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3閱讀(12)
Nike和Adidas在NBA賽場上的曝光度,遙遙領先于其他運動品牌。
不過Nike和Adidas團隊籃球鞋的設計有些江郎才盡,逐漸將團隊款球鞋并入到球星支線系列中。

李寧和安踏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代言人,把團隊籃球鞋穿上NBA賽場。
國產球鞋在代言人曝光度穩定的前提下,格外重視團隊款球鞋的發展。

安德瑪從13年與庫里簽約,在庫里的帶動下近幾年在籃球鞋領域發展迅速。
2020年年末為庫里推出個人品牌Curry Brand,團隊籃球鞋更是不斷發力。

最近兩年對團隊鞋款拿捏地游刃有余,尤其是女性消費市場。

女款實戰鞋UA Flow Breakthru 2,搭載Flow一體化科技。

UA Zone BB為EVA中底,39碼重305g,模塑扣帶提升包裹性。

前段時間上市的UA SPAWN 4,體現出團隊鞋的傳承。

中底Micro G緩震科技場地感反饋出色,弧線型外觀設計整體性更強。

而另外一款團隊鞋UA HOVR Havoc 4 Clone,更是原本的恩比德二代。

UA Clone鞋面 UA HOVR緩震科技,性能表現優異。

球星旗艦款Curry Flow 9,在庫里的帶動下市場銷量有保障。

團隊款球鞋或許是安德瑪品牌的底牌,真正體現了品牌實力。

和李寧、安踏、安德瑪等品牌相比,近幾年回歸籃球鞋領域的Converse、Puma,卻對團隊籃球鞋持“謹慎”態度。

在為三球推出簽名鞋PUMA MB.01以前,PUMA堅持多位代言人每年共推一款團隊鞋的節奏。

今年Puma主推的是Fusion Nitro,除了防側翻堪憂,科技配置讓人很驚喜。

外觀造型融入PUMA足球鞋的靈感,系帶和包裹部分使用足球鞋的FuzionFit鞋面鎖定科技。

中底為NTRO FOAM科技,氮氣加速提升場地感。

和PUMA相比Converse的態度更加謹慎,幾位準全明星球員都代言All Star BB Shift。

新生代球員不再被球場位置束縛,Converse被Nike收購后有了科技托底,能幫助穿著者充分展示自己的球風。

極致的貼地感配上Zoom Turbo科技,敏捷靈活場地感反饋出色。

Reebok被Adidas出售給ABG之后,重心轉向時尚領域,籃球鞋領域發展停滯,開始不斷吃老本。

一直沒有球星代言人的ASICS,團隊籃球鞋評價卻很好。團隊款球鞋或許才是品牌在籃球鞋領域,儲備和沉淀的最好證明。

#籃球鞋##李寧#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9894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