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為什么穿任何鞋都磨腳(為什么穿鞋老磨腳)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5)
源: 原來是西門大嫂(文/大嫂)
夏天真是嗲涼鞋的主場,細帶、方頭、貓跟都像開了掛似的瘋狂霸屏,無論大牌還是快消都是“打一個響指,錢包告急”的滅霸式存在。
最值得買的款式入夏以來我也給大家說了不少,但上次做完細帶涼鞋盲猜后,我意外地收到很多胖腳姑娘的“哀嚎”——肉jio配細帶,根本就是在裹粽子嘛!
不過仔細想想,生活中的不完美腳型又何止胖腳丫這一款,選錯鞋子不美觀是其次,更要命的是每走一步都像受刑似的痛!不!欲!生!
我決定今天化身“張大夫”
劃分出幾種常見腳型并開出“處方”
并找來編輯部同事當jio模示范
大家對號入座、按需服用即可▼
顯瘦和修飾腳型是小胖jio買鞋時的第一訴求。因此首先得避開大面積露腳背的鞋款,像瑪麗珍鞋、芭蕾舞鞋這類淺口單鞋、細帶涼鞋等,它們對原本寬厚的腳板起不到一絲修飾作用。
甚至將短板暴露無遺,踩在地上一秒get可達鴨同款鴨蹼...
?
但也不要理解成只要是包住腳背的深口鞋就萬事大吉,如果是材質偏軟、鞋面上毫無裝飾的款式,它們只不過順著胖寬jio本身的肉感勾勒出形狀,這其實非常自曝其短!
?
對于這類腳型,我建議首選尖頭,既能延長腿部線條,逐漸收窄的鞋頭又能很好地修飾寬寬肉肉的腳丫。
不過為了避免被尖頭擠腳趾、磨破皮的痛苦,應該盡量繞開角度小的“凌厲型”超尖頭,而轉投帶弧度尖頭、鞋身偏寬款的懷抱。
至于鞋面,也往兩側高、包裹性佳的V型上靠,在修飾寬腳板上更勝一籌。
帶點中粗跟的鞋款也能在視覺上顯得整個腳型更秀氣,還可以有效一鍵拉腿長來弱化寬胖腳的存在感。
?
如果想更formal適合通勤,一定要優先選擇皮質硬挺、鞋型不軟榻的款式,例如非薄底的樂福、牛津鞋,能更好地修飾腳型。怕擠腳或卡肉的,可適當買大半碼甚至一碼。
?
很多時候高腳背和高足弓是共生的——高腳背不一定是高足弓,但高足弓幾乎都有高腳背困擾。
只要是高腳背,首先就要把腳背包裹住的鞋款,比如穆勒、深口一腳蹬等統統pass掉,否則分分鐘被壓疼得懷疑人生。
?
如果還伴隨著高足弓,即像那樣穿上鞋子后腳窩處懸空特別多,受力主要集中在前腳掌和腳后跟的,千萬不要挑底很薄很軟的平底鞋,沒啥支撐和緩沖力,腳特別容易累。
腳中間凹進去的就是足弓
單純腳背高的,直接選露出腳背的鞋款是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或是帶搭扣、鞋帶可調節松緊的,這樣就不怕腳背會被勒得痛又麻了。
?
不過這對高足弓就有點治標不治本了。所以伴隨高足弓的高腳背買鞋時要著重觀察鞋中間內側位置,微微凸起的鞋墊能起到更好支撐。
扁平足和高跟鞋大多“八字不合”——因為足弓能幫助穩定,但扁平足是沒有足弓的,穿高跟鞋會加劇不穩定性而造成摔跤甚至崴腳。
?
除此之外,沒有足弓的緩沖作用,扁平足穿底很薄軟的鞋子時會更震而加重神經的壓力,令酸麻感更頻繁。
?
既然軟底和高跟都不OK,那可以選有點厚度的樂福或涼鞋,今年很流行的魔術貼涼鞋就很適合這種腳型,這類鞋子的中間位置不會往里收,不給足弓缺失的扁平足制造額外壓迫。
?
雖然扁平足在生活里很常見,但如果是已經大大影響到你日常活動的“平足癥”,像是穿什么鞋腳都容易又累又痛,還動不動就摔的話,就要尋求醫生的幫助選擇專業的矯正鞋了。
“沒腳后跟”常見于零碼girl身上,兩只腳太瘦以致于鞋子無法完全包住腳,所以一穿沒有踝帶加固的單鞋分分鐘都是飛鞋的節奏。
?
這種腳型的女生應該盡量選含綁帶、搭扣的鞋款,有了一個輔助就不用惴惴不安于走著走著路鞋子掉了的尷尬。
?
非喜歡沒任何踝帶的單鞋,那就買深口的,覆蓋到更多腳面也有利于穩固。
?
可就是想穿沒踝帶款淺口單鞋的,可以試試后腳跟貼和半碼墊來填補鞋子內部分盈余空間。不過前提得確保裸腳穿鞋后有足夠的松動空間,不然貼了它們又會衍生出擠腳的麻煩。
我一直認為,鞋子是所有穿搭環節里最不能將就的,它不像衣服那樣能夠玩oversize,也無法像配飾那樣戴得不舒服了可以隨時隨地摘下來。即便再好看,只要不合腳,制造出來的麻煩和痛苦都非常能影響一天的狀態,沒有任何好看,是可以凌駕于自我舒適之上的。最后借用《欲望都市》里Carrie說過的一句話:
“人生的路沒那么好走,
所以你需要一雙好鞋讓這段旅程走起來更有趣。”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