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0閱讀(20)
78元的爽膚水在代理商網店購買只需要25元,消費者下單購買后發現化妝品已經臨近過期或已經過期。2022年7月,某知名化妝品公司向上海警方報案稱,有人利用網絡銷售其公司過期護膚品、化妝品。
8月22日,上海金山警方公布了該案件辦理情況。上游新聞(報料郵箱:cnshangyou@163.com)記者了解到,嫌疑人系該公司的前代理商,因囤積了大量商品導致滯銷過期,于是干起了低價銷售臨期、過期商品的生意,至案發已獲利超40萬元。

▲嫌疑人在家中、車庫存放了大量臨期、過期化妝品。圖片來源/上海公安
袁某曾是某知名化妝品品牌的代理商,離開公司后,仍以個體商戶身份開設網店進行線上銷售,期間囤積的大量商品因滯銷過期。為了減少損失,袁某以“撿漏”“特價”為噱頭,開始在電商平臺和微信群內低價出售過期商品。由于該品牌知名度較高,加上價格優惠,網店收益可觀。在銷售期間,袁某和丈夫共建立了3家網店、4個微信賬號。袁某主要負責網店、微信群內的商品銷售,其丈夫朱某則負責商品打包及寄收快遞。
袁某供述稱,在嘗到甜頭后,她開始通過多種途徑低價購入該品牌臨期商品,再以正價2到3折的價格在網上銷售,賺取差價。例如一瓶售價78元的爽膚水,袁某以15元的價格就可購得同款臨期商品,一般會以25元售出,如在售出時已經過了期,則價格更低。
“袁某的網店能吸引廣大消費者,原因在于其銷售的品牌產品擁有市場信任感,產品以正價兩三折的價格出售,激起了消費者的購物欲。化妝品檢驗機構相關人員表示,過期商品會因氧化變質導致功效減弱,且容易滋生細菌和微生物,可能會引發皮膚過敏問題。”金山公安分局法制支隊民警楊勛寶表示,盡管袁某在銷售過期商品時清楚表明已過保質期,但仍屬于銷售偽劣產品。根據《刑法》相關規定,銷售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的,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
警方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在兩人住所及車庫,查獲待銷售的過期商品3000余件。這些待銷售的面霜、眼霜、爽膚水、洗面奶等日常護膚、化妝產品塞滿了家中的柜子,有的還成箱堆積在角落。經現場清點,民警發現近三分之二的產品都已經過期。
目前,袁某、朱某因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0774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