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重慶新發展格局(重慶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2)
【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重慶新發展格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重慶新發展格局
【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
光明日報記者 李宏 張國圣
8月17日,中共重慶市委在重慶舉行“中國這十年·重慶”主題新聞發布會。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重慶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明清,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陸克華,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輝,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蔡允革出席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五年來,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顯著成就,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羅藺主持。
胡衡華表示,兩次考察重慶,三次向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多次對重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重慶提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如浩蕩春風溫暖重慶、引領重慶。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五年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16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2.79萬億元,十年年均增長9.2%,近五年增加近1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十年翻了一番多,達8.7萬元。”胡衡華說,重慶沿著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各項事業發生了令人振奮的深刻變化。
胡衡華介紹,重慶以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廣陽灣智創生態城,高新技術企業五年增長3.5倍,達5109家,全社會研發投入五年翻了一番,達605億元;以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為切入點,近五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5%,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達19.1%、28.9%,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2.8%。
李明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對重慶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在重慶考察期間,深入貧困地區親切看望干部群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定向導航。全市14個國家級、4個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全部摘帽,191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動態識別的190.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4697元增加到2020年的12303元;貧困區縣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農村出行、飲水、上學、看病等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唱好“雙城記”,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川渝兩省市的共同使命,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內容。陸克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重慶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推動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都市雙核聯動聯建,重點抓了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共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共建西部科學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和共建現代化國際都市等“五個共建”。
重慶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大力繁榮發展文化,成績顯著、成效喜人。姜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紅巖精神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深化拓展,時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人物不斷涌現。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康發展,文藝文學精品競相綻放,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切實加強,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推進。做好對外宣傳,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深入開展文化交流,唱響“山水之城·美麗之地,重慶,行千里·致廣大”形象品牌,重慶文化吸引力美譽度不斷提升。
蔡允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人才資源總量從512萬人增長到599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增幅達93%。重慶推出重慶英才計劃,每年支持各類優秀人才450名、創新創業示范團隊100個,加快壯大科技創新主力軍。全市連續舉辦3屆重慶英才大會,集中引進“高精尖缺”人才5700余名、項目870多個,創建全國首個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全市數字人才總量超過80萬人。
“重慶發展取得的每一項成績,最根本在于有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胡衡華表示,重慶市委市政府將緊緊圍繞進一步把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以實干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8日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