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1)

HM的事件發酵之后,各路明星紛紛空出檔期,肖戰代言李寧之后,國產運動鞋品牌重新進入人們視野,沒有了耐克和阿迪達斯的“后運動鞋時代”,國產跑鞋買哪家呢?

其實經過了長久的發展,國產品牌已經走上自主研發,設計,深耕品牌和粉絲文化的漫長道路,并且越來越好。具體的品牌和現狀可以移步《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匹克,國產5大運動鞋品牌哪家強? 》
今天討論的是國產跑鞋中值得入手的鞋款。
安踏從2009年在百麗手中收購了FILA之后,就開始了從低,中端到高端的多品牌矩陣策略,旗下收購運營或者代理品牌涵蓋了近30個,從滑雪,登山到網球,掌握了各大細分領域里的品牌,安踏已經有成為運動旗艦品牌的雛形了。

C37-家大業大的安踏在其他品牌陸續收割了2-3年消費者之后才推出C37 ,除了基礎的腳感舒適之外,安踏針對性地提高其他對手忽略的的穩定支撐性能,并且完成了相當不錯的外形設計(不僅是結構,同樣包括配色)這也是安踏在觀察了市場之后的“總結之作”,所以市場表現驚人。

但作為國產品牌領頭羊的安踏后續要做的是對于產品的科技和審美有自己的態度與理解,結合潮流鞋趨勢,開發出真正屬于安踏的產品。
有人說匹克是國產版的 “New Balance”,兩者都是家族企業,并沒有上市,在產品研發和營銷都有著高度的自由化,并不需要被“市場的變化”左右,所以私有化之后的匹克,積極發展科技研發,就有了態極。

態極系列-目前最具標識性的國產中底科技,更是幫助匹克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品牌建設之路,重新回到國產品牌的頂尖隊列,很多人都是被慢慢踩上去很軟,快速踩上去又會很彈的腳感所吸引,然后口口相傳,帶動了態極的爆發。
目前此系列也升級到了第三代,并且從最初的跑鞋發展到休閑鞋,籃球鞋,帆布鞋、老爹鞋等等各種鞋型上。

43歲的匹克少帥許志華直播帶貨,把宣傳資源投放在和受眾群體有深度交流的 KOL, 而不是傳統傳播或者是大眾的球鞋媒體,引爆SNS媒體,這些都是匹克營銷的成功之處。

而作為“前國內運動品牌“老大,李寧的討論熱度似乎一直高于安踏,但在資本市場上,自 2012 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份額上李寧就已經被安踏反超,在潮流生活品牌和專業運動品牌之間游走的李寧似乎都想兼得。

旗下的云系列就是入門的發泡緩震科技,對標阿迪達斯的“boost“技術,目前已經升級到第5代,腳感喜人,壽命也長,而且越來越軟,200-300的價格成功就能把同價位的鞋秒得連渣都不剩。

而另外一款?(beng)科技是李寧最頂尖的科技了,通過超臨界流體發泡工藝制備而成,對標的是Nike家的zoomx,據說本質上是相同的材料,比傳統的tpu材料輕60%,回彈反饋提高80%,科技感的外形設計加上最頂尖科技也讓國產跑鞋直接上到千元價位,具體值不值,得看買過的人評價了。

不過,即需要流量,又需要專業的李寧一直在尋找兩者的平衡之道,也希望它們能繼續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
現在的特步頗有點向安踏成功模式靠攏的意思,這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家總部在隔壁的原因(哈哈),接連代理「運動鞋中的勞斯萊斯」sancony和針對戶外運動市場的Merrell,收購網球鞋品牌蓋世威( K-Swiss)。

同樣這些都是提升自身跑步生態圈的專業和技術含量,深入跑鞋領域,還能獲得全球最頂級的跑鞋設計工藝。比較在專業馬拉松跑步愛好者口中聽到屢屢贊好的鞋款-特步160X。

另外就是動力巢的緩震科技,定位是讓專業跑步愛好者平時訓練著用的鞋款,有著全掌弧形的 TPU 和輕量的中底,穩定支撐,回彈減震,有效減少地面對雙足的沖擊。


會營銷,會聯名,會做廣告的361度對于國際市場的開拓要好于大多數國內品牌,國際線是由亞瑟士臺灣研發團隊的基礎上組建而來,完全獨立運作,有著自己的產品和推廣方式,是唯一受到專業運動雜志《跑者世界》推薦的國產品牌,并且能賣到150美元的高端價格區間。

而回到國內線,也許是競爭太激烈,只能做到下沉市場,所以還是以模仿借鑒為主,例如Q彈系列就有4個子類,Q彈-超/鈦速/凈界/猛甲。和boost等的“踩屎感“軟糯不同,Q彈是稍微偏硬質中底材料的運動表現,鞋底會伴隨少量的形變,持續不斷有動力反饋,對標的類似,阿迪的Bounce系列。

另外鞋型對于腳掌寬大的用戶非常友好。
百元價位帶來碳板就知道性價比了,精準的緩沖減震 恰到好處的能量回彈
老爹式復雜鞋面 緩震舒適中底材質 IP聯名。

另外還有喬丹的飛影系列,也是被跑友安利的款,至于效果如果歡迎各位同學留言一起討論了。
更多文章,關注▼Nothing潮流志▼
本文為Nia叔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僅限于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侵刪。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