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青山綠水小村落風景美如畫(美麗九龍心靈驛站)
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7)



鄉愁是“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和樂閑適;鄉愁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忠誠執著;鄉愁是“夕陽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羈旅愁思。


九龍,珠源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里山清、水秀、田美、林茂,離城市很近、離喧囂很遠,依市而獨立,離塵而不離城;這里農民不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走進這里就像走進了一幅美麗的“稻夢空間”畫卷,人在景中,景在畫中;這里黨群干群攜手并進,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睘槟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留住美麗鄉愁

乘歷史之機遇,九龍社區以黨建為引領,以網格化管理為載體,以創評活動為抓手,以積分管理為基礎,以人居環境提升為突破,率先推行“34511”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形成社區黨總支領導、居委會負責、群眾主體、社會協同、制度保障的基層治理工作機制,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五抓五強”打造出村景如畫、留住鄉愁、舒適恬靜、令人向往的新農村。

聚焦組織建設 打造堅強戰斗堡壘。2019年九龍社區曾因為經濟薄弱、環境臟亂差、民心渙散、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充分,被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為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向九龍社區下派黨總支書記,抓班子、抓作風、抓示范,調整一批慵懶散干部,選優配齊一批社區干部。在新一屆社區黨組織的帶領下,社區黨總支從知識化、年青化、想干事、能干事的角度出發,通過培養后備干部、人才回引,使社區“兩委”干部平均年齡僅32.7歲,均是高中以上文化,其中大學文化7人,女性干部占比44%。為基層黨組織注入新鮮活力,激發動力,凝聚起攻堅克難、共謀發展合力,夯實基層黨組織執政基礎。目前,九龍社區從軟弱渙散黨組織跨進了作用發揮“好”、工作落實“快”、戰斗能力“強”的先進黨組織。著力

聚焦規劃引領 培育康養旅居業態。充分運用區位環境優勢,前期大力發展以生態壩米田園、農耕體驗園、生態采摘園、時鮮草莓園、花園景觀燒烤為主體的農業產業。爭創國家3A級旅游景區、省級美麗鄉村,通過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旅游,帶動當地餐飲、住宿、購物等多個行業發展;中期建設以休閑康養中心為主體的生態區域,帶動社區周邊經濟發展,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后期建設以九龍印象綜合產業園為主體的城郊慢生活體驗區,做強做優項目規劃,計劃到 2025 年,建成集農業示范、旅游休閑、康養醫療、娛樂游玩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度假區,城市休閑的拓展區,力爭把社區打造成“看得見山、望得到水、記得住鄉愁”的近郊游、周末游度假小鎮,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創業、坐屋里收錢、出入在畫中美好愿景,壯大集體經濟,牢鄉村振興產業基礎。

聚焦產業振興 點燃鄉村發展引擎 。通過組建農業專業開發合作社、九龍社區旅游開發公司,探索形成了“村社合一、合股聯營、集體統管”及“合作社 公司 農戶”的經營模式,鼓勵農民以土地、山林入股,與開發企業建立起利益共享機制,利用“保底收益 二次分紅”,提高農戶收益。盤活閑置資源,建設QQ農場、半山酒店,帶動庭院經濟發展,讓老百姓實現家門口就業。做優特色農業,建設生態壩米產業園,積力打造“九龍壩米”綠色有機品牌。加快土地流轉,建設鮮食草莓基地,改造集體荒山,栽種西梅、楊梅、香梨、櫻桃、柿子、蜜桃等多種采摘果蔬,規劃建設采摘區、垂釣區、休閑區、餐飲區,實現游客觀有景、吃綠色、玩體驗,展鄉村旅游。依托天生洞景區帶動,沿山打造花園、果園,加快建設九龍半山酒店,積極引入民宿、美食、文化等資源,不斷延長產業鏈、生態鏈,做強庭園經濟、周末經濟,初步形成康養旅居產業布局。目前生態壩米田園、農耕體驗園、生態采摘園、時鮮草莓園已基本成型,環湖健康步道、半山酒店及度假山莊、庭園經濟、農家名宿基本建成,“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勞作變體驗”的休閑業態正逐步形成。

聚焦環境整治 共建共享美麗家園。堅持綠色生態為先,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整治綜合治理,完善基礎設施和垃圾處理等公共生活設施,著力打造整潔衛生、規范有序、生態文明農村人居環境。持續鞏固提升廁所革命成果,提高無害化質量,廁、廚全入戶,旱廁全清零。深化“四堆變三園”, 增強村民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主動改變生活陋習,以典型帶動村民改造自家庭院,以院外清潔有序、院內“窗明幾凈”為目標,積極在村民之間美麗庭院評比,激發村民競爭意識,主動參與,爭當美麗庭院。公共區域增綠補綠,繪制墻體文化宣傳畫,利用廢棄瓦片瓦缸、閑置木樁等廢舊材料,裝飾墻面、制作圍欄,美化道路,打造原生態農家特色風貌。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每月更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紅黑榜,實現戶投放、村收集、環衛站統一清運的垃圾規范處理模式,實行一天一巡查、一月一考核績效獎懲機制,壓實常態管護責任,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常態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力打造整潔衛生、規范有序、生態文明的農村人居新環境,讓社區人居環境由一時美變為時時美,由一處美變為處處美。

聚焦社會治理 聯動筑牢平安鄉村。社區不斷完善以自治為基礎、以法治為保障、以德治為支撐的“三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嚴格落實社區“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居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建設,加強村務財務監督管理,強化三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以完善社區網格化治理為抓手,科學劃分網格,實現四級網格全覆蓋,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干部群眾學法遵法守法用法,依法表達訴求、解決矛盾糾紛,推進平安社區建設。發揮以賢傳德作用,開展系列評選活動,開展“我們的節日”、“感黨恩、跟黨走”文化活動等方式,發動干部職工、居民群眾廣泛參與宣傳教育、志愿服務,運用多種方式提升居民的環境意識和文明素養。把“三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納入社區發展總體規劃有序推進,努力實現基層自治、法治和德治的良性互動,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讓村莊既充滿活力,又井然有序,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現在的九龍社區集康養、田園農莊休閑、采摘體驗、花園、果園、稻園為一體,農味無窮、趣味無限、莊園引領、共建共享,是游客常去的網紅打卡點,是游客慰藉心靈,修身養性的鄉愁家園。



下一步,九龍社區將以黨建引領,立足資源優勢,采取多項措施,抓規劃、強引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為農業農村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奏響鄉村振興的美麗協奏曲,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的“五彩”新畫卷!
通訊員 趙定芝 許 溶 楊 藝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765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