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3閱讀(13)

作者:朱末
“今天有特價活動,小姐姐們不要錯過了。”
在HARMAY話梅三里屯店,伴隨著店員開門的動作,排隊已久的女生們蜂擁而入,一氣呵成地拿起購物籃,在開放式貨架上挑揀、試用、拍照,臉上泛出幸福的紅光。

▲圖/視覺中國
這樣的消費場景,似乎被拉回到了“10元精品店”時代。不同的是,她們所挑選的是眾多國際大牌的小樣,動輒成千上萬的產品,現在只需幾十元就能收入囊中。
誰能料到,起初只是作為饋贈用途的化妝品小樣,竟在潛移默化中,變成了一門獨立銷售的龐大生意。
在小紅書上搜索“小樣”,相關筆記高達24萬 ,例如“省錢攻略”、“店鋪分享”、“拯救吃土少女”等內容層出不窮。

▲圖/小紅書
有消費者感慨:“就像神仙下凡了”。被視為站在護膚品鄙視鏈頂端的某國際大牌,在電商自營店鋪中,5毫升小樣的價格僅為20元左右,與一瓶“大寶SOD蜜”的價格相當,如何叫人不心動。
愈發旺盛的需求下,THE COLORIST調色師、WOW COLOUR、HARMAY話梅、HAYDON黑洞等美妝集合店相繼在店內引入化妝品小樣。
愛企查數據顯示,坐擁5家門店的HARMAY話梅已獲得三輪融資,估值高達50億元。而當下,投中網報道,HARMAY話梅對外融資的報價是單店估值10億元。粗略推算,盡管這一數據并未得到官方認證,但空穴不來風。

然而,售賣小樣在備受追捧的同時,也不乏質疑之聲。來源不明、真偽難辨、日期過期等報道屢見不鮮,既然專柜從不單獨出售,那市面流通的大量小樣是否靠譜,就要打上問號了。
這個造福廣大女性的新消費風口,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別急著下定論。
01
售價不足正裝1/10
低價背后的生意經
在淘寶輸入關鍵詞“化妝品小樣”,粉絲在數十萬量級、多個商品月銷過千、三皇冠(交易量達5萬-10萬筆)的店鋪數不勝數,不僅各大品牌應有盡有,價格還極其“親民”。

以資生堂悅薇珀翡亮膚水乳為例,一款包含150ML亮膚水和100ML亮膚乳的套裝在旗艦店的價格為1440元,而在專門銷售化妝品小樣的淘寶店里,一款包含25ml亮膚水和15ml亮膚乳的售價僅為82元,相比正裝產品便宜了60%以上。
而類似Whoo后、雪花秀等韓國高端水乳、精華等產品小樣,售價更是嘆為觀止。如Whoo后的拱辰享乳液,110ml正裝的原價為530元,而店里30個5ML的小樣僅為59元,不到正裝原價的十分之一。
別看價格低,小樣卻有著比正裝更誘人的高毛利。據業內人士透露,小樣一方面增加了客單價,另一方面降低了新顧客的門檻,綜合下來,小樣售賣的毛利率基本在45%以上。通過高低價的組合策略,美妝集合店平均4個月就能實現收支平衡,用時是傳統美妝品牌的三分之一。

▲在美妝店選購小樣的消費者 圖/視覺中國
無論何時何地,消費者對于小樣的需求一直存在。由于美妝產品的特殊性,僅在專柜試用幾分鐘,是無法判斷功效如何的,以小樣替代正裝,既降低了試錯成本,也不至于在效果不如預期時感到肉痛,對于色號或品類較多的產品,還可以花最少的錢,做最多的嘗試。
但長期以來,美妝小樣都只作為提高粘合度的“附屬品”出現,品牌會以新人禮、滿額禮的形式送出,單一且不可指定,從“贈品”變“商品”,到擁有獨立市場,小樣經濟的盛行,正中痛點深處。
萬事利當先,新派美妝集合店們,要想在競爭中搶食“蛋糕”,自然需要另辟蹊徑,看似“便宜”的外衣下,亦有不易察覺的消費陷阱。
在點評網站上,不少消費者經對比后發現,自己買的產品大多數和專柜價格差別不大,有的甚至更貴。


以一款人氣美白精華為例,一支4毫升小樣售價為20元,如果持續購買小樣達到50毫升,仍會比正裝劃算,但一旦積累到100毫升,則會高出專柜價幾十元。如今專柜、品牌線上店打折已成常態,不僅差價會更高,還會錯失許多其他贈品。
如同“逛超市”般的體驗,總會讓消費者不自覺產生價格錯覺,明明單價都不貴,但結算下來就快上千,再如何絞盡腦汁“薅羊毛”,也算不過精明的商家。

而從長遠來看,小樣的風靡,雖不足以影響大牌的銷量,但也很難讓年輕消費者對品牌建立忠誠度,這對品牌是種無形的傷害。
所以,大多數品牌方出于綜合考量,并不會對集合店進行授權。資生堂中國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表示,其品牌產品小樣是以讓消費者體驗為目的免費提供,屬于非賣品,從未授權線上和線下專營店售賣。
此外,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化妝品企業幾乎不會為小樣設立專門的生產線,原廠小樣經常會出現斷貨情況,很難支撐起規模化銷售。
既然如此,那么市面上包羅萬象的小樣,到底是從哪來的?
02
貨源渠道貓膩重重
走私假貨充斥市場
長期以來,時尚化妝品類供應鏈渠道,有套獨特行規。
正常情況下,類似于海藍之謎、雅詩蘭黛之類的一線國際品牌,只會在旗下品牌于百貨店開設的專柜、大型免稅公司及絲芙蘭進行售賣。

也有些海外渠道能獲得品牌的直接授權,如大型百貨梅西百貨的自營化妝品集合店,顯然,這種平臺也不大可能向中國線下的集合店進行銷售。
國際品牌還有少部分總代理及區域代理,但代理商受品牌方直接管理,嚴禁私自在電商、集合店或是其他小型平臺售賣。
授權之難,在媒體對HARMAY話梅的采訪中得到過證實。話梅合伙人鞠春茂坦言,中國現有的商業環境下,大牌經銷商體系很固定,不太容易打破,話梅的貨主要來自于專柜和貿易商,獲得授權的200 品牌中也沒有一家大品牌,幾乎全是中小品牌。
來源于專柜的“倒貨”,是目前美妝集合店的貨源主渠道。大牌小樣會根據門店的銷售業績來進行配額,假設一個柜臺每月銷售目標為150萬,按照1280元就可獲贈小樣套裝,專柜最少會配1000套贈品。
按照慣例,每個專柜可以完成約60%的銷售目標,在全部實現達額贈送的情況下,每月仍會有價值50萬元的配額小樣流入市場。
還有專柜為了完成目標,會自己花錢購買正裝,同時搭配小樣,之后再將正裝和小樣拆分,分別賣給下游,用小樣的銷售額填補正裝折扣的費用,加上銷售中未達到滿額或者未做贈送的部分,小樣流入市場的數量會更大。
即便如此,伴隨著大量門店的拓展和需求量的水漲船高,這個數量對集合店來說,仍是“杯水車薪”。于是,找海外代購獲取小樣,成了另一種“救急”方法,但這里面,卻有可能涉及到“違法”操作。
據《都市快報》報道,今年1月28日,杭州嘉里中心的某美妝集合店被消費者舉報,涉嫌“走私”,當地市監督局立即聯系海關部門協助調查,在被扣押的近3000件商品里,大部分為大牌化妝品小樣。

▲圖/《都市快報》官方微博
從境外走私的化妝品,外表看著并無不妥,內里包括的原料、菌落、包裝、灌裝等方面的要求,卻與我國現行標準相距甚遠,添加有害、禁用物質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有些化妝品小樣甚至沒有標明保質期,存在“毀臉”風險。
東邊不亮西邊亮,路子一再被堵,為了增加貨源的穩定性,A貨(高級仿制品)開始登堂入室,魚目混珠。
有《中國新聞網》的記者暗訪到一家專門生產名牌化妝品小樣的工廠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A貨大到外觀,小到顏色、氣味等都與正品沒什么兩樣,就是用慣專柜的消費者,使用中輕易也辨別不出來,在中山和東莞,從事這種代工業務的日化廠有很多,量大從優。”
真亦假時假亦真,后知后覺的消費者們終于意識到,自以為買到賺到的大牌小樣,其實并沒有那么“香”。
03
安全消費隱患凸顯
小樣經濟能否持續
當一個謊言被戳破后,就需要用更多去補窟窿。
在電商平臺上,有不少商家特別標注“支持專柜驗貨”,但實際只是虛晃一槍的“障眼法”。要知道,商場專柜的小樣屬于“非賣品”,均不會提供鑒定服務,一旦遭遇質量問題,根本無法向品牌方投訴維權,其實就是個無效承諾。
還有的商家會表示自己是品牌直接供貨,或與韓國、日本等海外專柜有專屬合作,然而,一旦被問及到具體情況,卻只會含糊其辭地打太極。
也許正是因為看中了售后盲區這點,小樣中的假貨才更加肆無忌憚。深受“山寨”之苦的紀梵希,就不得不在微博緊急辟謠,聲明“散粉”系列從來沒有6g中樣。

在電商平臺上,這款中樣的平均價格為130元,但在某批發軟件上,12個起批的單價只要18元,要是起批量超過2400以上,則只要12元/個,簡直是一本萬利。

亂象還需快刀斬,市場規范勢在必行。2021年1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規定,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符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國家標準,內容真實、完整、準確。
今年3月,天貓平臺也出臺新規,明確美妝小樣的價格不得高于正裝量的同比例價格,兩者品質需保持一致。商家還必須提供樣品的進貨憑證,以供審核,若商家無法提供真實有效的進貨憑證,天貓將刪除商品信息。
言歸正傳,客觀來說,凡事都有兩面性,盡管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小樣售賣產生的問題頗多,但不可否認,它的確迎合了年輕群體的消費心理,帶來了不一樣的業態可能。
所以,一味上綱上線唱衰“小樣”,也大可不必。事實上,不管試用裝、贈品,還是非賣品,與正裝產品的管理是一致的,都需要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系統進行備案,提交成分、包材等相關信息,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安全和性能都是符合標準的。
如今,全國各地的美妝集合店,依然會在每天營業前,發出“最好上午來,早排隊,早購物”的提示。
意識到危機的品牌方,也開始陸續開通線下試用店,以十幾元甚至幾毛的價格提供試用裝,還推出了精心設計的小樣組合。

▲歐萊雅推出小美盒
有點“尬”的是,比起之前的狂熱,消費者們倒是謹慎了許多。各大社交媒體上點擊量TOP榜的小樣安利帖,由“不買虧大”,變成了“按需購買”占據主流。

說到底,售賣小樣更像是一種“引流手段”,以犧牲短期利益,來獲取長遠客戶群,但其本質仍沒有跳出“老生意”的范疇。能不能探索出更多新可能、新玩法,建立起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才是未來存續的關鍵。
否則,終也只是曇花一現的“短期蜜糖”。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1.億邦動力《每月50萬化妝品小樣“走私”,售價不足正裝1/10,百億代購市場將慘遭屠戮》
2.根號C《美妝界“Costco”,話梅HARMAY能走多遠?》
3.每日人物《用大寶的價格買海藍之謎,小樣便宜了誰?》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