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斬妖臺在哪個殿(祭祀上朝捉鬼降妖)
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5)

隨著朝代一代一代的變化,古人們的傳統服飾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在悠久的歷史中,發展演變出了很多漢服樣式。
但我知道,雖然大家都是中國人,但是有很多人都不了解我國傳統的漢服文化。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些傳統的漢服樣式,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多多發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哦~
一、圓領袍

圓領袍最早是出現在商代。通俗地講,圓領袍其實就是圓領的窄袖袍,就像圖中少年所穿的樣式,衣領為圓形,里面有硬襯,領口釘有紐扣。
圓領的漢服樣式穿起來既舒適又方便,所以男女老少都適合穿。男子的圓領袍為純色,沒有花紋,女子的圓領袍顏色就很艷麗了,而且也有很多花紋樣式。
二、曲裾袍

曲裾袍是秦漢常見的一種服飾。男女也都可以穿,不同的是,男子的曲裾下擺比較大,便于行走,而女子的曲裾下擺就比較緊,看起來好像“喇叭花”的樣式,但后來男子曲裾就慢慢少了,穿曲裾的大多都是女性。
三、直裾深衣

直裾深衣產生于漢朝,分為交領直裾袍、圓領直裾袍和直衿直裾袍。“裾”指的是衣服的大襟。但是最初的時候不能作為正式禮服出現在正式場合,因為當時的褲子只有兩個褲管套在膝部,用帶子系在腰間,沒有襠,所以遮蔽不嚴,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它與上圖中的曲裾袍相對應,兩者的區別就是衣襟有無環繞。
四、半臂衫

半臂衫主要興盛于唐朝,衣服樣式和我們現代的“T恤”差不多。一開始是隋朝宮里邊的內官,女史穿,唐代的時候才傳到了民間。唐代婦女穿半臂衫主要是把它罩在裙子的外面,像今天的短款風衣一樣,不過她們的半臂衫沒有扣子,只有胸前的帶子可以系。
五、道袍

道袍是明代流行的典型服飾。道袍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古人居家時穿的外衣,也可以作為襯袍,另一種就是照我們現在的理解:道教服飾。
林正英叔叔拍的僵尸片里面穿的大黃道袍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不知道是不是受他片子的影響,從小就感覺穿道袍的人一身正氣,有使命感~

五、祭服

祭服就是古人祭祀的時候穿的衣服了,它是各類漢服之中最莊嚴的服飾,因此在各個朝代都十分被看重,也因此分為了很多個種類,主要有“六冕”,“三翟”和“士之祭服”。
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為繁瑣,祭服也占了很大比重。
七、鶴氅

鶴氅也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用鳥的羽毛做成的外套,另一種就是一般外套。它最初的樣子,就是一塊用仙鶴的羽毛做成的披肩。
在現在的古裝劇中,一般那種有仙風道骨的高人,道士穿的都叫鶴氅。《三國》里的孔明就是鶴氅的忠實愛好者。
看了這么多漢服樣式,大家有沒有記住一些呢?小編為了方便大家記憶,總結了幾句順口溜:
莊嚴祭祀穿祭服,鶴氅在身是高人;
要想贏得眾人望,正義道袍披上身;
婦女曲裾半臂衫,直裾不能正式穿;
圓領大家都喜歡,傳統漢服真好看!
怎么樣?有沒有記住呢?作為一個中國人,大家多多關注漢服吧!
— END —
傳播傳統文化
復興漢服潮流
歡迎你加入小姐姐的懷抱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9907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