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蘇軾定風波三首內容(一首定風波豪邁達觀)
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8)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
不知大家可曾看過《中國詩詞大會》?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對于《定風波》的點評令人如癡如醉。在《定風波》這首詞之前還有一段序,這段序存在的意義在于告知讀者在寫這首詞之前所發生的事情。
序是這樣寫的,“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在3月7號這一天,蘇軾一行人在前往沙湖的路途中,突然下起了雨。本來他們是帶著雨具的,但是看天氣仿佛不像是下雨的樣子,就讓別人先拿走了。沒想到會下雨,所有人都被雨淋成了落湯雞,爭先恐后的去躲雨。
這一行人中唯有蘇軾并沒有這么想,他認為不管我躲在哪里,雨都會打到我身上,那我干脆就不躲避了,任憑雨水澆灌在我身上吧。
隨著他這樣想,他邊走路就邊挺胸,一步一步的前行。可能這就是詩詞大牛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尋常人遇到下雨都會大叫糟糕,而他卻是坦然應對。但他也沒有想到,這雨下了一會兒之后便是晴天了于是心有感觸下寫成了《定風波》這首詞。
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這首詞,首先第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這是指盡管雨滴打在樹葉上嘩嘩作響,但是你也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任它而去就可。
第二句“何妨吟嘯且徐行”,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你再害怕,雨還是會打落在你的身上,那么我們為何不坦然的應對,大聲的吟唱,從容的前進。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手拄杖,腳穿草鞋,如此的簡單輕便,甚至勝過騎馬前行,像淋雨這種事情,怎能打擊到我呢?身披蓑衣,任憑大雨傾盆,我僅守自己本身。
這里寫的并不僅僅是下雨,還有他生平的際遇。它本身所處的處境就是“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通過這次遭遇,反而讓他聯想到了自身的處境,讓他能夠更加堅定自己內心的想法。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何謂“料峭”,指的是初春時候那種天氣回暖,但還稍微有些涼氣的時候。那時所帶來的春風,還帶有一絲絲的冷意。春風吹醒了我身上的酒意,身體感覺到一陣寒冷。
?抬眼望去,又看到太陽照在山頭,這是太陽在歡迎我。聯想到蘇軾此時的情景,他認為,這是雨后天晴,彩虹出現,說明他以后的前途是光明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過頭去看看自己走過來的道路,路上充滿著泥濘困難,這仿佛就是他前半生所經歷的事情。
無論如何,蘇軾這種樂觀的浪漫主義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讓我們在他的詞話中徜徉,感受一種別樣的境界。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9474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