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時尚>黃金回收真假(回收商教您辨別黃金真假)
發(fā)布時間:2024-08-09閱讀(10)
生活中,有很多易與黃金相混淆的金屬首飾,主要包括鍍金首飾、包金首飾、銅質(zhì)首飾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假牌號、仿制戳記,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真金,因而在分辨黃金時要根據(jù)飾品進行綜合判定來確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1.包金首飾
包金首飾是以銀、銅、鉛、鋅、鴇及其他合金制成坯胎,然后用機械或其他方法將金箔牢固地包裹在金屬制品的表面上形成黃金外衣,以取得金光燦爛的外觀效果。古時用木槌捶打出來的,現(xiàn)代用機器軋制出來的比紙還要薄的金箔,使用時用清漆粘貼,而不能拌和。貼金多用在硬件上如神物菩薩、廟宇供器、人物雕塑。包金的材料一般為24K或22K的金箔如金箔的K數(shù)太低,則柔軟性較差。包金首飾的外觀與真黃金首飾相似,金光閃閃,又不易褪色,使人真假難辨。但仔細觀察首飾的凹陷處、夾角處、背后等,可以發(fā)現(xiàn)有金箔凹凸不平有翹邊起皮的現(xiàn)象。如首飾上有斷裂接頭,可從此看到金屬材料的斷面是外黃里白。此外,包金首飾的手感也較輕質(zhì)地較純金首飾硬,牙咬無印不易彎曲,久戴金箔易起皮脫落。包金飾品上往往打04KF’08KF”印記。

2.鍛壓金
鍛壓金是K金是通過高溫鍛壓在合金表面上,類似于包金。國際K金鍛壓工藝制造協(xié)會及美國國會于1962年7月1日通過法律規(guī)定由含量不低于10K的金板永久性地通過高溫鍛壓在合成金屬的表面或多面上其中被鍛壓的K金總質(zhì)量不低于成品的1/20。
3.填金
填金是指一種金屬組合物利用高溫及壓力將一層K金壓在較便宜的金屬基底上,這樣可以形成K金的外觀并且較便宜。在技術(shù)上K金至少須為貨品質(zhì)量的1/20以上,可以含量更多。純度印記,/20”12K”GF”。

4.滾金
滾金與填金以相同方式制成不過金屬可以更薄因此更便宜,但不持久M純度及含量的印記’1/40”12K”R.G.P”。
5.鍍金首飾
鍍金首飾是通過電解法在其他的金屬首飾表面用電鍍法鍍上一層黃金,顏色與真金首飾相仿,金黃光亮新時較難辨認。鍍金是得到黃金外觀的最便宜方法。要求鍍金的含金量不得低于14K,其厚度不小于0.5am。鍍金首飾—般體質(zhì)較輕灣折時較硬,手感較輕,質(zhì)地較硬,牙咬無印,用久易褪色。鍍金首飾在砂紙上用力一擦,即可露出基底顏色,經(jīng)過火燒,顏色變白的是銀,變黑的是銅。鍍金首飾上常有“18KGP’ ’24KGP”印記。
6.粘金
粘金就是金粉在使用時調(diào)以清漆作為粘合劑,它是一種以金代墨的理想用料。文人墨客多用它在紙、綢、布、棉上揮毫文字如壽幢、扇子、對聯(lián)、堂幅等,都是粘金的用武之地。
7.銅質(zhì)首飾
銅質(zhì)首飾顏色黃中帶紅,光澤較暗質(zhì)地較軟質(zhì)量輕飄。銅合金首飾,顏色發(fā)白,質(zhì)硬量輕,久戴掉色,會使皮膚發(fā)黑。
8.稀金首飾
稀金首飾是稀土元素與銅組成的合金為少量稀土加大量黃銅。耐磨性好,硬度可達3. 5以上。
9.亞金首飾
亞金首飾是以銅為基礎(chǔ)材料形成的一種銅合金,輔以銀元素熔燒的仿金材料,外觀與18K黃金相似。

10.鈦金首飾
物化的鍍鈦工藝(氮化鈦),一般以銅為主體,外觀與K金外觀類似。
無論是鍍金首飾、包金首飾還是銅質(zhì)首飾、亞金首飾,一般不帶類似黃金首飾的印鑒,或所帶印鑒不同于黃金首飾,如有的首飾刻有英文字母“GK”,其含義是“鍍金。或者印鑒字跡模糊不清,歪歪斜斜,消費者應(yīng)通過辨認首飾上是否有印鑒、印鑒是否符合上述規(guī)定、印鑒是否清晰等方面內(nèi)容,以判別黃金首飾真?zhèn)巍?/p>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37630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