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女鞋發展史(星期六剝離鞋業)
發布時間:2024-09-10閱讀(18)

國產女鞋零售品牌ST&SAT星期六市場表現落寞,2015年,星期六開始布局電商,正式踏入直播帶貨的浪潮。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事實上,過往幾年中,星期六在核心業務的再零售端的表現并不如意,曾經大漲的股價在如今紛紛迎來下滑,核心業務經營不下去。于是轉型、升級,成為星期六想要握住的另外一根稻草。
近日,女鞋品牌星期六(002291.SZ)發布公告稱,擬將除品牌商標之外的鞋類銷售相關業務及資產打包出售,僅保留鞋類商標業務,公司 “女鞋第一股”也將轉型為純“網紅概念”。此次資產出售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或商業談判等方式確定受讓方,目前受讓方和最終交易價格尚未確定。

這也意味著,星期六要徹底和核心業務說再見,將徹底從傳統鞋企轉型為社交電商服務企業,而大額的業績虧損或為星期六剝離鞋類業務的重要原因。
1 業績逐年下滑,迎來上市以來最大虧損
星期六宣布將出售鞋履銷售業務的同時也披露了2021年業績預告,稱受疫情沖擊加之公司因業務轉型而產生的額外費用,導致鞋履業務全年均處于經營虧損狀態, 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將虧損4.3億至6.45億。相比上一年,由盈轉虧,并且這是星期六自2009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報告測算,僅去年四季度大幅度的打折清倉,就導致公司全年利潤損失了2億-2.5億元。
星期六創立于1993年,并于1994年在沈陽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從此開啟了中國鞋業全新的連鎖經營模式。隨著國內女鞋突飛猛進的發展,星期六的銷售業績一直在女鞋行業穩步前行,其旗下擁有星期六、迪芙斯、索菲婭、菲伯麗爾等自有品牌矩陣,在女鞋市場具備一定影響力。2009年,星期六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A股第一家上市的女鞋企業,上市當年,星期六營業收入近8.8億元,利潤總額約1.3億元,公司總資產達18億元。但從上市第二年開始,星期六業績就開始持續下滑,從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間,只有2014年業績突出,創下17.58億元的總營收,市占率達4.52%,排名行業第六。彼時,它在全國范圍內擁有2327家門店,其中近75%為直營門店。

近年來,隨著新零售的沖擊,線下客流下降,傳統鞋服的庫存壓力陡增,實體門店銷售備受考驗。2014年之后,星期六逐漸走向下坡路。2009-2016年,星期六的凈利潤合計為4.9億元,同時其門店數量也由2013年巔峰時期的2363家,下滑至2020年的988家,即便2017年開始對渠道進行大力調整,收縮傳統門店,拓展品牌集合店,但收效甚微,寄予厚望的多品牌戰略也沒能帶來增量。品牌甚至開啟了一輪力度較大的庫存清洗,標價1000多元的鞋以不到100元的跳樓價甩賣,導致了大幅度的虧損。截至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15.04億元,凈利潤同比驟降1789.31%,大虧3.52億元,一年虧掉了上市以來所賺凈利潤的70%。
之后的兩年狀況雖有所回升,但盈利能力卻大不如從前。2018財年內實現營業收入15.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7%,完成利潤總額2770.6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8.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5.9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3.99%;2019財年內實現營業收入22.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48%,完成利潤總額20,646.3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7.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612.0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71.45%。

業績短暫的回暖之后迎來了全球范圍的疫情,再次將星期六“打回原形”,2020年星期六女鞋業務虧損711萬元,截至2020年末,星期六存貨余額12.81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23.72%,存貨中的鞋包周轉天數1102天,庫齡為4年,可見公司產品銷售存在較大困難。
星期六董秘何建鋒稱:“公司早就定下來戰略轉型的策略是從重往輕去走。這幾年的轉型,公司的員工也少了很多,最多的時候大概有6000人至8000人,到現在不到1000人了。”
2 不賣鞋的星期六還能做什么?
根據公告內容,星期六剝離鞋類業務后將專注于互聯網營銷業務的發展,專注品牌授權、品牌管理、供應鏈服務的“輕”資產運營方式。
事實上,星期六的互聯網業務已布局多年。2015年,星期六確立了“她時尚生態圈”的戰略轉型方向。2016年,星期六又確立了“打造時尚IP生態圈”的新戰略發展方向。2017年,星期六成立深圳微速倉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承接現有的物流業務,同時成立北京奧利凡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推動時尚IP孵化運營平臺的建設。同年,星期六以3.6億元收購時尚鋒迅、北京時欣兩家新媒體公司。2018年又斥資17.71億元收購MCN機構遙望網絡88.67%股權,借此搭上了直播帶貨的快速列車,遙望網絡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綜合性數字營銷公司,主要從事互聯網營銷業務。從2019年起,其互聯網廣告業務銷售收入占比快速增加,并遠遠超過原主營業務“服裝鞋類業務”的營收。頻繁的資本運作確實給星期六帶來了新主營業務的快速增長,其2021半年報顯示,星期六的互聯網廣告業務營收占比已達76.42%。
值得一提的是,遙望網絡是星期六互聯網廣告業務中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目前,遙望網絡已成為快手頭部MCN機構。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遙望網絡陸續簽約賈乃亮、婁藝瀟、辰亦儒、沈濤等多名藝人主播,在直播電商領域的快手、抖音雙平臺運營有著極大的優勢。此外,從銷售數據來看,2021年遙望網絡全年成交訂單量突破1億單,銷售GMV超100億元,為2020年同期的約2.5倍。
在公告中,星期六為自己規劃的發展重點:一是發展社交電商業務,第二就是加強在區塊鏈、AI智能、元宇宙、數字虛擬人的研究。兩大發展規劃,均和遙望網絡的業務息息相關。
不過,轉型為純“網紅概念”的星期六,未來業績能否持續增長,仍待市場的檢驗。
3 老牌女鞋的出路在哪?
星期六出售鞋履銷售業務的背后,是整個中國女鞋市場的落寞。
和星期六同期創立的百麗、達芙妮、富貴鳥等鞋履集團擁有相似的成長軌跡,曾借助密集的網點和傳統百貨渠道完成市場擴張,在沒有電商還沒有盛行的時代,可謂“得渠道者得天下”,占據了渠道就占據了主動權,那時候傳統女鞋品牌們憑借原有資源瘋狂搶奪渠道市場。然而,慢慢隨著消費者品味變化和渠道變化等因素下,逐漸陷入集體低迷。
以百麗為例,百麗國際創立于1991年,其旗下包括BeLLE、Tata、Teenmix、STACCATO、BASTO、SENDA等品牌,2007年百麗國際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高達670億港元,一度成為“中國鞋王”,是“中國鞋業規模最大”的公司。2010年到2012年,百麗每年凈增門店數目都在1500家至2000家,甚至在2011年開店最瘋狂的時候,平均不到兩天就能新開一家門店。

從百麗國際的歷年的財報中可以發現,2012年之前,除了2008年百麗國際的凈利潤增長均保持在20%以上的速度,2012年則僅增長了2%,此后,增速就再也沒上過兩位數。從2014財年的47.639億元跌至2015年的29.341億元,這是百麗國際首次錄得上市9年首次利潤下滑,并且衰退幅度極大。
從2015年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線下女鞋行業不斷受到線上的沖擊,各大老牌女鞋品牌紛紛謀求轉型,關閉部分線下門店。光是2015-2016一年的時間內,百麗在中國內地的零售網點就減少了366家,最終這家曾占據中國女鞋市場半壁江山的公司在2017年4月18日宣布停牌。

兩年后,又一老牌女鞋富貴鳥面臨破產清算。從上世紀90年代的一家小作坊開始,到2013年赴港上市,再到2019年破產清算, 6年時間,富貴鳥從從輝煌走向沒落。
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曾經身為“國民女鞋”的達芙妮。2020年8月25日,達芙妮國際(00210.HK)公告顯示,達芙妮上半年營業額同比減少85%,虧損1.41億港元,線下門店數量由2019年6月30日的2208家驟減至293家。達芙妮國際稱,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關閉旗下所有其他品牌業務銷售點。

品牌老化、產品同質化嚴重加之電商沖擊等等是傳統女鞋巨頭的共同問題,對它們來說,轉型、升級成為主論調。
KISSCAT的母公司天創時尚就以緊貼市場節奏的調整幫助其業績回暖,一面調整門店,一面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深度挖掘顧客需求,提高人貨匹配程度。同時升級供應鏈,打造規模化智能生產線,以匹配前端需求變化。其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主營業務收入為12.68億,比上年同期增加7.92%。
而百麗也在經歷賣身、退市后選擇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發力,打造智慧零售新基建。同時,百麗打造了全新的品牌形象,改變了品牌logo的同時選擇李宇春作為品牌代言人,以求擺脫大眾對女性的傳統審美。2021年天貓雙11鞋靴品牌排行榜中,百麗位列榜單TOP1,旗下品牌Tata位列第三。經過一系列的轉型之后,如今的百麗算是東山再起了。
市場瞬息萬變,一個品牌最怕的就是一直沒有變,對于傳統老牌來說,應對挑戰的最佳方式就是積極接受挑戰、擁抱變化。數字化時代,誰在改造浪潮中搶占先機,誰的勝算就更大。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