感受到西雙版納歷經滄桑的悲壯歷史;從歷史與地理上來看,西雙版納12版納之一的勐烏、烏德的割讓都是讓國人傷感的一頁……
西雙版納這段國土割讓的歷史,讓國人痛心深省,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宰割,落后就要丟失國土,落后只有給后人留下殘缺……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