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時尚>電影天使愛美麗鏡頭(天使愛美麗編劇勞倫特)
發(fā)布時間:2024-08-26閱讀(23)
“我是通過《天使愛美麗》《漫長的婚約》……這些作品來了解紀堯姆·勞倫特的。在他的幫助下,我也希望別人也能夠從《后海不是海》了解到我。”
這次再見到段威,距電影《后海不是海》(以下簡稱《后海》)項目的啟動已幾近5個月。
彼時,作為項目策動人之一的她表明了國際化運作《后海》電影的決心,要把小說和電視劇中那個退役緝毒警石墨和神秘毒梟生死相抗的故事,搬到國際背景下講給世界觀眾看。
如今,在國際制片人、法國電影“海推”第一人馬克·畢棟的縝密規(guī)劃下,電影《后海》的劇本已經(jīng)推進到了第三稿。劇本醫(yī)生法國著名編劇紀堯姆·勞倫特先生也已抵京,與段威開始了新一輪的劇本論證。
中國觀眾熟悉紀堯姆·勞倫特大多是從《天使愛美麗》開始。第74屆奧斯卡獎上,這部帶著“平民洛可可”風(fēng)格的法國浪漫喜劇,獲得了包括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提名在內(nèi)的5項提名,也讓世界觀眾認識了紀堯姆·勞倫特這位擅以童話視角描繪成人世界的編劇。

段威對故事傾注的心力,也讓紀堯姆·勞倫特第一次看到劇本時便受到了震動。“《后海》的故事是有生命力的!”在采訪過程中,勞倫特不止一次地強調(diào)。而段威則把和紀堯姆·勞倫特的合作,比喻成了一段“讓我意識到了我不知道的我自己”的冒險之旅。
2月15日晚,影視獨舌對《后海》編劇段威與劇本醫(yī)生紀堯姆·勞倫特進行了專訪,探詢了電影《后海》國際合作的最新進展。

緣起:《天使》如何結(jié)識《后海》
獨舌:《后海》如何邀請到紀堯姆·勞倫特擔(dān)任劇本醫(yī)生的?勞倫特先生又是如何接下這個劇本的?
段威:能請到紀堯姆·勞倫特給《后海》的劇本把關(guān),還是要感謝馬克·畢棟先生。《后海》的故事中有不少在巴黎發(fā)生的情節(jié),瞄準的也是國際市場,所以必須要有一位法國編劇進行把關(guān)。
當(dāng)時,馬克問我要請誰來,我就開玩笑說,第一要帥,第二要成熟,第三他的作品必須在我最喜歡電影的前三位。馬克也笑了,說那不就只剩紀堯姆·勞倫特了?當(dāng)時我只是說笑,沒想到馬克·畢棟先生真的請來了。
紀堯姆·勞倫特:我做不做一個電影,其實很簡單。我不會先去看編劇簡歷,也不會看他之前的作品,而是直接看劇本,如果喜歡我就會做。第一次讀《后海》劇本時,剛讀了十幾頁,在很多人名還沒記清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沉浸在整個故事情境中了。
當(dāng)時的第一感覺是,這個編劇一定是反思了很久,投入了很深的情感,才能寫出這么真誠的人物,這么有生命力的故事。再加上《后海》故事的整體氛圍我都很喜歡,所以就接下了這個工作。

段威、勞倫特、國愛傳媒總裁殷幕強
獨舌:這是您第一次與中國團隊合作嗎?和與歐洲、北美的團隊合作有什么不同?
紀堯姆·勞倫特:是的,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來。在法國,我和讓-皮埃爾·熱內(nèi)導(dǎo)演是非常固定的搭檔關(guān)系。相比較而言,在和北美的團隊合作中很少會有情感元素,但是來到《后海》的團隊,我體會到了很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很專業(yè)的制作精神,同時還有團隊之間很溫暖的情感聯(lián)系,這是很不一樣的。
獨舌:劇本推進到第三稿,請劇本醫(yī)生來主要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段威:首先,劇本中涉及到巴黎的情節(jié),肯定需要勞倫特先生把關(guān)。其次,我們講述故事的方式夠不夠國際化,這也是此輪工作需要論證、調(diào)整的。最后,在故事邏輯上,我在二稿劇本上給出的元素還是太多,這一輪主要還是要做一個減法的工作。
紀堯姆·勞倫特:《后海》的故事源自于段威自己的小說,無論是警匪戲還是情感戲都已經(jīng)非常成熟。這一輪工作還有一個重點,是想要把情感邏輯,一些深層次的人物心理結(jié)構(gòu)更完整的挖出來,這能夠讓一個動作警匪片更有意味。

碰撞:“原來全世界的編劇說的都是一種語言”
獨舌:這是二位第一次合作,又一次跨國界、跨文化的碰撞,中間是否會存在一些分歧呢?
段威:完全沒有,非常相合。其實這也讓我非常驚訝,在討論劇本的時候,他居然好幾次把我曾將寫過的人物、情節(jié)走向都說出來了——那些可是我從沒有示人,寫完就刪掉了的情節(jié)。這種感覺特別神奇。
還有好幾次,我在這邊跟制片人說我的想法,他在跟翻譯說他的想法。到最后翻譯一聽,說:“好了,我也不用翻了,你們說的東西都是一樣的。”(笑)
勞倫特在工作中,絕對不會炫技論道,也不會簡單地告訴你情節(jié)應(yīng)該怎么走。他會激活你的記憶、潛能。所以我說他太懂我了,他讓我認識到了我不知道的我自己。

獨舌:(勞倫特先生)您是如何一把就拿準了《后海》的筋骨?
勞倫特:我經(jīng)常會說,我跟段威兩人實在是太像了。無論是在性格、做事的方式,還是編劇思維上都是。
我常以為,對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只要是在同一個崗位上的人,其實說的都是一種語言。就好像音樂家能用旋律、節(jié)奏溝通,舞蹈家能用動作、編排溝通一樣,編劇也可以用人物邏輯、情感邏輯、情節(jié)……來溝通。而評判標準其實也只有好與壞,沒有中間地帶。
我之所以能跟段威合作得很好,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后海》的故事是好的。

旨歸:《后海》,一個關(guān)于暴力/美好,猜疑/信任的故事
獨舌:從電視劇到電影,《后海》在故事上會發(fā)生怎樣的改變?國際化講述表現(xiàn)在那些方面?
段威:幾乎完全變了一個故事,改動非常大。情節(jié)上還不能透露很多,但可以說的有兩點:
第一,這個故事到最后會變得非常暴力。我上次說過,航海的經(jīng)演影響了我的創(chuàng)作方向,我會把人物推上絕境,讓他真正面對死亡。《后海》電影中就會涉及到很多人物的死亡。
第二,這個故事最終是關(guān)于信任和美好的。就算,電影最后會涉及到血拼等暴力因素,但最終說的還是從一個不相信到相信的一個過程。我常常在想,一個人不管經(jīng)歷什么苦難、陰暗和罪惡,他在臨死之前一定要看到美好。如果一個人在臨死之前不看到美好,他怎么輪回?這也是電影《后海》的一個核心要旨。
勞倫特:是的,故事中確實會有很多暴力。我甚至還曾開玩笑地說,段威,你的工作室里是不是全是塑料布、尸體、還有大鐵鉤子之類的東西啊。但是,劇中兩個男主角終究還有道德感、榮譽感的“正”的人物。因此最終,還是會回歸到美好與信任上。
【文/鐵皮小鼓】
版權(quán)聲明: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chuàng)文字,版權(quán)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復(fù)制轉(zhuǎn)載,需征得我們同意并注明出處。(請回復(fù)“轉(zhuǎn)載”,了解具體要求!)
dusheme
有觀點、有態(tài)度、有溫度的行業(yè)交流平臺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39171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