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5)
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高大茂密的樹木,精致的綠化景觀小品,貼心的弧形花壇座椅、休閑園路、慢行步道,充滿韻味的庭院燈、霓虹燈……不久前改造一新的關河綠地,宛如河畔一條點綴著寶石的絢麗“綠腰帶”。這個特色口袋公園,為常州市民新增了一處近距離親近自然的休閑場所。

天寧區關河綠地
關河綠地口袋公園,東起小東門南橋,西至小東門北橋,總長約280米,總用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已于今年7月建成并向公眾開放。天寧區城管局綠化科張煦東介紹,項目建設根據細水流動的線型,把不同的人行、林下和濱水等空間整合起來,利用動線讓空間和節點相連接,結合燈光、園路、綠植地被等設計,以點帶面活化城市空間,提升濱河綠地景觀效果,既提高了空間溫度、激活了綠地魅力,又滿足了周圍居民走出家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讓綠地成為百姓的“活力加油站”。
今年,列入江蘇省政府民生實事的新建100處“樂享園林”項目,常州有6個口袋公園“上榜”,天寧區打造的關河綠地口袋公園是其中之一。
出門見園、開窗見綠,是愿景更是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常州扎實推進實施公園綠地景觀(口袋公園)品質提升工程建設改造,按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8平方米、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0%的底線指標,結合老城廂改造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實施相關口袋公園和街頭綠地建設,今年計劃新改擴建口袋公園(城市小微空間、社區小花園)28個,新改擴建公園綠地70公頃,建設主題花卉公園6個,讓群眾出門500米就能到達一個5000平方米的公園綠地,努力打造百姓家門口的共享精致綠色空間,讓更多市民實現城市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

截至2021年底,常州建成區綠地面積11146.37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3196.28公頃,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0.83%,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91平方米,特別是常州的口袋公園建設,融合了區位特色和周邊市民需求。
翠竹公園是2021年6月天寧區全新打造完成的多層次、多空間立體公園。公園竹林園區引進的金鑲玉竹、鳳尾竹、粉單竹等30個品種的竹子,現已煥發出勃勃生機,為公園“竹”主題文化添景增綠。新園區還通過人行天橋、綠色廊道,串聯雕塑廣場、圓幕廣場、高架綠地休閑帶等景觀節點,沿高架綠化帶向南穿行,與原翠竹公園無縫銜接,與周邊凱旋城等小區融為一體,把整個區域打造成“一廊、兩區、多節點”總體架構,形成了獨特的視覺記憶。其中的空中廊道,既緩解了通道斷面不足、人流擁擠的矛盾,更為居民提供了層次豐富的體驗,成為常州社區公園的樣板。

公園敞開、還綠于民,常州在全國最早推行公園綠地免費開放,由此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在此基礎上,近年常州又先后完成新龍生態林、新區中央公園、長溝河公園等的建設,荷園、翠竹公園等老舊公園景觀提升改造,實施鳳凰島北路景觀工程等民生實事項目,進一步加快推進園林綠化建設,打造更多“便捷可達、功能復合、開放活躍、詩意人文”的活力空間。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常州打造的智匯公園等社區口袋公園被住建部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并在全國作為城市居住社區活動場地設施建設的典型經驗予以推廣。紅梅、荷園、青楓等公園分別被列入省城市綜合性公園敞園改造、節約型園林綠化示范項目。紅梅公園被命名為“國家重點公園”,成為“江蘇春季十大賞花勝地”;紫荊公園被命名為“世界月季名園”,獲“江蘇月季勝景”稱號;紫荊公園、荊川公園、椿桂園等64個項目獲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獎、優秀工程咨詢獎、造園藝術獎。高鐵生態公園、丁塘河濕地公園等23個項目獲省“揚子杯”優質工程獎。自2008年起,常州以“一園一花,一園一展”為主題,持續開展“常州市民賞花月歷”系列花展,以市花月季展為龍頭的全市12項花展和4項園事活動,深受市民喜愛。(孫靜 蔡曉丹 秋冰)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7671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