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廣東美麗鄉村游(提前帶你玩轉廣東美麗鄉村)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1)
國慶小長假馬上就要到了,大家想好去哪里度假了嗎?
美麗鄉村出行攻略農業君已經幫你準備好了,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部覆蓋!正值豐收時節,快和你的家人朋友一起來一場愜意的鄉村之旅吧~

鄉村振興示范帶
佛山市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美麗之源、靈感之源和想象之源。水成就了順德自古以來的富足與閑適,也豐富了水鄉的靈感與想象。“百里芳華”是佛山市于2019年開始打造的總投資約156.8億元的鄉村振興示范帶。示范帶以南海區里水鎮為起點,串聯起沿線沿岸的里水、大瀝、桂城、陳村、北滘等14個鎮(街道),100多個村居,總里程超過100公里。



肇慶四會“古邑碧道畫廊”鄉村振興示范
通過有機融合歷史文化資源和打造現代農業產業資源,四會市興建全長38公里的古邑碧道畫廊,將各個鄉村游精品線的精彩節點串珠成鏈,“產業 旅游 景區”三位一體,迎來鄉村振興全新風貌。
碧道盤活綏江沿線古村、古寺、古窯、古碼頭、古會紙作坊等歷史文化資源,以及三角梅、蘭花、澳洲淡水龍蝦等農業產業資源,著力打造千年古邑文脈接續傳承的有效“活化帶”,并將現代文化旅游產業和現代農業產業有機融合發展,形成城鄉一體發展的美好宜居生活展示帶。



廣州增城區“碧水銀灘”新鄉村示范帶
“碧水銀灘”串聯老街、九峰山、洋村、蒙花布村,打造出一條生態宜居、文旅融合的新鄉村示范帶。



廣州增城區“仙欖沙龍”新鄉村示范帶
“仙欖沙龍”新鄉村示范帶包括十里碧道、二龍山花園、鄧山村古欖園等。小樓鄧山村山高林密,水系發達,1000多畝烏欖林集群分布。到了中秋時節,樹上的烏欖由青色逐漸轉為烏黑,迎來了成熟與收獲。在鄧山村古欖園,還能走進欖雕DIY區,欖雕技藝傳承人帶你領略烏欖文化,親手雕刻屬于自己的欖雕作品。


鄉村休閑精品線路
江門市開平大沙里-歡茶谷
大沙里·歡茶谷是一家以茶文化為依托的綜合性生態度假旅游度假區。景區位于廣東省開平市大沙鎮欖樹角青年林場,該地區依據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自古以來為珠三角地區歷史悠久的茶葉種植地區之一。茶園周邊數十公里無工業污染,常年雨霧水充沛,環境舒適宜人,是集農業觀光、度假休閑、山水娛樂、農產品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生態園。園區配備有家庭民宿、帳篷房車露營地、農家餐廳、野炊燒烤場、無動力兒童游樂園,山澗野溪戲水道、叢林穿越、水果采摘、茶文化體驗等旅游生態一體化項目。



江門市新會區麗宮新會陳皮產業園
旅游路線:新會陳皮展銷區——參觀麗宮新會陳皮文化博物館——區柏余農業專家工作室——新會陳皮釀化中心——新會陳皮加工區——新會柑種植示范園——陳皮養生餐飲區。陳皮古道打造新型“前店后廠”商業模式,一層設有新會柑、新會陳皮展示展銷區,該區域直接對接新會各大新會柑產區,打造陳皮品牌中心,宣傳及科普新會柑及新會陳皮的道地性。
“新會陳皮第一股”江門麗宮國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麗宮食品)耗時兩年,在麗宮新會陳皮產業園打造陳皮古道,開創新會柑種植,食品開發、生產銷售,文化旅游三產融合新模式,助力新會陳皮產業發展,如今已成文旅網紅“打卡地”。


江門市恩平市簕菜文化創意園
恩平市簕菜文化創意園以恩平簕菜產業為核心,搶抓鄉村振興機遇,盤活和流轉“空心村”土地和房屋,契合傳統農業進行農業創新,推動“三產融合”“三鏈重組”,以恩平農產品地理標志簕菜為媒介,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積極開發農業文化遺產,將“空心村”打造成集非遺文化研學、農耕文化體驗、親子野炊、趣味運動等一體化的“三產融合”生態自然教育體驗式基地,深受市民的熱捧,實現了從“空心村”到“網紅打卡點”的美麗蛻變。

肇慶市廣寧縣竹海生態清香單叢茶園一日游
該路線有廣寧鳳之源生態茶山、四會奇石河4A景區、廣寧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等。游客可以在這里欣賞到廣闊茂盛的竹海,感受鳥語花香,也可以在森林徒步、露營,看星空之美。


從化區生態從化休閑農業游
借力南粵古驛道定向比賽品牌,深入挖掘、活化利用古驛道文化資源,全力打造串聯旅游、運動、教育、頤養及文創農業五大產業的特色小鎮。



中山市采摘研學休閑之旅
“曹邊村→詹園→旭景農業科技園→沙涌村→悅來親子王國”精品景點線路,入選2021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夏季)精品景點線路推介。



高明區農旅研學精品線路
高明作為佛山市唯一推介代表,向外界隆重推介“走近鄉村旅游品味山水高明”農旅路線。



南粵古驛道精品線路
珠海中山岐澳古道
“岐澳古道”建于1860年,全長70公里,曾是興盛一時的官道和商道,現被譽為“中山絲綢之路”。



江門臺山梅家大院-海口埠
海口埠位于臺山市端芬鎮,建于清朝咸豐三年,因地處大同河和端芬河匯合出口處而得名。海口埠曾是臺山的水上交通樞紐之一,當時華僑從此碼頭出海至海外,這里也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和“廣府人出洋第一港”,它見證了百年前華僑漂洋過海的艱苦奮斗史。

廣州從化錢崗古道
錢崗古道是從化古驛道中一條重要的線路,位于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總長約15公里,為山地濱水型古驛道,曾是連接周邊片區集鎮及流溪河古水道、從化官道的紐帶,富有歷史文化內涵和自然風光特色。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紅山村
紅山村位于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中北部,距梯面鎮中心約4公里,全村分為6個自然村和9個經濟社,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客家文化濃郁、鄉風淳樸、生態文明的小村莊。近年來,紅山村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及山清水秀的景色,吸引了珠三角不少來客。


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
紫南村位于禪城區南莊鎮,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典型的珠三角桑基魚塘村落。村間的紫南新地生態園、古祠堂、書院、“賢德樓”以及新修建的“廣府家訓館”“佛山好人館”“紫南村史館”,生動記敘著這里發生的“紫南故事”和孕育的“紫南精神”,承載著獨具嶺南特色的“仁善文化”精髓。



江門市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
強亞村位于開平市塘口鎮中部,是世界文化遺產——自力村碉樓群所在地,下轄自力村、廟東村、廟北村、岐嶺村、祖宅村、廣陵村、水龍村、上塘一、上塘二村9個自然村,自然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
近年來,強亞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旅游資源謀發展,抓黨建促發展,全力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卓有成效。強亞村2017年獲評江門市鄉村旅游示范村,也是2018年開平市市全力打造的五個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重點示范點之一,是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示范片區。

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
周田村有著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和獨特的人文風貌,集“千秋客家文化,百年紅色經典”和僑鄉文化于一村。這里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是“北伐名將”葉挺、“吉隆坡王”葉亞來、“長征女杰”廖似光的故鄉。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大安村
大安村位于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的北部,背靠蓮花山,總面積為90.3平方公里,坐擁獨特的森林草木、美麗田園、草原濕地等地質地貌。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特色產業建設推動著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大安村正著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推出系列“一村一品”特色產品。村內有茶葉種植面積3600余畝,年產茶葉2.5萬公斤以上,通過多種途徑推銷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值,打響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

惠州市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
上東村位于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最北端,毗鄰韶關市,是惠州的“北大門”。這里遠離城市喧囂,青山環繞,竹林蒼翠,古樹成群,森林覆蓋面積達94%,環境清雅,大自然的彩筆描繪出好一幅古瑤村的美景。
除了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外,上東村還是廣東省內少數民族人口占比最大的民族村之一,村民多為瑤族人。當地村民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都會進行瑤族“舞火狗”民俗活動,“舞火狗”“織帶仔”等傳統瑤鄉民俗,吸引著眾多外地游客。

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
南社于宋朝立村,到現在已有八百余年歷史,至今仍保持較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是東莞較為有名的旅游景區,文化底蘊深厚,“孝德”鄉風民俗延綿至今。該村深入挖掘本村的歷史人文內涵,圍繞“孝德”做文章,盤活古村落資源,依托祠堂建設優秀文明家庭展館,建設孝德主題廣場,弘揚良好家風,不斷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
以“孝德”為核心,以明清古村落為載體,南社近年來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該村打造“一古建一特色”“一祠堂一文化”“一路線一體驗”文化旅游品牌,把古村旅游升級為趣味傳統文化知識獲取和穿越式旅游體驗的融合體。如今,南社明清古村景區全年接待游客量近百萬人次,實現客流量十倍增長。

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
秋天來了,走進中山市南朗街道的崖口村里,處處可見紛飛的白鷺,蔥蘢的林木,蔚藍的海岸,秀麗的山水……遠遠眺望,稻田為布,金稻為筆,一幅村美民富的新農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這個毗鄰珠江口,有著近700年歷史,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的魚米之鄉古村屢獲殊榮稱號:“中國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十大示范村鎮”“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廣東最美麗鄉村”“廣東省宜居示范村”……依托自身文化底蘊、旅游資源、地理區位等優勢,崖口村已然成為了珠三角的網紅村。
農業穩,天下安。崖口村現有3400多名戶籍人口,2000畝稻田,2萬多畝養殖面積,是中山體驗農業、觀光農業的集大成者。


鄉村振興示范帶
汕尾“蠔情萬丈”鄉村振興示范帶
從晨洲村到長沙村,一條全長約7.8公里,惠及人口1.3萬人的“蠔情萬丈”景觀示范帶沿線,以“海韻漁歌·活力畫廊”為主題,打造了集農業休閑、生態宜居、文化體驗、鄉村旅游、濱海康養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綜合體、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帶、汕尾美麗濱海廊道樣板區。
放眼望去,在“蠔情萬丈”精品路線上,生機勃勃的“萬畝蠔田”映襯下,家家戶戶的小樓房整齊而亮麗,海岸邊有辛勤勞作的鄉親,村落里有往來穿梭的游客,還有偶然飛過的海鳥……


陸豐“濱海走廊”鄉村振興示范帶
陸豐市“濱海走廊”鄉村振興示范帶,橫跨東海、金廂、碣石一街道、兩個鎮,總長約48公里,串聯起沿線16個村(居)共計36個自然村。有著深厚紅色歷史的金廂鎮將革命文化的紅色、碧海藍天的藍色、綠水青山的綠色相融合,勾畫出富有當地特色的紅色文旅路線,“紅色金廂”成為汕尾市鄉村旅游的一張閃亮名片。
沿著海岸線,寬闊平整的228國道蜿蜒向前,一側青山良田綠意盎然,一側水天一色波光粼粼。一幅幅精美的村屋壁畫不時掠過,講述著一段段動人的革命故事,如同大型的街頭檔案館。


鄉村休閑精品線路
揭陽市玉湖山生態茶園
揭東玉湖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大自然為優勢基礎,綜合有機茶的種植、加工、科研、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綠色生態農業企業,園區位于揭東區玉湖鎮鄭厝村綠湖山一帶,總面積約一千五百多畝,交通方便,距汕梅高速出入口僅4公里,距市區28公里,園區種植有機茶八百多畝,依山傍水,與四周原生態山林融為一體,建有山泉泳池,兒童水樂園,自助野炊燒烤區、兒童體能拓展區、水果采摘區、采茶制茶體驗區、品茶區、垂釣區、停車場、有機蔬菜區等服務功能完善,項目有很強的科普性、趣味性及養生健身功能,餐飲食材方面一律取自本園種養的山泉魚、有機蔬菜、走地雞等,食材天然新鮮、料理地道,廣受游客的歡迎。

揭陽市玉湖坪上炒茶旅游線路
該線路位于玉湖鎮坪上村,坪上村高山峻嶺環繞,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處海拔1144米。村內天然泉眼眾多,土質呈微酸性,質地松軟,適合茶葉的生長。茶葉種植加工已經成為全村的支柱產業,共有大小茶廠400多家,上規模的茶葉加工廠有50多家,包括青坷茶業、昌達茶廠、尖筆崠茶場等多家知名茶企。



揭陽市大洋國際生態旅游區茶旅融合精品線路
大洋國際生態旅游區茶旅融合精品線路位于揭陽市揭西縣五經富鎮大洋,大洋茶葉種植歷史悠久,茶園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常年云霧繚繞,周邊原始森林郁郁蔥蔥,負氧離子含量達到60億/立方米以上,是揭西縣中國天然氧吧核心區。茶旅融合精品線路包含茶旅風情街、揭西縣茶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智能化茶葉加工中心、夢茶園、龍山峽谷、情人湖、野生茶園等景點。在這里可以賞2萬5千畝茶園美景,參觀現代化、智能化茶葉加工廠、體驗茶葉采摘傳統制茶樂趣,感受傳統茶文化魅力。


饒平縣潮州生態休閑之旅
饒平縣生態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樹木叢生,擁有戶外種植體驗區、生命安全體驗館、風雨大棚、宿舍、餐廳、會議室、休閑木屋等場館設施。



濠江區“賞田園風光享采摘樂趣”線路
濠江區環山抱海、水清河晏,古城古村一步一景,特色美食聞名遐邇。



南粵古驛道精品線路
汕頭樟林古港
樟林港是清代東南沿海最大的近海帆船貿易口岸,也是早期粵東以至閩南、贛南地區華人移民東南亞的主要出海港。其時廣東紅頭船、浙江白頭船、福建綠頭船云集,航線北通閩、臺、浙以至天津,東抵日本,南至越南、暹羅、馬來亞、婆羅洲等地,號稱粵東“通洋總匯”。

潮汕饒平西片古道
據當地的資料記載,西片古驛道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從西片村到梅州大埔縣楓朗鎮三溪村,全長共9公里,西片村地界內4.5公里,其中現存石板路約2.5公里,盤山而建呈縱橫臺階式,亂石砌筑,其中最長路段為365梯級,呈現“長、險、直、奇”而聞名,人稱“天梯”。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汕尾市城區捷勝鎮軍船頭村
軍船頭村的農首生態園已成為“網紅”打卡點。近兩年來,當地結合特色農家樂、親子游樂園、采摘體驗區、休閑釣魚臺等配套項目,進一步延伸了“農首經濟鏈”。


潮州市湘橋區橋東街道社光村
社光村是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中,廣東省唯一上榜的農家樂特色村。鳳凰豆干、水庫甲魚四味、炒雞腸粉、黃金窖雞、脆肉鯇魚……社光村的美味頻頻被廣大游客點贊。“社光味道”不僅成為了吸引游客前來的“金字招牌”,也成了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鄉村振興示范帶
茂名“精彩100里”鄉村振興示范帶
生態碧道、蜿蜒小東江、清水綠岸、千年古荔、稻田綿延……秋日的粵西大地,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這是茂名“精彩100里”鄉村振興示范帶。
全長16公里,覆蓋新坡、山閣、羊角3個鎮共5條行政村,以新坡鎮蓮塘里村和嶺頭腳村為起點,途經精彩廣場、憲法廣場、橋頭游園、泵房精彩小屋、蓮塘湖橋、赤腳鄉村集市、那際村古樹公園、祿段古樹貢園,當前正打造集特色產業、文化、旅游、康養于一體的鄉村振興風貌精品線路。
羊角鎮祿段貢園,作為茂南區“茂名精彩100里”的終點,570畝的祿段貢園里,數百年至千年以上古荔枝樹有363棵。古樹遍布全園,濃蔭蔽日,古樸幽深。千年的荔枝樹信手可觸,原生態的美景盡收眼底。


鄉村休閑精品線路
湛江市廉江茗皇民族特色茶鄉“世外茶園”線路
廣東茗上茗茶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現自有茶園600畝,擁有生產車間500多平方米,優質烏龍茶生產線二條,綠茶生產線一條,紅茶生產線一條,固定資產600多萬元,現有茶園管理和茶葉加工人員8名,其中教授1人,高級工程師1人,中級技術人員4人。廣東茗上茗茶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廣東省廉江市良垌鎮富含鐵質的山地條件,建設優質有機茶南部生產基地。基地以廣東茗上茗茶業有限公司的茶葉基地和生產廠房、加工設備為基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提供技術,茶葉生產全環節按照有機茶的標準進行生產管理。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鎮儲良村
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鎮儲良村有陳濟棠舊居、陳濟堂炮樓等特色民國建筑,是茂名市鄉村振興精彩100里高州段西線的重要節點。


陽江市江城區埠場鎮那蓬村
那蓬村地處陽江市江城區西南,是國畫大師關山月的故鄉。這里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走在鄉村小道上,處處可見美麗鄉村的景色,干凈整潔的道路農田,鄉舍壁畫目不暇接,青磚灰瓦連成一片。
從2018年開始,那蓬村搶抓省、市、區、鎮強力推進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的機遇,主動作為,采取以獎代補等措施,積極發動鄉賢、群眾參與,蓬山村、果園村、那傍村3條自然村的新農村建設全面鋪開,掀起了新農村建設熱潮。
如今,那蓬村依托國畫大師關山月故居旅游文化基地,擦亮名人故居招牌,充分利用那蓬村現有的重要景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繼續完善鄉村旅游景點和旅游配套設施,全力把鄉村風貌帶打造成為集鄉村旅游、觀光休閑、健身娛樂于一體的景觀示范帶。

湛江市雷州市龍門鎮足榮村
足榮村位于湛江雷州半島西南部,是龍門鎮所轄的一個自然山村。村莊所處位置擁有1080畝樟樹林,村中也有多棵百年老樹以及秀麗的田園風光。
說起足榮村,便不能不提茂德公大觀園。過去,該村鄉賢大力投資回歸工程,創辦了龍門鎮最大的工業園——足榮工業園。工業園以足榮村為基地,以辣椒食品加工和白酒包裝為龍頭產業,通過村企共建模式帶動家鄉的經濟發展。
現在,足榮工業園改名為茂德公大觀園,打造以鄉村旅游為主題的工業園,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旅游。
茂德公大觀園以傳承雷州文化為使命,設有足榮村手作博物館、牽手廣場、葛園、食工坊、詩歌與人雕塑園、微水利等十余個體驗空間。如“足榮村手作博物館”,為雷州半島乃至世界最大的單體雷派建筑,博物館里陳列著令人目不暇接的精巧手工藝品,持續記錄和傳承傳統手工藝。


鄉村休閑精品線路
韶關市乳源瑤族茶旅文化民俗風情游
走進五彩瑤鄉——魅力乳源,一幅醉美迷人的“茶旅文化 民俗風情游”的瑤鄉民族風情畫卷盡收眼底:世界過山瑤風情園-世界過山瑤博物館-品悅蝴蝶谷精品民宿-西京古道-洛陽茶旅小鎮-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華瑤茶葉有限公司-瑤山王茶業有限公司-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共賞“和美乳源·一路茶香”,共品瑤城茗香!


河源市紫金縣(蟬茶之鄉·甜蜜之旅)
線路紅色資源豐富,茶旅融合度高,建議線路:紫金客茶谷→紫金縣城(距離11公里)→龍王綠茶旅基地(距離21公里)→大榕樹耕讀文化園(距離5公里)→紫金縣兆達農莊(距離5公里)→紫金縣鷹峰山茶旅康養基地(距離15公里)→蘇維埃政府舊址(距離30公里)→紫金縣金豐號茶園(距離25公里)。


梅州市東亞文化之都-梅州茶文化體驗之旅
第一天:抵達大埔縣西巖茶鄉度假村(國家3A級旅游景區,賞茶田、品奇石。西巖茶山餐廳午餐:西巖茶香蝦、單叢茶香骨、烏龍茶烤雞等。)——梅縣區雁南飛茶田景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賞時花、茶田漫步、橋溪畔品茶香。圍龍食府晚餐:茶田鹽焗雞、茶香包、養生茶湯等。)
第二天:梅縣區靈光寺旅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游覽千年古柏“生死樹”、千年古剎,千畝茶海體驗采茶制茶。吉祥天農家菜館午餐:龍骨茶葉湯、秘制三層、手撕雞等。)——豐順縣韓山歷史文化生態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觀梅州十景之一“韓崠籠云”,賞時花,品高山香茗。硒湖餐廳晚餐:一品蔥油雞、手工茶點、茶葉鯇魚丸湯等。)
第三天:早晨觀梅州十景之一“韓崠籠云”后返程。



梅州市豐順紅色馬圖·綠色馬山茶文化體驗之旅
上午參觀紅色遺址:抵達紅色蘇區豐順縣龍崗鎮馬圖村,重走紅軍路、傳承革命精神:參觀朱德在馬圖居住舊址“馬圖烽火-見龍居”、建于清代圍龍屋及紅四軍進駐馬圖村軍部舊址“得震樓”、中央蘇區豐順革命史料陳列館、燕翼居等革命遺址。
下午游覽綠色馬山:賞最美茶園,呼吸最清新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生態美景:游覽馬山生態茶園,漫步茶海,觀賞古茶樹,千畝茶園體驗手工采茶,感受生態茶園風光,享受滿含負離子的天然大氧吧。參觀馬山茶生產車間,觀看全省第一條現代化茶葉加工生產線,了解茶葉制作流程,體驗傳統手工制茶。
第二天看云霧奇觀:早晨登茶園觀景臺觀云霧后返程。


清遠市英德八百秀才(不忘初心·探茶之旅)
夏季避暑到茶鄉,英德市八百秀才、魚灣蘇維埃舊址、東華紅茶特色小鎮,體驗一次深度夏季探茶之旅。



清遠市積慶里紅茶谷旅游
積慶里紅茶谷是一個群山青翠、遠離塵囂的“世外田園”,是中國農業部評定為“中國美麗田園”。積慶里紅茶谷 仙湖度假區 仙橋地下河。


清遠市英紅農夫(小龍女彩虹茶園茶文化之旅)
小龍女的彩虹茶園茶文化研學文旅線路,以自然環境優越的英紅農夫生態茶園為基,讓游客在學制茶、習茶禮的同時,看云霧繚繞、觀遠山蒼翠,特色活動尋找彩虹、天空之境、親子茶修、采摘制茶、親子共讀等,三年接待不低于50000人次研學體驗。英紅農夫將繼續推動智慧農業和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打造集生產經營、觀光體驗、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農業旅游綜合體,其中休閑度假酒店及體驗配套也在積極籌劃中。


清遠市連山皇后山茶園避暑
茶園擁有原始自然生態康養環境,打造“茶梯田風光、休閑文化地”,常年云霧繚繞,皇后山四面環山,如聚健康之寶盆。



云浮市新興縣禪茶文化之旅精品線路
該線路以象窩山生態園為抓手,把太平鎮西水村、大郎村、水浪村建設成為鄉村旅游示范點。象窩山生態園處于天露山山脈北緣,最高海拔達860米,是一個以禪茶文化旅游為特色,融合“山、水、禪、茶、林”,集山地生態度假、休閑、娛樂、禪茶體驗、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圣地,是廣東省內少有的600米海拔以上的山地度假區,被譽為嶺南十大最美茶園。途經線路:社圩岱山古寺、蕉山紅陵、共成水庫、鳳山三寶禪寺、西水阿凡達公園和大石鏈景點、水浪藏書石、扶貧商鋪、象窩生態園旅游區、風車山景區。


興寧市生態農業休閑度假游
云山谷生態農業綜合旅游景區是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興寧市徑南鎮重點旅游景區。



南粵古驛道精品線路
韶關乳源西京古道、韶關南雄梅關古道
西京古道從漢朝時就已經被開辟出來,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它連接起了中原和嶺南之間的文化交流;梅關古道曾是南北交通要道,當年的革命紅軍在地處要勢的關樓堅持了3年的游擊戰爭。


云浮郁南南江古水道
南江古水道(蘭寨——大灣古碼頭)全長28.5公里,途經如今郁南縣連灘、東壩、宋桂、河口、大灣等五個鎮,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通道,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領略古百越文化的首選之地。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韶關市仁化縣丹霞街道黃屋村
黃屋村坐落在景色絢麗的丹霞山腳下,依托丹霞山的旅游資源,近年來,該村結合“丹霞彩虹”省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和“環丹”美麗鄉村連片創建,以“錦江人家”為主題,大力推動生態景觀林帶、森林進城圍城、鄉村綠化美化建設,頗有成效。

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新聯村
新聯村擁有500多年歷史,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美譽,是梅州旅游特色村。村內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文化底蘊豐厚,旅游資源相當豐富,是健康休閑養生,回歸自然,了解客家文化的好去處。

河源市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
仙坑村始建于明朝,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及自然景觀,現存有200多年歷史的客家古建筑八角樓、四角樓等,被授予“廣東省古村落”稱號。


清遠市清新區浸潭鎮六甲洞村
六甲洞村憑借優越的生態資源,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動六甲洞旅游小綜合體建設。如今村內已有金龍洞地下河、下逕村湯泉民宿、虎尾山水云天風景區等,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迅猛。

云浮市新興縣六祖鎮龍山塘村
龍山塘村是一個歷史悠久、山清水秀、土地富饒、民風淳樸、禪意濃厚的村莊,以禪文化提倡的清廉、和諧、平等等理念為指導,積極打造“文化名村、旅游名村、和諧名村、廉潔名村”。先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廣東名村”“廣東省衛生村”等稱號;2013年榮獲聯合國“國際花園社區全球大獎”;2019年9月,龍山塘村獲評首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清遠市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
連樟村地處英德市連江口鎮東南部,下轄17條自然村,共有482戶、2225人。如今,連樟村以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區為主要平臺,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推進產業扶貧,已全面幫助村民摘掉了“貧困帽子”。

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紅光村
紅光村位于石窟河與梅江河交匯處,風景秀美,人文資源豐富,但同時也是丙村鎮唯一一個沒有山林的行政村,此前村集體收益幾乎為零。
2018年來,丙村鎮紅光村以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為契機,與上海翼天文化旅游發展集團形成結對幫扶,并依托該村毗鄰梅江河這一生態優勢,引進全球首個以客家文化為載體的大型文旅綜合體“客都人家”項目。

在出游的同時記得提前悉知當地的防疫政策,做好防護工作哦~
來源:廣東省鄉村旅游協會
編輯:劉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