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化妝的本質是為了自己高興(化妝是為了反叛)
發布時間:2024-09-18閱讀(11)

明天就是11月11日。這個曾經用來調侃單身人士的光棍節,在電商行業的推動下成為購物狂歡日。在去年的交易中,位列前六的成交商品門類分別為大家電、手機、個人護理品、母嬰用品、生活電器和彩妝。
與前五類相比,彩妝看上去沒有那么必需。可我們無法忽視的是,當代人對于彩妝的需求正在飛速增長,其中也包括男性。眾所周知,化妝是一件費時費力又費錢的事。人們對此調侃,“現代女強人的厲害之處在于每一天都化妝上班?!?/p>
為了尋找行為的意義,廣告會告訴你,化妝是為了活出最美的自己。不少人也接受了這種觀念,認為化妝是為了取悅自己而非他人。然而“取悅自己”,從另外一批人的經驗來看,則會成為一個偽命題。固然化妝,在有的語境下是自由反叛,有的終究不過是為了取悅,是什么導致了不同?而男性化妝,是否就是所謂柔若無骨?任何化妝都不可能全然為了自己。但即使是取悅他人,也應在個人意愿的掌控之下。化與不化,自己說了算。
美妝的大爆炸
化妝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部分,無論對女性還是男性來說皆如此。男性化妝還是最近幾個月蠻常見的議題,尤其在以偶像練習生選手為代表的“鮮肉”偶像走紅以后,常聽到有人感慨:這男生眼線畫得,怎么比女孩子還深。

《偶像練習生》選出的九人團體Ninepercent,圖片來自微博@Ninepercent-Secrecaty。
“95后男孩越來越愛化妝””“精致男生生活揭秘:化妝品比女生還多”,這些充斥網絡的標題包含了這樣的潛臺詞——化妝是女性的專屬,不過年輕男生的生活越來越女性化,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之所以能成為具有傳播熱度的新聞,是因為傳統的性別秩序正在被打破,而人們還不適應。對于有的男性一周要敷20次面膜、不化妝不出門,很多人表示無法理解。
在近期“娘炮誤國”的討論中,電視屏幕中化濃妝的男性藝人成為眾矢之的。面對那些認為男性應該保持“陽剛”氣質的保守主義者,支持化妝的人們發聲道,化妝是自我表達的方式,是個人的自由。但有反對者稱,并不存在所謂的“化妝自由”,那些油頭粉面愛耍帥的男性被當代顏值經濟影響了,他們用化妝品塑造的完美容顏換取他人的關注,活在過于良好的自我感覺里。
單就化妝這一層面來說,上述爭論的焦點在于是否存在所謂的化妝自由,這不僅對于男性來說是一個問題,對于女性來說也是一個問題。
反叛,順從?
為了更好地厘清化妝自由這個問題,我們先從女性化妝講起。
關于女性化妝,有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它是人類自由反叛的象征,是時尚的一部分,是抵抗平庸生活的武器;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它是男權社會的產物,是一種強制式審美,限制了個人自由。
持第一種觀點的女性認為自己化妝是為了讓自己開心,為了和其他女性比美,與男性毫無關系。這樣的女性大有人在,她們熱衷和閨蜜們討論美妝日常,比較不同妝容的區別。而和把粉底和痱子粉混為一談、聽不懂YSL、TF、CPB的男性聊這些,無異于對牛彈琴。

市面上的一本化妝書(版本:北方文藝出版社 2010年3月),認為“化妝技巧是專屬女人的更經濟、更簡單的開運化妝方法,只要利用幾樣化妝品,就可改變自己的運氣?!蹦壳岸拱暝u分4.1分。同類題材,并持同樣觀點的圖書并不少。
對此,持第二種觀點的人要提出反對了。女性化妝為什么會開心?因為被修飾過的美貌也是一種資源。在男權社會背景下,它能幫助女性獲得利益。這種利益可以是實際的利益,比如找工作時化妝可以為面試加分;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利益,因為與其他女性相比,美貌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從而獲得滿足感。這恰恰體現了社會對于女性的鉗制——男性可以不比外貌、只拼實力,女性不可以。
當社會資源被男性把控,那么能夠取悅男性的特質能夠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這個在道理上說得通,可為化妝辯解的女性就完全是在自欺欺人?也許并非如此。

在廣告里,婚戀是最常見的主題之一。這幾年,大家對廣告中涉嫌的性別歧視越來越無法容忍,而高舉“女性獨立”的廣告也日益增多。圖為曾經引發爭議的二手車廣告。
“征婚交友!現在不化妝不美圖的寶寶太少了,這里就是一個!”“國企職工,月薪七千,不化妝,擅長做菜?!比绻愣嗫匆恍┱骰閺V告,可以看到“不化妝”會成為女性用來吸引結婚對象的優點之一。在選擇結婚對象時,美貌固然會加分,但男性還是希望自己未來的妻子安分持家,那些強調自己不化妝的女性,其實是在表現自己會成為一名樸實的賢妻。
從這個角度講,化妝何嘗不是一種反叛和爭取自由的方式?而有時特定的妝容也會因為挑戰了傳統審美而帶有反叛的意義,比如從《創造101》中走出來的微胖、微黑、大紅唇的王菊。
剛勇,柔弱?
與女性化妝不同,男性化妝自帶反叛意味。受傳統文化限制,化妝的男性也遭受著更多鄙夷。如果他還喜歡穿女裝,就會被人們冠以“異裝癖”的標簽、扔到“不正常人類”的范疇里。這源于人們對于性別的刻板定義,以及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既束縛了女性,也束縛了男性。
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男性反串形象,但他們通常是娛樂節目的點綴,為求搞笑,而滑稽正源于他們不被主流社會所接納。但在現實中,男性變裝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擁有了政治意義——男性中的變裝皇后(drag queen)常常是同志游行中的亮點,他們在刻意挑戰社會的邊界,昭示自己的存在。

男性變裝皇后。
可是在“娘炮誤國”之類的討論中,人們將剛勇和柔弱視為兩種對立的氣質,并從國家命運角度強化了剛勇氣質的合法性??蓡栴}在于剛勇和柔弱真的對立嗎?剛勇的人就能夠負起保衛他人的責任嗎?在生活中我們反倒會看見,剛勇的男性不懂交往的邊界欺辱女性,看似柔弱的男性和女性在關鍵時刻承擔起重責。讓化妝的男性承擔“誤國”的責任,并無道理。
男性通過化妝爭取性別氣質定義的自由權并不難理解,但我們同時要看到,有些男性化妝則非本人所愿。在高清傳輸信號的影響下,上鏡演員臉上任何缺陷都會被放大,人氣這種東西今日河東、明日河西,不用化妝手段掩蓋住臉上的瑕疵,可能會有直接的利益損失。這背后有女性經濟地位提升因素的影響。在兩性交往中,外貌本就是吸引元素之一,只不過兩性地位的不平等,壓抑了女性相關的需求。

《男性特質論》
作者: (澳)雷金慶 譯者: 劉婷
版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2年7月
關于中國男性氣質文化從古至今的一種演變史。
一種流行謬誤
由此可見,化妝的含義是復雜的,無論女性化妝還是男性化妝,它們都同時存在兩面性。因此,“化妝是男權社會的產物,為自己化妝是自欺欺人?!薄盎瘖y是自由反叛,與性別權力無關。”兩種觀點符合不同的個體經歷,但若強行將自己的經歷推廣到整體,便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如果你因為自己從化妝中獲得愉悅,而認定化妝無關壓迫,那么便無視了那些被迫化妝的男性和女性;如果你飽受化妝所累而認定化妝是性別壓迫的象征,就無視了通過化妝反對壓抑和表達自我的男性和女性。
這種錯誤在性別相關話題中太常見了,因為人們總是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法來下結論,而另外一種人在過著什么樣的生活,我們其實全然不知。正如翻唱的音樂劇《天朝渣男圖鑒》走紅,歌曲片段中表現用幾種中國式“渣男”:花心、家暴、虐待殺害養子、通過打車軟件騷擾前女友……評論中有男性直呼創作者虛構、抹黑男性形象,可實際上藝術創作都能從具體生活中找到原型;討厭娘炮的人只看到所謂的娘炮、偽娘的行事作風不符合自己一貫所受的教育,他們不理解性別氣質早就不限定于傳統二元劃分,他們會繼續言語討伐,如果孩子表現出柔弱的傾向,還要把孩子送到“男子漢矯正訓練營”。

日本紀錄片《紀實72小時:化妝間里的女人們》(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 パウダールーム 女のホンネ, 2013)劇照,圖為一位女性對為何化妝的回答。
人類的悲喜難以互通,互不理解是人世常態,但一旦某種偏見在社會層面上占據強勢地位,就會對弱勢的一方形成無形、甚至有形的壓迫。而如果我們想要理解這個世界,那么首先要承認,自己不是全知。
其實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任何化妝都不可能全然為了自己。但即使是取悅他人,也應在個人意愿的掌控之下?;c不化,自己說了算,他人無權置喙。
所以京東美妝印在箱子上的廣告語才會引發眾怒:“不涂口紅,你和男性有什么區別?”誰給你用涂口紅定義女性的權力?臺北女性才會在游行中舉出標語:“老娘化不化妝都超正!”誰給你強制我化妝的權力?所以韓國女性會在社交媒體上發毀掉的化妝品照片進行反抗,憑什么社會對女性要求那么高,出門倒個垃圾都得化妝才行?而憑什么化妝必須要和女性綁定,男性不能也有愛美之心嗎?
然而自由,目前還只是一句口號,畢竟擺在我們面前的是積重難返的現實。若社會不改變男性主導的現狀,被教育當樸素賢妻的女性、被化妝要求束縛的女性、反傳統要求熱愛化妝的男性,離實現真正的自由,還有太遠的距離。

電影《胭脂扣》(1987)劇照。
“你有很多種樣子,濃妝、淡妝、男妝、不化妝,還有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p>
電影《胭脂扣》十二少對如花這樣說。這句話其實適用于所有人,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被外界定義為一種樣子。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2349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