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孝莊和皇太極(重溫孝莊秘史那件)
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18)

文丨卿心君悅
皇太極愛玉兒嗎?
曾幾何時,我以為是愛的。
無論是永福宮外,他滿心期待地問玉兒“嫁給我,有沒有覺得委屈?”
還是得知玉兒與多爾袞之間的往事時,他黯然神傷地感嘆“我渴望著全部的你,你的人,你的心。可是你的心,很久很久之前就給了別人”。

亦或者是為了引玉兒吃醋、嫉妒,他不顧眾議地娶了玉兒的親姐姐海蘭珠,并給了海蘭珠無盡的寵愛,卻在一次夢魘中,聲聲呼喚玉兒的名字。
這一個個場景,仿佛都驗證著皇太極是愛玉兒的,且愛得很深。
多年之后重刷《孝莊秘史》,細品皇太極與玉兒之間的始末,卻發現有些感情再深刻,也算不上是愛。
占有欲皇太極為什么會娶玉兒?
結合劇情來看,只有兩個原因:一是玉兒的美;一是喇嘛的預言。
玉兒素有滿蒙第一美人的稱號,即便在皇太極美女如云的后宮里,玉兒也是頂尖的存在。
這樣的玉兒,讓身為男人的皇太極動了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就像劇中哲哲說的那樣:
“這樣的美人,是個正常的男人,看了都容易心動。”
只不過,動心并不等于愛。
對美的喜愛,是人的天性,皇太極的心動,也是男性本能的驅使,根本涉及不到愛的層面。
所以,最初的皇太極也沒有娶玉兒的打算,單純的美貌,他喜歡但不貪戀,想擁有但不足以達到非玉兒不娶的地步。
畢竟從輩分上來說,他是玉兒的親姑父。
而真正促使他娶玉兒的,是另一個原因,也就是開頭提到的喇嘛的預言。

當皇太極從吳克善的口中得知,喇嘛預言玉兒將會嫁給一國之君,母儀天下的時候,他才真正下定決心要娶玉兒。
對他來說,無論喇嘛的預言是真是假,他都不會把這個機會拱手讓給別人。就像劇中他面對哲哲的疑惑時的解釋:
“可是哲哲,我不能把這個萬一,拱手交到別人手上去吧。”
此時,在皇太極的眼中,玉兒已經成為了“皇權”的象征,這對野心勃勃、心懷天下的皇太極而言,是致命的誘惑。他情愿玉兒死了,也不會讓玉兒嫁給別人。

細品皇太極娶玉兒的這兩個原因,你會發現無論是對玉兒的美的心動,還是對玉兒將會“母儀天下”的命運得不能罷手,都與愛搭不上關系。
史鐵生在《喜歡與愛》中寫道:“喜歡,是看某物好甚至極好,隨之而來的念頭是:欲占有。愛,則多是看某物不好或還不夠好,其實是期盼它好以至非常好,隨之而得的激勵是:愿付出。”
皇太極對玉兒就是如此。
他不愛玉兒,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占有欲。他要占有這個美貌且命運不凡的女人,進而彰顯自己的地位與權勢。

皇太極是個極其愛才的人。
同時,他自己又是一個擅長謀略,精明至極的人。
這樣的人,是瞧不上“無腦”女人的。也是因為這個,他才不喜歡為自己生下長子豪格的庶福晉,嫌棄她上不了臺面,拎不清事情。
在沒有發現玉兒與多爾袞的事情之前,皇太極對玉兒是欣賞的。他曾稱贊過玉兒是“后宮第一謀士”。

這不僅源于玉兒知進退、懂分寸,還源于玉兒過人的見識與胸襟。
當皇太極因為阿敏的傲慢無禮而憤怒時,玉兒建議他提拔年輕一輩的貝勒子侄,以衡制阿敏;當皇太極為如何除掉袁崇煥這個心腹大患而苦惱時,玉兒的一句話,便讓皇太極兵不血刃地解決了袁崇煥;當皇太極因為前線吃了敗仗而惱怒時,只有玉兒以退為進的勸解,寬了皇太極的心……
而且,玉兒的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處,一旦涉及敏感的問題,她都會以示弱、裝傻來化解,完全一副“你是我的天”的樣子。

男人喜歡聰明的女人,尤其是懂得自己的心思,會討自己歡心,最好還能對自己的事業有所幫助的女人。可是,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聰明的女人一定是全心全意愛自己、為自己著想的。
一旦失去這個前提,那么聰明這個特質,就會瞬間從優點轉化為缺點。
皇太極對玉兒的情感中就存在著這種情況。
在皇太極的眼中,玉兒是個聰明的女人,但也是因為太過聰明,當得知玉兒與多爾袞的往事之后,他對玉兒的欣賞一下子轉變為了防備。

就像劇中,哲哲曾勸慰皇太極,不要在意時過境遷的事,并細數玉兒的盡心盡力與聰慧時,皇太極說道:
“我就是擔心這個,萬一我這么信任她,她背叛了我,跟多爾袞兩個暗通款曲,幫著他跟我作對。”
從知道玉兒與多爾袞之間有情意,皇太極對玉兒就只剩下防備了。
他擔心玉兒是多爾袞安插在自己身邊的暗線,他擔心玉兒會幫助多爾袞奪權,他更擔心躺在身邊的玉兒某一天起了加害自己的心思。

曾經有多么的欣賞,如今就有多么的忌憚。
如果不是玉兒有預言在身,加之科爾沁與哲哲的因素,皇太極很可能會處置了玉兒,以絕后患。既然不能殺,那么唯有防。
征服欲皇太極自認為他是愛玉兒的。
在他看來,自己所有的冷落與疏離,甚至收了海蘭珠,都是為了試探玉兒對他的心意。就像劇中說的那樣:
“我對玉兒是不同的,我這么做是因為愛她。”
起初,皇太極或許真的是這樣想的,他想看看玉兒到底會不會為了自己而爭風吃醋。

可是,在玉兒發現他與海蘭珠的事情時,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為海蘭珠求名分,看著無動于衷的玉兒,皇太極的情感在那一刻被輸贏欲壓制到了最低。
在他的眼中,玉兒就應該像哲哲或者海蘭珠那樣,順從他、依附他,他想看她爭風吃醋,她就該爭風吃醋,而不是一味地與自己賭氣。
作為一國之君,他最無法容忍的是別人忤逆自己的意愿,他需要所有人服從他、順從他,否則就是對他皇權的挑戰。
那時的皇太極,要的已經不是玉兒的真心,而是玉兒的臣服與低頭。

正因如此,看著苦心相勸的哲哲,皇太極才會說出這樣一句話:
“我也告訴你,我會征服玉兒,我會征服多爾袞,我會征服所有人。”
他把玉兒當成了他的“疆土”,必須打下來的“疆土”。
這一點,有一個細節可以佐證。
在蘇茉兒的助攻下,皇太極從海蘭珠的關雎宮踏進了玉兒的永福宮。
面對身著漢服、美得如畫中人的玉兒,皇太極迫不及待地想要寵幸玉兒。可是,漢服比較繁瑣復雜,皇太極一時無法解開。看著手忙腳亂的皇太極,玉兒打趣道:
“皇上連漢人的衣裳都解不開,還怎么征服漢人的天下呀。”

聽到這句話的皇太極,惱羞成怒地吼道:
“我是天生的征服者,沒有任何人能擋得住我。”
之后便粗暴地將那件阻礙他的漢服生生撕爛。

一件解不開的衣服,一句無心的話,刺激了皇太極高高在上的自尊心,讓他想要征服一切的欲望暴露無遺。

從最初的占有欲,到后來真心欣賞玉兒的才情。皇太極對玉兒是有感情的,只不過,這種感情在玉兒的“拒不低頭”下,最終演變成了赤裸裸的征服欲。
對皇太極來說,征服玉兒,不僅意味著能否維護作為男人的尊嚴,更是他作為一國之君皇權不可侵犯的象征。
所以,皇太極口口聲聲地愛的試探,不過是他征服玉兒的手段罷了,這一點旁觀一切的哲哲看得很清楚:
“有這種愛法嗎?就像貓捉老鼠,等逗弄個夠,就洋洋得意地一口把她給吃了……她又不是在跟你爭天下,需要這樣跟她勾心斗角的嗎?”

人世間的愛,有千般模樣。每個人對愛的定義與理解也是不同的。
但是,我一直堅信,愛一個人是藏不住的,不愛一個人也是裝不出來的。
如果你看過皇太極是怎樣愛海蘭珠的,你會發現他根本不愛玉兒。愛與不愛,全在生活的細節中。
對待海蘭珠,皇太極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全給她。

僅次于哲哲的尊貴地位,羨煞后宮的獨寵,八阿哥沒滿月,他就迫不及待地將大清的江山留給他們的兒子。
在海蘭珠受到哲哲責罵的時候,皇太極氣勢洶洶地跑到哲哲宮里要說法,在海蘭珠因為夢魘寢食難安的時候,皇太極除了處理日常政務,基本不會離開海蘭珠半步……
不得已去前線打仗,在得知海蘭珠病危的時候,他拋下一切,騎了六天六夜的馬趕回了盛京,在海蘭珠去世之后,更是一個人不吃不喝不睡的呆在關雎宮里。

就連多爾袞都曾感嘆,從未想過高高在上的皇太極,也會為了一個女人如此不知所措。
皇太極把溫柔、寵愛、包容、陪伴,安全感甚至江山都給了海蘭珠,可他又給了玉兒什么?
玉兒懷孕,他沒有半分喜悅,海蘭珠的婢女差點害死早產的玉兒,他沒有半分責備,玉兒生下九阿哥三天后,他才勉強去看了一眼,至于滿月宴更是連擺都不擺。
八阿哥夭折,他讓玉兒的九阿哥陪葬,海蘭珠病逝,他不問青紅皂白地讓玉兒抵命……至于那次夜里驚醒時的呼喚,不過是他要殺了多爾袞,卻夢見多爾袞親娘來索命時,內心不安的狡辯罷了。
他把一個男人不該給予愛人的防備、無情、狠心、委屈以及傷害全給了玉兒。

如此對比,愛與不愛一目了然。
當然,我從不認為皇太極對玉兒沒有感情,只不過無論是喜歡還是欣賞,無論是占有還是征服,這都不能算是愛。或許這里面的有些情感,是愛的前身,可能會轉化為愛,但皇太極對玉兒的感情,卻在出現裂痕之后,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最終消失殆盡。
在皇太極去世之前,與玉兒的最后一次對話中說道:
“我要跟你說句心里話呀。我是喜歡你的,我還真該喜歡你,因為你還是當年的玉格格。”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喜歡你,也應該喜歡你。因為你的美貌,你的聰明,你的見識,以及你身上的“預言”。只不過,我可以喜歡你,但是我卻不愛你。

對于愛,我們很難下一個絕對的定義。
但是,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地去想一想,我們真的愛一個人的時候是什么模樣。是放下自尊的追逐,是心心念念的牽絆,是不忍對方受到一絲傷害,還是像信仰一樣永不背叛……這樣我們就會明白,皇太極對玉兒,不是愛。

,卿心君悅,一位情感觀察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1939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