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0閱讀(14)
還在哈 COS 和 & Other Stories?H&M 又開新系列了。
就是明天,H&M 集團旗下第 7 個服裝品牌“Arket”的首家店鋪,要在倫敦開幕了。(其他 6 個是 H&M、COS、&Other Stories、Cheap Monday、Weekday 以及 Monki。)
遙想當初 H&M 宣布他們要推出一個“全新的”、“高端”、“北歐極簡風”品牌時,簡直全網嘩然。
我的朋友圈直接變成了戰場。“要去買!”陣營和“為什么?”陣營撕得熱火朝天。
前者看到“高端北歐極簡風”就瞬間化身狼人,嗷嗷叫著掏出錢包(然而還并不能買)。
而后者,則多數是 COS 或者 & Other Stories 的擁躉。他們義憤填膺地抱怨是有多大的市場壓力,讓 H&M 集團決策層集體失智,推個競爭品牌來和自家賣得爆好的 COS 打對臺。
當然,最大的疑慮在于:打著高端北歐風旗幟的 Arket 到底和 COS 或 &Other Stories 有什么區別?
Arket 不是“快時尚”,要做高質量基本款
Arket 是瑞典語,翻譯成中文是“一張白紙”的意思。
品牌創意總監 Ulrika Bernhardtz 這樣描述其風格:“Arket 傳達了北歐傳統的實用設計理念,它象征著一張白紙,為品牌創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她看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回歸經典著裝。那些傳統的“爺爺襯衫”、布列塔尼漁民毛衣、漁夫大衣、質地上佳的羊毛衫或者定制褲子, 才是人們真正需要的。
Arket 提供給人們的便是這種可以穿很久,并且稍加搭配便能變換出不同風格的——“高質量基本款”。
從品牌對外公布的第一季男女裝系列來看,的確如此。
這是一個受到運動裝啟發的系列。男裝以藍、綠、駝等秋冬自然色為主色調,設計簡約經典,應該會非常好穿。
女裝雖然多了些明亮的色彩與印花,卻同樣和流行沒什么關系。感覺就是每個姑娘衣櫥里都會有的所謂“百搭款”,穿幾年也不會有人覺得落伍那種。
其中一款連衣裙的圖案,還是從弗朗西斯迪沙爾納的絲綢公司和繪畫工作室檔案中找到的。這種印花曾在 1920 年代和 1960 年代流行。
雖然主打經典款式,但 Arket 仍然提供了很多時髦細節:袖口的抽繩、色塊拼接處的鋸齒形圖案、后領圈的紐扣等。這些設計都非常北歐——簡單,但充滿智慧與玩味。
在男女裝之外,Arket 還配備了童裝和旅行系列。
童裝非常注重兒童的體驗性,并且大量使用天然面料。
旅行系列則是在深入研究后開發的,旨在優化國際飛機上允許的標準運載量。所有內部和外部隔間的大小,都按照航空公司的各項標準打造。
在接受《Vogue》采訪時,Bernhardtz 說:“我們所有的版型和款式都是精挑細選反復試驗過的,所以不會頻繁更新,每一季就更新點印花和細節什么的。”
劃重點:“每一季”,“更新細節”。
拿我們之前覺得可能和 Arket 定位差不多的 COS 來對比——它的更新頻率是“每一周”。可想而知,“每一季”更新的 Arket 想擺脫“快時尚”的決心是有多大。
而“更新細節”的說法,更決定了 Arket 很大程度上不能追逐潮流。
不想被吐槽質量,H&M 要在面料上發力
事實上,Arket 的 DNA 被 Bernhardtz 總結為 4 個詞:“Timeless”、“Crisp”、 “Quality”和“Warmth”。
“Timeless”是超越趨勢的風格,即經典設計。
“Crisp ”是始終適宜,摩登和有新鮮感。
拋開品牌業態來說(這個后面我會細擼),這 2 個詞都體現在我們前面說的設計風格中。
而“quality”,官方解釋為“不僅是服裝的質量,更包括它們是如何生產的。”
“warmth”則涵蓋了私人感受和人文關懷。
這 2 個詞,講的大概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面料。
看品牌的官方 Ins 就能很明顯的感受到,Arket 把很大一塊重心放在了面料上。
Bernhardtz 稱這些面料為“現代合作”產物。幾乎所有的生產線和供應商都致力于創造可持續的有機織物。
在這一點上, H&M 集團其實堅持了很久。其主品牌 H&M 每年都推出特別的環保自覺行動系列。
而 Arket ,看上去把這個系列的主要核心,擴大到了整個品牌。
其遍布世界的供應商們(包括很多北歐的老牌廠商),給 Arket 提供了回收紗線、回收羊絨、回收美利奴、有機棉、有機羔羊毛甚至海洋廢棄物等,以幫助他們完成時裝的制作。
而品牌自己也沒閑著,研發出了一種叫做 Cotton GSM? 的核心技術。
他們與針織技術人員合作,將一種美利奴紗分成從細到粗 4 種重量的紗線。然后使用數學公式,將其排列組合,以生產出適應不同氣溫的面料。
為了讓人們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基本款服裝,他們甚至給衣服標上像圖書館里一樣的編碼。
通過智能管理系統,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材質里找到類似的款式,或者在不同的款式里找到同一種材質的衣服。
從下面的圖里,我們可以大概看到其編號規律——它們由一個個簡單的代碼組成,包括服裝的部門、類別、產品和材料。
基本上如果你喜歡其中的一個元素,就可能通過編碼找到具備這一元素的其他單品。
“我們意識到人們在手機上購物是一個既定現實,如果他們能迅速輸入 ID 來購物,那就對他們有效。” Bernhardtz 說。很顯然,他們想讓購物變的更加符合時代。
那么,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來了。這些高品質的經典服裝售價如何呢?
據官方現在給出的數據,以一雙襪子為例,定價大概會在 5 歐元。西裝和外套價格分別大概 170 歐元和 300 歐元 。看上去基本和 COS 差不多。
Arket 更是北歐生活方式集成店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說過 Arket 有“一張白紙“的意思。其創意總監從設計角度給了它一個解釋。
而在另一場合,H&M 集團首席執行官 Karl-Johan Persson 也給過一個業態角度的解釋。“Arket 的名字意味著它將重寫游戲規則。”他說。“這是一個旨在推動品質民主化的現代市集。”
的確,Arket 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服裝品牌。它包括了男裝、女裝、童裝、旅行、家居產品,以及一間北歐風格的咖啡廳 6 大部分。
并且,除了自有產品之外,店鋪里還會引進 adidas、Clarks、Scandinavian Tretorn、 Iittala、Klippan 及 Nividas等其它品牌的精選產品。或許,說它是提供北歐生活方式的買手店更為恰當。
在哪里,人們可以完成的不僅是“購物”這個單一動作。如果你逛的累了,可以去擺滿 Carl Malmsten 1933 年設計的那把 “skedblad” 椅子的 Arket café 稍事休息。
Bernhardtz 稱那里為一個簡單、有意識、有深思熟慮的設計理念的地方。并希望那里有助于“創造我們想要的那種溫暖的氛圍和氛圍”。
“我們喜歡與我們認為正在做著好事的人合作。”她說。
于是,品牌找到主廚 Martin Berg ,為餐廳設計了一個擁有北歐風情的素食菜單。并邀請倫敦當地的面包房和水果商來共同完成。
店里的咖啡一共有 3 種。
與瑞典特種咖啡烘焙商 Johan & ny strmshegole 合作的埃塞俄比亞混合咖啡豆口味偏清淡,有甜甜的花香。這款全年都可以喝到。
春秋兩季則分別特供來自 Incahuasi 合作社的秘魯高海拔咖啡和洪都拉斯 Cocafelol 合作社的特制咖啡。
如果你喝得喜歡,也可以直接從店內買咖啡豆帶回家。
新店全世界相繼開啟 然而并沒有中國
Arket 首間店鋪將于明天在倫敦攝政街 224 號開門迎客。網上購物平臺也將同時上線(現在提前注冊可以獲得 8 折購物券)。
之后,品牌在倫敦考文特花園、布魯塞爾、慕尼黑、哥本哈根和斯德哥爾摩的店也將陸續開啟,每一間的選址都非常特別。
以哥本哈根為例。Arket 選擇了一間始建于 1733 年的市政廳。1912 年以來,它一直被作為丹麥皇家郵政的總部使用,直到最近才成為當地的郵局。
品牌因地制宜,圍繞“歷史檔案館“這個主題,做了店鋪的內部設計。大量灰色系的使用,讓整間店看起來克制又高級。
斯德哥爾摩的 Arket 則選址在一個婦女糧食合作社。它是 1905 年由教育家和女權主義者安娜·維特洛克創立的。在這棟建筑上人們可以看到清晰的瑞典“民族浪漫主義”風格。
據悉,Arket 初期開店計劃將涵蓋 18 個歐洲市場。 Karl Johan Persson 透露,由于中國消費者整體還不夠成熟,因此該品牌短期內暫未有在中國市場開店的計劃。
但是我昨天去官網嘗試了一下,有中國的選項。或許想要的妹子們可以通過官網海淘,來第一時間擁有。
文 _ NiNi 編輯 _ 小別扭
圖片 _ 來自網絡
現已授權“快版權”(www.kbanquan.com)對文章的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