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最美的風景不是終點(美麗的風景不僅僅在遠方)
發布時間:2024-09-13閱讀(14)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羅丹

美不是空談,而是要用心去體驗、去感受、去欣賞。
早上,我像往常一樣站在教室門口的走廊里往外眺望。眼前的一切還都籠罩在朦朦朧朧的黑暗中,昏暗的路燈懶洋洋地散發著模糊的光輝。教學樓前的路上急匆匆走過來幾位早讀遲到的學生。
我極目遠眺,發現東方黑魆魆的山窩里微微泛著紅光,那里的天空慢慢地變白——黎明來了。
我返回教室,這時同學們都已經到齊。每日的晨讀伴著晨輝在鄉村校園里再次響起。

唯恐打擾學生們讀書,我再次來到教室外的走廊上。這時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校園亮堂了許多,花草樹木都能看清。最吸引我的是色彩絢麗的天空,高遠淡藍的天空中飄浮著朵朵彩云。淡紅中泛著黃色、白色,各種顏色相互暈染滲透,趁著淡藍色的天空,無比的柔美、祥和。
鄰近東方的云朵顏色稍微濃重些、艷麗些。靠近太陽升起的地方,天空變成了乳白色,還有淡淡的黃和紅。漸漸地又變成亮亮的白,接著紅紅的太陽就露出可愛的小腦袋。這時天空的彩云更加絢麗多彩,天空也顯得更加藍。
朵朵彩云見到太陽,就像美女見到了帥哥,頓時亢奮起來,色彩愈發艷麗多變。她們又像在參加皇上選妃,在太陽下爭奇斗艷,撓首弄姿,百媚千嬌……。彩云越聚越大,姿態變幻莫測,這時的天空波瀾壯闊,精彩紛呈,熱鬧非凡。
我情不自禁地打開手機相機,拍下了這精彩的一幕幕。我喜歡用文字和相機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美好,這些美好滋潤了我的心靈,滋養了我的眼睛。

風景從來不只是在遠方,更在眼前的生活和日常。所以人們在漫步城市、靜享山水的同時,如果稍有留意,就會驚喜地發現:自然美景、人文風情,竟離自己如此之近!
同一時間的同一種場景,用同一視角去欣賞,在不同的人眼中,會呈現出不同的感覺。
藝術家往往通過專業、犀利的視角分析出影像、色彩、輪廓,細節,反映至內心并分解、強化、加工。而我們常人往往只是匆匆一瞥,對眼前的風景有一個模糊的,虛無的影像,導致眼前的美景不能震撼到內心。或者我們常人忽視了內心的想法,所以不能產生藝術家那樣的藝術享受——這就是藝術家和常人的區別。
發現眼前的美景,不僅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還需要擁有一個美好的心境。

生活中往往是這樣的,只有帶著一雙寬容的眼光和平靜的內心,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種種美好。生活中的風景是真實的,生動的,可感的!它無時無處不在。入眼的一片葉子、一朵小花,一只小鳥……都可以成為一處風景,都能夠觸動、滋養美好的靈魂。
比如坐在陽臺上看看書、喝喝茶、寫寫字,聽聽音樂,看看窗外的風景......都是生活中的小美好。這本身就是一處美好的風景

外在的風景再美,也比不上內心深處的美。如果能在心里保留一方凈土,培育一處園林,或者描繪一處美景,是再好不過了。無論自然界的風景如何變換,自己內心的美景永遠保持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此人只應天上有了!也是我畢生的追求!
如果自己的修行還做不到在內心深處創造美景,那就在自家陽臺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營造一處微觀的風景。培育一盆綠植或者普通的花兒,每天照顧它,跟它說話,觀察它的生長變化,感受它頑強的生命力,看它沐浴著陽光,散發勃勃生機……,這風景一定會勝過林海匆匆三日游;
如果你能用心吟詠,品味讀書,無論環境如何,它給你帶來的美感,比之在人頭攢動中瞥一眼那古城墻、石碑或者地標建筑要珍貴、真實得多。
時光遠去了,有些風景未曾隨之消失。既然風景依然,為何我們有時候對它們感到陌生?因為我們丟失了一種發現風景、體會風景的心境。無論古今,生活總是生活,有喜樂,有愁苦;風景總是風景,無論表現形式怎樣,它無時無處不在。
用心去感受,我們都能成為自己的藝術家。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1468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