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哈登球衣新消息(關于哈登球鞋合同的分析)
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5)
都說”13”是個最不幸運的數字,但是對于籃球來說,也許詹姆斯-哈登是繼威爾特-張伯倫和盧克-郎利之后,運氣最佳的球星,沒有之一。賽場上的他,自從加盟休斯頓火箭隊以來,早已脫離那個“第六人”的委屈角色,成為NBA中最頂尖的后衛選手之一。賽場之外的他也不僅僅只是人們印象深刻的大胡子,“夜店燈”的名號早就成為眾多狗仔隊的頭條(不信去問科爾卡戴珊)。
上個星期,哈登再次和“13”結緣,以傳聞總共13年2億美金的肥約入主adidas Basketball,無疑成為今夏球鞋贊助自由球員市場上,最笑而不語的贏家。
而他的這份合同,并不只是一個“幸運”的數字那么簡單。

即將迎來個人26歲生日的詹姆斯 哈登,曾經是NCAA大學聯賽Pac 10賽區最令人頭疼的面孔,2009年他全票獲得年度賽區最佳球員并順利入選All American。 同年他也成為奧克拉荷馬雷霆隊歷史上第一個選中的新秀,首輪第3順位加盟這支剛剛經歷了遷址重組但是朝氣十足的青年軍。3年之后,哈登情理之中地拿下2012年度最佳第六人,但是奧克拉荷馬卻在總決賽中惜敗給巔峰時期的邁阿密熱火。雖然南海岸的三巨頭是這場精彩對決的主角,但是許多人都認為雷霆的三個中流砥柱才是未來的看點。然而面對一張僅有4年5200萬的雷霆續約合同,這個也叫詹姆的小伙子斯注定要換個城市“登基”。5年8000萬加盟火箭,對于哈登的haters來說,就像是無稽之談,“再出色的替補選手,也不值這份頂薪。”

但是從球鞋的角度上來說,哈登已經成為同屆球員中最具影響力的球員之一了(另一個則是尚未證明的史蒂芬庫里)。從進入夏季聯盟開始腳蹬Zoom Kobe IV,他對低幫球鞋的情有獨鐘相信許多追隨他的球迷一定歷歷在目:Hyperfuse Low, Hyperdunk Low, HypergamerLow。如果說Kobe是低幫球鞋的祖師爺,那哈登絕對可以說是LowCut的接班人了。而在這之后,包括Crusader, Zoom Run The One,以及Hyperchase的誕生,這些實戰利器的中高端價位款式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哈登的“準簽名鞋”了。



不過也正因如此,哈登在Nike Basketball的眾星之中定位也開始變得尷尬:要說力量,無疑是LeBron;要說全面,KD已經開始初露統治者的鋒芒。再加上華麗的歐文,哈登雖然已經成為聯盟中數一數二的2號位,但是卻還沒排上簽名鞋的行列。也就是從這一刻起,其實哈登和他的經紀人就已經開始醞釀著新的發展計劃了。
在以下的分析之前,先說說關于一般新秀球員簽約贊助合同的歷史。對于首輪前十五位的rookie來說,在第一次登場NBA之前一般都會得到一份比較靠譜的品牌贊助合約。假如球員有著狀元/榜眼/探花的資質,再加上經驗老道一點的合伙的經紀人,這個“開門紅包”一定價值不菲:

2003 – LeBron James, 傳聞7年9000萬,簽約NikeBasketball,并立刻配簽名鞋。

2007 – Kevin Durant*, 傳聞 7年6000萬,簽約Nike Basketball, 簽名鞋2009年面世。
KD的合同因為他優異的表現,據傳聞至少價值1000萬-1700萬/年。
2010 – John Wall, 傳聞5年2500萬,簽約Reebok。

2014 – Andrew Wiggins, 傳聞5年1000-1200萬,200萬年薪的保障,簽約adidas。
這些贊助合同,不只是一個支票上的數字那么簡單,幾乎所有合同的價值都計算了如下幾項:合同的保障額(guaranteed contract), 免費的產品贊助數額(product seeding),測試產品 (product testing), 含廣告出鏡,媒體和消費者互動活動等等品牌活動的出席(appearance),個人標志使用權的分成(royalty),以及特殊產品品類的獨家代言費用(比如說允許配件類產品出現個人標識)(exclusive endorsement)。
雖然大多數“據報道”的合同數字都有可能是經紀人方面散發的煙霧彈,但是假如球員的表現滿足其中特定條列的標準 (contract incentive),他將會得到合同之中的獎金分紅(bonus term)。而常見的特例則包括獲得mvp殊榮,入選國家隊,連續出場次數/場均時間,廣告/線下活動出席考勤等等。
比如說韋德,雖然我們都知道他和JordanBrand有過合作,但是并不是他所有上身的產品都是Jordan的,McDavid的護具以及緊身速干衣就是擁有此項品類的獨家代言條款。
這樣看來,一份球鞋贊助合同的變數因素還是很多的。時光再倒退10年20年的時候,MichaelJordan的1984年簽下的第一份合同也只有曲曲5萬美金/年,合約期限僅僅為5年。為了爭奪96年黃金一代的爭議人物Allen Iverson, Reebok破天荒地壓下了10年5000萬沒勁的賭注,而這個成功也在2001年被延續到終身贊助權。
而哈登2009年雖然是探花秀,但是根據業內人士透露,他的新秀贊助僅僅是4年共計100萬美金的報酬。這似乎也是那一年的標準,包括BlakeGriffin以及曾幾何時差點落戶李寧的Tyreke Evans來說,也只是相似的范疇之內。而且更“慘”的是,這個數額據傳聞是包含上述的許多特例條款在內的。
于是在2013年哈登的新秀合約到期時,他的經紀人洛伯 佩林卡幫他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與其一口氣定下一份肥約,不如拋磚引玉,只選擇和NikeBasketball續約2年。而佩林卡這么做是有充分的依據的:2013年Stephen Curry新秀合同期滿,本來意向續約NikeBasketball,但是也許出于對他傷病纏身的擔憂,這份協議卻始終沒有達成。最后被Under Armour以年薪250萬美金揀了個大便宜。另外哈登入主火箭,勢必意味著休斯頓更大的市場(特別是因為大范圍中國轉播權的緣故),球技爐火純青的同時哈登的巨星地位也是指日可待。
今年的8月1號,哈登和NikeBasketball的這份“短工”正式到期。雖然對于Nike來說,他們手握著新合同的匹配權(matchclause),但是adidas的傳聞13年2億美金也不只是砸錢那么簡單。首先adidas即將和NBA的官方服裝贊助合約期滿,這為重金簽約任何頂級球星奠定了財力基礎。Adidas近年來不僅Basketball系列在逐漸改善著設計思路,同時Originals通過和眾多藝人的合作也卓見成效。而哈登的形象無疑讓他成為旗下個性最鮮明的雙棲代言人(對不起,DRose還是太靦腆了)。火箭隊雖然多年在季后賽中慘遭淘汰,但是對于中國球迷來說,對這支球隊的關注度不亞于任何一支王朝勁旅。對于adidas來說,“后衛”核心的簽約代言策略已經卓見成效。Damian Lillard剛剛續約10年1億美金,而當家球星D Rose也在幾年前以13年1.85億至2.6億的身價續約。要知道,現役的NBA球員中,甚至LeBron的球鞋也只經歷了12個春秋!但是可別忘了,哈登才只有26歲。
換球鞋東家其實并不是拿錢多少的事情。Adidas這次拿下哈登,就像是一次冷血復仇:

2003年KobeBryant和adidas解約,被Nike以5年4500萬的年薪輕松搞定。
在那之后,2007年,就在KD宣布進入NBA的時候,Nike和adidas再次展開了輪回的合同大戰,可能更讓adidas記憶猶新的失利也是這一次,因為kd最終7年6000萬保底的代言費用,要比當時adidas的數字,少了整整2200萬美金。
都說愿意和土豪做朋友,看來僅僅是“豪”也沒用。當然,Nike也不是沒有過提心吊膽的時候:去年夏天,UA邀請KD參觀了馬里蘭州的總部,提出的2.65-2.85億的合同“宣戰”。據ESPN報道,UA的總裁在跟KD的團隊會面時講了一件事讓他差點動搖:2006年的時候UnderArmour分配了450萬美金市值的股份給NFL聯盟的球隊老板們,而短短的十年之內,這筆股份的價值早就是10億美金開外。2013年,UA的市值全年近乎翻倍,股價飆升96%,而同年的Nike只有21.5%。
雖然只是小巫見大巫的比較,畢竟Nike的總體資產是UA的近五倍,但是對于已經獲得MVP,經歷了總決賽考驗的KD來說,就像那年他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I hate being second.”(”我討厭退居其次!“),能夠成為一個崛起品牌的旗艦球星,確實更有吸引力。
對于哈登來說,似乎留在Nike就像是留在雷霆一樣:LeBron和KD領銜的簽名鞋陣容,再加上Kobe和Kyrie,假如Paul George沒有不幸受傷,也許哈登還將淪落到“第六人”的尷尬。更不用說,泰斗級別的JordanBrand,已經是一個在2013年就成為年銷售額1億美金的神話。
也許是“幸運”的眷顧,這個夏天身披13號的哈登,終于做了一次人生贏家。


出處:新浪微博DGDKID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0007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