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霍光手段(霍光當年為什么不讓宮女穿裙子)
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5)
人類為什么穿衣服?
為了御寒?為了遮羞?
這些都是西方價值觀,我們老祖先從來不從這么低端的層次來談問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說得十分霸氣:“天地之生萬物以養人,故其可食者以養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也就是說我們穿衣服是為了威嚴,《尚書》里說舜帝規定了衣服的十二種花紋樣式,就為了彰顯領導的尊貴。

這么說來我們穿衣服是為了區別社會階層,想想也是,如果大家都光著屁股哪里有還有尊卑可言。既然要區分尊卑,就要在衣服的樣式、顏色各個方面規定各個階層穿著,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常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還說人配衣裳馬配鞍,無論是拿人和圣潔的佛祖比,還是拿人和低賤的畜生比,都說明穿衣服真的很重要。
他照了兩次神奇的鏡子每次都看到自己的衣服,從來不看臉,這說明看衣服就夠了,臉一點也不重要。有了衣服就能說明一切了。
既然是區分貴賤,一切衣服中最尊貴的自然是官服了,你能穿什么樣的官服都是上天定好了的。
《玉溪編事》上說有個叫劉審義的,晚上夢見一個穿孝服的人領著自己爬樹,那人還拿出一件緋色的衣服給他穿。不到一年,蜀郡的長官選拔人才,本來選中一個姓杜的人,但此人正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不能前去,就推薦了劉審義去,從此他就穿上了官服。這說明公務員的服裝是上天備好的,他不過是個替補隊員——替補也有春天。

正因為官服是上天注定的,所以文人非常珍貴自己的官服,《集異記》上說武則天賜給“愛妃”張昌宗一件鳥羽縫制的衣服,這時候狄仁杰進來,武則天就讓狄仁杰和張昌宗打雙陸,并設定賭注,狄仁杰說我如果贏了,就要這件鳥羽袍。武則天說如果你輸了呢?狄仁杰說:“那就把我的官服給他。”武則天笑了:“人家這衣服可太貴了,你一件官服又能值幾個錢。”狄仁杰說:“我這是朝廷的命服,跟他這件嬖幸寵遇之服相比,高貴不知多少倍,我還嫌賠了呢。”結果雙陸打下來,狄仁杰完勝,拿起袍子到門口給了家奴——這說明衣服貴賤不是靠價格說的,而是完全靠社會等級決定的。

衣服區分的就是這個社會秩序,這是咱們老祖先認為衣服最重要的一個作用,為了防止破壞這個秩序,亂穿衣服在許多時候都是一項重罪。
有了秩序,自然就可以建立國家,衣服從被發明的那一天起就跟治理國家這樣的大事關聯起來,《易經·系辭》上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垂衣裳竟然和天下治理關聯起來了,下面接著解釋這竟然叫“取諸乾坤”,這可真是太考驗想象力了,這垂個衣裳竟然還是效法乾坤的,難道天地也有衣服?照這么說天地的衣服還都是垂下來的。孔老夫子說“惟天為大,惟堯則之。”也就是說天這么大,堯跟著天學習,難道堯學習的內容就是穿衣服?
當然不是,孔老夫子還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看來孔老夫子覺得天最好的榜樣就是啥也不說,默默無聞地把事干了,回家連日記都不寫。估計堯舜黃帝所謂的垂衣服就是衣服垂著不動就把天下治理好了,一副得心應手毫不費力“烹小鮮”的樣子,再看看沒有列在榜上的大禹,《莊子》里說他“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風里來雨里去大小腿上都不長毛了,完全是一副挽起袖子拼命的架勢,這跟“垂衣裳”形成太鮮明的對比了。

可是為什么必須要垂衣服,難道上班不應該把衣服扎到腰帶里嗎,垂下去顯得多沒精神啊——你以為堯舜黃帝都是銀行前臺柜員嗎?你以為像你一樣都有褲子嗎,他們雖然身為一代帝王,卻是沒有褲子穿的,雖然都說黃帝發明了衣服,實際上黃帝發明的估計就是一塊布上鉆個窟窿,把頭套進去身上一批,垂下來就可以了,這么說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衣服要“垂”了,不垂他不行啊?要是撩衣服那就不是天下大治,而是后宮大治了——領導人要繁衍人口了。
這也是為什么以黃帝的聰明才智不發明褲子的原因了,當時人口少啊,壯大部落才是最主要的,如果穿上了褲子,那多不方便。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漢書·外戚傳》里得到證明,霍光的外孫當了皇后,為了讓自己這個外孫獨享皇帝,霍光就借口皇帝身體不好,要求皇宮內所有宮女都穿上褲子,還得系上要帶。目的顯然就是給皇帝制造障礙,別處處留情。反過來想如果沒有褲子,制造起人類來那豈不是要簡單的多。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非常高瞻遠矚地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英明地決定不發明褲子。

那褲子是誰發明的呢?這么文明的產物,當然是一個喜歡制定規矩的人發明的,《中華古今注》上把發明權歸到了周文王的名下,想想也是,周文王當年在推演八卦的時候,在寫出“艮覆碗”這一卦的時候,看到“上一連下兩斷”這個樣子,他當時腦海里想象的想必不是我們后人所謂的“覆碗”,而是一件服裝,于是他就做了一條這樣的衣服,上面那“一連“代表著腰,下面的“兩斷”肯定就是褲腿了啊,于是一件偉大的發明出現了,不過當時叫“裩”——光聽這個字音跟艮就很像嘛,不過他發明的時候估計是夏天,因為《中華古今注》上說他設計的這件衣服只長到膝——看來是件大褲衩——后來經過無數大人物的改進,才終于有了今天褲子的模樣。

周文王的偉大之處不在于發明了褲子,更偉大之處他讓女人穿上了裙子,這也是《中華古今注》上說的,看來在這之前,無論男女都跟《后漢書》說倭人的裝束一樣“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不過裙子可能不是周文王發明,在這之前已經有了,大概是男人的專用品,周文王發明了短褲之后,就規定出女子可以穿裙子了。
這時候的裙子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制作,后來秦始皇往前推了一步規定女子可以穿五色花羅裙,聽這個名字就很漂亮了,到了隋朝,奢侈的隋煬帝更是為自己宮中的女子送福利,制作了好幾種新的裙子。
這些大人物為在裙子的進步上所做的只是材料上的改進,卻不敢做式樣上的改進,因為這可是一個危險的動作。例如宋朝有個人隨便改了一下裙子的設計風格,然后他就死掉了。這事記載在《荊湖近事》里,當時的武安節度使周行逢,他家里的妻妾中估計有個愛好服裝設計的,搞了一個新的發明創造,他們穿的群幅都不縫,讓他們散落在四周,稱為散幅裙,其實這也沒多大新意的一個設計,但是作者認為這散幅聽起來跟散福一樣,你把福氣都散了,能不倒霉嗎?于是過了沒多久周行逢就死掉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965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