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八大鐵帽王世襲的總共多少人(鐵帽子王并不鐵)
發(fā)布時間:2024-09-03閱讀(13)
所謂“鐵帽子王”,指的是清朝時期得到“世襲罔替”許可的親王或者郡王。有了“世襲罔替”許可,親王或者郡王的爵位,能夠不被遞減地傳襲給下一代。只要大清江山永固,這種爵位就可以永遠傳襲,跟“鐵帽子”一樣。
正因為鐵帽子王的特殊性,所以清朝對鐵帽子王的授予極為慎重。清朝初期,封了8個鐵帽子王;清朝晚期,又封了4個鐵帽子王。加起來,總共有12個鐵帽子王。
那么,鐵帽子王是不是真的很“鐵”?其實,并不是。只要最高統(tǒng)治者愿意,鐵帽子隨時可以收回去,或者轉封其他人。
如清朝初期權勢顯赫的睿親王多爾袞,他在清朝入關前后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又輔佐年幼的順治皇帝,被封為皇父攝政王,堪稱沒有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然而,當多爾袞死后,順治皇帝不滿于他的所作所為,將他的所有封號都予以廢除,撤去太廟供享。

那時候,多爾袞的睿親王爵位已經(jīng)傳襲給養(yǎng)子多爾博(多爾袞沒有子嗣,收養(yǎng)多鐸的第五子多爾博為養(yǎng)子),但受此影響,也被剝奪睿親王爵位。在那以后,長達100多年時間,清廷將睿親王爵位收回,再也沒有授予給多爾袞的后人。
直到1778年,乾隆皇帝為多爾袞平反,稱其“定國開基,成一統(tǒng)之業(yè),厥功最著”,恢復了睿親王封號。同時,乾隆皇帝下令,讓多爾博的后裔淳穎襲爵為睿親王。算起來,這是第三代睿親王。
再如禮親王這一系,傳到第三代常阿岱時,順治皇帝因常阿岱的父親滿達海生前曾經(jīng)諂媚討好多爾袞,便奪去他的爵位,降為貝勒。順治皇帝轉而將親王爵位轉給第一代禮親王代善的另一支后裔杰書。到1778年時,又恢復了禮親王的稱號。

鐵帽子王也不是“免死金牌”。在清朝歷史上,被殺掉的鐵帽子王大有人在。
1861年,咸豐皇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莊。由于繼任的同治皇帝只有6歲,不能治國理政,皇室內(nèi)部就發(fā)生了一場爭權奪利的劇烈斗爭。最終,慈禧太后、慈安太后聯(lián)合恭親王奕訢,扳倒了以肅順為首的贊襄政務大臣(即顧命八大臣),取得了勝利。
顧命八大臣是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其中,載垣是怡親王,端華是鄭親王,他們兩個都是貨真價實的鐵帽子王。慈禧太后下令,革除載垣和端華的爵位,賜其自盡。3年后,載垣的怡親王爵位由其族弟載敦承襲;端華的鄭親王爵位由承志承襲。
慈禧太后一次性就殺了兩個鐵帽子王,真是舍得下手。

然而,1901年,慈禧太后又殺了一個鐵帽子王。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攻占了京城。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倉皇逃出京城,輾轉來到陜西西安。后來,慶親王奕劻和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與列強進行《辛丑條約》談判時,列強點名道姓要處罰與義和團關系緊密的莊親王載勛。
列強的話,那是要聽的。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奪去載勛的莊親王爵位,賜其自縊,“不過一刻,即已氣絕。”
載勛死后,莊親王爵位傳襲給他的弟弟載功。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舊滿洲檔》等】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