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3閱讀(18)
隨州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作為炎帝神農故里,這里開啟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作為編鐘古樂之鄉,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候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隨州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鐘之鄉”光榮稱號。隨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據傳炎帝神農就誕生在隨州市隨縣厲山鎮,他創作耕耘、植五谷、嘗百草、興貿易,開創了中國民族的農耕文明。2002年3月,考古工作人員隨州曾都區絡陽鎮金雞嶺村發現一古代遺址(后命名為金雞嶺遺址)“金雞嶺遺址”聯合考古研究發現:隨州是中國文字起源地之一。
隨州,別名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是中國專用汽車之都,是世界四大古銀杏群落之鄉、世界三大蘭花產地之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神農故里、曾候乙墓、大洪山風景區等。隨州市河流眾多,有名常流河139條,境內有發現各類礦產58種。
人們心中的文化名城,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美麗城市,它蘊育著無數的農耕智慧。希望你能帶著探索與好奇的心去了解這座文明古城,了解這里的風俗人情、人文地理、特產美食,一花一草,了解我們的隨州人!了解隨州的故事,了解中國民族的文字發展歷史,親自體驗農耕的生活氣息!
希望你能夠親自來到這里,來感受一個不一樣的美麗城市,在親自了解這個城市的光輝歷史以后,我相信你一定會像我一樣,懷著無限的熱愛與喜悅,深深的喜歡這個城市!這就是隨州的偉大,隨州讓人執迷的地方!沒有哪個人會不喜歡自己故鄉,哪怕現在看起來不是那么繁榮昌盛,但是這個城市經歷的那些蒼桑的歷史,曾經為中國農耕文明作出貢獻的時刻,它是那樣的輝煌,是那么的璀璨,讓我們不得不去接受它,愛著這個城市!我相信那些曾經來到過這里的朋友,對隨州有著濃厚興趣的文人墨客,對隨州只有贊不絕口,對隨州只有留戀!因為他們是真的被這里的一切所震撼,被這座文明古城所折服,內心深處也是對這里的一切充滿著喜愛!

隨州人的心永遠是那么善良熱情,不管家里來了多少客人都是滿滿的一大桌菜,用最真誠的方式熱情款待。隨州的農民永遠是那么的勤勞,不管風吹日曬,永遠會忙碌在田地里,心里祈禱著來年大豐收!隨州的姑娘永遠是那么溫柔體貼,無微不至,用心呵護孩子照顧一家子人。隨州的美食永遠都是那么的美味,三蒸九扣,家宴色香味俱全,讓人留戀往返!真正的去感受一下這里,你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美!隨州的人美、山美、河美、夜晚更美,真誠邀您來體驗一下,了解不一樣的隨州,了解一座不一樣‘的文明古城,我在這等你!

隨州新火車站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段記憶。寂寞老樹,斑駁石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交織繪就成一幅畫,畫的名字就叫故鄉。隨州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全市占地面積可達9636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約258萬人!以西周封國隨為名。春秋分屬隨、厲、唐三國。
戰國末,楚滅隨建縣,秦漢因之,晉設義陽郡,南北朝改設隨陽郡,后又改為隨郡、北隨郡。
北周設漢東、義陽二郡,西魏隨升為州,轄郡、縣。隋仍設州,后廢州設漢東郡,唐改郡為隨州,宋、元仍為隨州。民國后廢州為縣,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湖北省三專區公署設在隨縣(現改為隨州)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尋根節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位于隨縣厲山鎮,距隨州市城區西北18公里,316國道、漢舟鐵路、隨岳高速公路西寧鐵路連接線穿境而過。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占地面積約171.3公頃,投資約4.4億元,為國家4A級風景區,主要包括“尋根謁祖朝圣區”“圣跡觀光體驗區”“農耕文化展覽區”和“自然生態景觀區”。2009年起,以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為根本。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尋根節典禮現場
不一樣的隨州,不一樣的文明古城,牽動中國5000年農耕歷史文明的地方,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又是什么?這需要每位隨州人民去探索與研究,需要無數年輕人共同努力去見證,去體現出來!
這里是我的故鄉—隨州,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這里的一切都是美麗的!這里期待你的到來,和我一起去了解一個不一樣的隨州!

家鄉的味道,家鄉的氣息,家鄉的美食特產,家鄉的變化發展,一直都讓我回味無窮,讓我感嘆世間萬物。人不可忘本,不能走出去了忘了自己的故鄉,就像你再有錢出了國門也不能忘了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是一個華夏炎黃子孫的后代,是一個龍的傳人!這一點無可厚非,因為你骨子的血液已經注定了一切,就像我永遠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我是一個隨州人一樣!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1296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