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各地小腳特點(脫鞋看看小腳趾)
發布時間:2024-09-18閱讀(17)
相傳,明洪武二年,中原百姓凋敝,十室九空。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從人丁興旺的山西移民到中原各處。
但是當地百姓故園難舍,都不愿遷出。于是官府頒布告示“不愿遷徙者,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限三天趕到;愿遷徙者在家等候即可。”
百姓信以為真,三日之內大槐樹下聚集十數萬之眾。結果他們被官兵團團圍住,押解遷徙至中原各處。
為了防止百姓逃走,官兵們還把百姓的小腳趾甲砍了一刀,這批山西移民的小腳趾甲就被劈成了兩瓣,形成了醫學上所說的“瓣狀甲”[1]。

正常(左一)和分瓣(左二、左三)的腳趾甲[5]
瓣狀甲就這樣成為了中國各地山西移民后裔“認祖歸宗”的標志之一。
如今,洪洞縣專門建了個5A級景區,用作祭祖尋根之地。“舉目鸛窩今何在,坐敘桑梓跰甲情”、“誰是古槐底下人,雙足小趾驗甲形”的楹聯,也被放在了祭祖祠堂中。
盡管明朝大規模移民確有其事,但是砍一刀就獲得了可遺傳的瓣狀甲的說法,自然不可信。
那么,一大一小的瓣狀甲的背后究竟有哪些科學真相呢?
確實是祖傳的瓣狀甲,又稱為復甲、跰/bèng/甲、跰趾,是指小腳趾甲分瓣而非完整一塊。通常是二瓣甲,偶有三瓣甲。其中二瓣甲可分為清晰型、融合型和退化型3種表現形式[2]。

瓣狀甲的類型[2]1.正常型;2.清晰型;3.融合型;4.退化型;5.三瓣型
瓣狀甲既可以單側發生,也可以雙側發生;雙側發生的比例更高,約占70%[3]。
作為腳趾畸形的一種極輕微的表現形式,瓣狀甲一般不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據說也就是剪趾甲的時候不太方便,經常會剪到肉(沒有瓣狀甲的表示很好奇,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不過也有人因瓣狀甲實在太影響日常生活而做手術切除的。
比如,有一位臺灣男士[4]就是因為瓣狀甲長得太寬了,穿上鞋子就會磨腳,忍了多年后,終于在37歲這一年,讓醫生做手術切除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男士的手術很成功,手術后2年隨訪沒有復發。

劃線的那里是要劃一刀的[4]
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有瓣狀甲,但很多人瓣狀甲要到5歲以后才完全顯現[2]。所以,那些父母都是瓣狀甲的,孩子剛生下來沒有瓣狀甲,可千萬別以為是抱錯娃兒了,等等看,說不定孩子上了幼兒園的時候就有了。
當然也存在這樣一種情況:父母都有瓣狀甲,而子女都沒有瓣狀甲。在復旦大學的研究論文[2]中,作者提到,在5個雙方均有瓣狀甲的家系中,子代均無瓣狀甲。
通常,人們認為瓣狀甲是常染色體單基因顯性遺傳。不過,2016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和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的論文[5]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他們收集了2980名漢族人的數據并采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沒有發現顯著的主效基因對瓣狀甲有影響,推翻了之前普遍認可的孟德爾顯性遺傳。
相反,瓣狀甲更有可能是由多個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5,6]。未來還需要更大樣本量的研究來確定影響瓣狀甲的基因。
不是漢族人特有的除了山西后裔的傳說,瓣狀甲還被認為是漢族人特有的標志。
在小說《最后一個匈奴》中,最后遷徙的一個匈奴與一位漢族少女相愛了。但由于漢族與匈奴的世仇,村民們要處死這對男女,行刑前二人的孩子讓他們獲得了一線生機。
族長要求:當孩子出生時,要看看這個孩子的腳趾,如果小腳指甲分兩瓣就好好撫養他,如果是光滑的就殺了他。
將瓣狀甲作為血統的符號也是經不起科學推敲的。
在2016年的研究[5]中,研究者還收集分析了721名新疆維吾爾族人的數據,結果發現維吾爾族人瓣狀甲的發生率為51.15%,與本研究中漢族人的58.97%接近。
維吾爾族人是歐亞混合人群,在這一群體中,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瓣狀甲。可見,瓣狀甲并非是漢族人獨有的特征。

瓣狀甲在我國不同省份的分布[6]深藍色為瓣狀甲,淺藍色為正常型
此外,瑞士伯尼爾大學發表的一篇論文[7]中,也報道了58位瓣狀甲者的相關信息,他們大多來自挪威、德國、瑞士、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這一結果再次表明,瓣狀甲并非某一民族或國家的人才有的特征。

一位36歲葡萄牙女士的瓣狀甲[7]
盡管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山西移民“砍一刀獲得瓣狀甲”的傳說并不可信,但是瓣狀甲的分布頻率確實跟山西移民的流向有一定的相關性。
在復旦大學調查的7個省份中,瓣狀甲發生率最高的省份是山西和陜西,將近80%;河南、江蘇、浙江3省的瓣狀甲發生率均在60%左右;而江西和福建的瓣狀甲發生率都不到40%[3]。
也就是說,從南到北越靠近山西、陜西,瓣狀甲的頻率越高;瓣狀甲的頻率以山西為起點向東南方向遞減,與山西移民的遷徙路徑有類似之處。
如此看來,瓣狀甲與山西移民的傳說并非空穴來風。或許我們可以說,瓣狀甲的來源和分布狀況與我國北方漢族人群的融合及遷移過程有著密切聯系。
DW暗語目前,關于為何漢族人群中瓣狀甲出現頻率非常高,還沒有科學解釋。瓣狀甲的傳說倒是非常多,這里分享兩個有意思的,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1.由于絕大多數潮州人都有瓣狀甲,潮州人曾一度被臨近族群成為“六甲番”。
2. 有人認為瓣狀甲是鮮卑人的特征。傳說唐太宗發現自己有瓣狀甲,為此還大為惱火。他下密令檢查宮中所有人的小腳趾情況,結果發現后宮一半以上的人都有瓣狀甲,這些人都是鮮卑人,而唐太宗的母親也是鮮卑人。
參考資料:
[1]朱科靜, 金英姬, 金玉姬. 瓣狀甲的歷史由來及遺傳學研究進展[J].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 2017, 38(3): 212-215.
[2]郝衛國, 邊建超, 朱萍. 瓣狀甲的類型, 分布與遺傳方式[J]. 人類學學報, 2005, 24(4).
[3]郝衛國. 瓣狀甲的遺傳流行病學研究[D]. 2005.
[4] Chi C C, Wang S H. Inherited accessory nail of the fifth toe cured by surgical matricectomy[J]. Dermatologic surgery, 2004, 30(8): 1177-1179.
[5]Zhang M, Wu S, Zhang J, et al. Large-scale genome-wide scans do not support petaloid toenail as a Mendelian trait[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Yi chuan xue bao, 2016, 43(12): 702.
[6]http://www.sibs.cas.cn/xwdt/kyjz/201701/t20170119_4738431.html
[7]Haneke E. Double nail of the little toe[J]. Skin appendage disorders, 2015, 1(4): 163-167.
頭圖來源:pixabay.com
本文作者 | WXY707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