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怎樣測得重力加速度(看一雙鞋如何勸降)
發布時間:2024-09-05閱讀(12)
人類對能量的渴望,與生俱來。

原始人摘果子、狩獵,吃飽了才有能量走出去,探索更廣闊的領地;
工業革命時期,電力的普及和電燈的發明,讓人類愛上了「熬夜」,從而也解放了生產力,開啟了「夜經濟」的序幕;
時至今日,人類依舊在探索高效利用能量的捷徑,譬如新能源汽車,可重復火箭……
如果現在有人跟你說,你腳下的那雙鞋,能自主「推著你走」,從而幫你節省能量,助你走得更快更遠,你會怎么想?

反正隔壁原始人應該已經饞哭了。
你說好,好在哪?我們實驗室見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程學院葉春生教授帶領的學生團隊,就收到了這么一雙鞋。
常佳俊同學穿上小跑了一段后,他似乎察覺到每次腳底落地都有一股力輕輕推著自己,不自覺已經跑回了實驗室,開始研究起這雙鞋。
4D 中底技術脫胎于 Futurecraft 3D 技術,從概念變成實用,如今經歷過數年的「小改款多迭代」之后,這項技術逐漸成為緩沖中底技術的一股清流。
一眼看上去依舊「很概念」,一旦上腳就能體會到它的實用,對于不同身高體重的人而言,都能撐得住。
現在更是從 4D 變成了 4DFWD(Forward 的縮寫,意指向前),這是材料科學獻給運動科學的又一個禮物。

打印結構的小小改變,竟就能將向下的沖擊力變成向前的推進力,堪比武學中的化勁,四兩撥千斤。
以往跑鞋中底講究軟彈,一緩到底就完事了,其他特性交給內嵌的抗扭片和外底,但隨著科學進步,中底也卷起來了,要緩沖有緩沖,要支撐有支撐。
如今還多了一項新特性:額外的推進力。
如何將這種推進力視覺化呢?葉教授將 4DFWD 中底重新建模,通過模型動畫,直觀地將一個個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
動畫中可以看出,4DFWD 中底結構包含眾多蝴蝶結形的 FWD CELL,這一結構鏤空大,中底變形量也更大,爽度更高。

壓縮到彈起的過程,流暢過渡,沒有一絲遲滯,體現了生物基材 3D 打印的優勢。
葉教授與他的學生們在裝置上模擬不同坡度路面上跑步的狀況,數據顯示,路面坡度越大,向前的推進力會越明顯。

同樣的,跑者對鞋的垂直壓力越大,向前的反饋力也就越大。
他們架設好高幀率相機,記錄從高處跑跳下來,中底的反彈程度,觀察結果與預想的一致,跑動過程中的離地高度越高,落地產生的反饋作用力就越大。

從以上種種實驗不難看出,4DFWD 中底展現了物理和生物力學的奇妙之處。每次晶格結構的微調,都能讓整個中底呈現出不一樣的特性。
顯然 adidas 設計團隊的嘗試是值得的,實驗過 500 萬種 4D 中底結構才結出 4DFWD 這顆果實。它能讓重力成為跑者的朋友,能讓爬坡成為一種享受。

不過以上都是我通過視頻了解到的,實踐出真知,我需要親自試試,才能徹底被說服。
實踐出真知了解完以上實驗過程,我們對 4DFWD 有了大概的印象,它很強,但有多強,在上腳之前都是個未知數。
目前 4DFWD 已經進化至第二代,因此這期體驗的主角便是運用這項技術的 Adidas 4DFWD。

不得不說,4D 這個設計,即便面世多年,每次看見都有新鮮感。不過這雙 adidas 4DFWD 的整體造型變得務實許多。
首先映入眼簾是極厚的鏤空中底,如果你將其他厚軟中底的經驗帶入到這雙鞋上,你或許會產生「這款鞋肯定很軟吧」的錯覺,事實并非如此,這部分后面細聊。

上面是 Primeknit 襪感鞋面,即保證了包裹性,還沒有緊繃感,網面孔洞確保透氣。
這項鞋面技術已經在眾多鞋款中驗證過其優秀性能,無需贅述。總之好看又好用。
大底采用馬牌橡膠制作,配合獨特花紋,提升抓地力。跑在水泥路面會發出「噠噠」的聲響,社恐人士慎入,但我把這聲音當成汽車喇叭,有它幫我說「借過謝謝」,我更省心了。

簡而言之,除了 4DFWD 中底,這雙鞋跟 adidas 的其他慢跑系列的外觀并無太大區別,對于樸實的跑者來說,這可能是個加分項。
下面重點說說這視覺炸裂的鏤空中底。

靜態體驗時,坦白說它并沒有給我特別的感覺,我只覺得「踏實」,不會側傾,即便鞋面沒有加入 TPU 進行硬性包裹,但依舊穩健。
當我跑起來之后,實話說我感覺健步如飛。
一方面,這是鏤空中底的優勢,它比普通的 EVA 發泡中底減少了許多體積,重量自然也下來了,步伐輕了自然跑得快;其次便是中底特殊結構所帶來的「推進力」。
4DFWD 中底在技能樹上,把緩沖性和支撐性同時點滿,讓我收獲到「先托后彈」的感覺。

高厚度讓中底密集的「蝴蝶結結構」得以施展拳腳,后掌落地時,蝴蝶結構依次潰縮,每次潰縮都往前推一格,層層遞進,形成一股「推力」。
跟實驗中數據對應上了。
當我開始發力,中間層潰縮的蝴蝶結,會在抬升瞬間產生向前的彈力,推著我繼續前進,這個力度不大,但每一步都讓我省點力氣,消耗同樣的熱量,我便能跑得更遠。
積跬步至千里。
如此一來,如果你習慣后掌跑法,反而能把 4DFWD 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且垂直力越大,中底形變越明顯,向前的反饋力也越大。
綜合去看,這個看似「弱不禁風」的鏤空中底,反而更適合高大的后掌跑者,穿上它去沖擊紀錄,也許有奇效。
不過這款鞋的定位依舊是 5 公里左右的慢跑鞋,應對長跑會顯得力不從心,慢跑 10 公里后回彈的響應速度變慢。

此外 adidas 4DFWD 那低調的外觀,使其同樣適合日常通勤,腳踩的每一步都很舒服,當然這時推進力的優勢就不那么明顯了,算是點綴。
總之經過 adidas 多年探索,不那么激進的 4DFWD,反而更實用好穿。
4DFWD 是 adidas 科技立本的一個縮影當年一雙輕便的足球鞋,幫助德國國足在 1954 年瑞士世界杯決賽中,打敗被視為不可戰勝的匈牙利國足,這雙鞋的締造者從此堅定了科技立本的信念,正是確立這一定位后,Adidas 吃到了技術紅利,開始急速向前。

至今 adidas 依然貫徹初心:BOOST 中底、LightstrikePRO 緩震材料、Strung 定制織面技術,還有最新的 4D FWD 中底。那些匯聚 adidas 多年內涵的技術結晶,推動著無數運動員取得「更高更快更強」的紀錄,反過來也推動著 adidas 的發展。
adidas 4DFWD 的誕生,既展現出增材制造的潛力,另辟蹊徑讓這雙鞋實現了「既要也要」的理想;還用實際行動,又一次證明了創新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最初對 Futurecraft 3D 技術的探索,那任憑 adidas 想破腦袋,也不可能憑空變出 4DFWD。
從量變到質變,這是無法改變的定則。如同你跑出的每一步,都是進步所需的養分,是必經之路。
而 adidas 4DFWD 所做的,就是輕輕地推著你,向更遠進發。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