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轎夫魚貫而入(從轎夫濕鞋說開去)
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10)
作者:寧媛媛 近日,讀到“轎夫濕鞋”的故事:張瀚初任御史,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廷相,王廷相給他講了一個乘轎見聞說他乘轎進城遇雨,一轎夫穿了雙新鞋,開始時怕弄臟了鞋“擇地而行”,循著干凈的路面走,但進城后泥濘漸多,轎夫一不小心,踩進泥水里,此后便無所顧忌地踩下去,“不復顧惜”了王廷相說:“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些話,“退而佩服公言,終身不敢忘”,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轎夫魚貫而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轎夫魚貫而入
作者:寧媛媛
近日,讀到“轎夫濕鞋”的故事:張瀚初任御史,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廷相,王廷相給他講了一個乘轎見聞。說他乘轎進城遇雨,一轎夫穿了雙新鞋,開始時怕弄臟了鞋“擇地而行”,循著干凈的路面走,但進城后泥濘漸多,轎夫一不小心,踩進泥水里,此后便無所顧忌地踩下去,“不復顧惜”了。王廷相說:“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些話,“退而佩服公言,終身不敢忘”。
王廷相的話,頗受啟發。今天,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既然濕了鞋,順便洗個腳;既然洗了腳,干脆洗個澡。”個中意味值得深思。一旦第一次違了規、破了戒,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終至難以收手,走向自我毀滅。因此,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必須守好“第一次”、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確保廉潔之“鞋”不濕至關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行人很多的十字路口,有的人因為不遵守交通規則被交通警察攔了下來,被攔住的人常對交警辯稱:“我這是第一次違規,下次注意。”但實際上,這些人口中的第一次往往是昨天故事的重演。生活中,有些第一次可能會成為最后一次。比如,不守交規導致的慘烈車禍,讓人付出的很可能就是生命,生命對于人來說只有一次,所以守住第一次非常重要。對于領導干部而言,亦是如此。破一次規矩,有可能就會留下一輩子的污點;違反一次紀律,很可能會造成人生防線的失守。梳理諸多案例不難發現,許多領導干部走上違紀違法之路,無不是失守于第一次。“一次小讓步,次次守不住。”廉潔防線一旦被突破,再想收手就很難。
確保廉潔之“鞋”不濕,就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嚴守每個“第一次”。領導干部在剛提拔重用之時,大多能夠慎獨、慎微,珍惜手中的權力,較好地履行職責。但隨著工作出了成績,職務得到提升,身邊阿諛奉承的人多了,各種誘惑也會紛至沓來,曾經的“清規戒律”一不留神就會破戒。時時處處恪守紀律規矩,方能在“第一次”來臨時及時亮紅燈、踩剎車。
確保廉潔之“鞋”不濕,就要提高危機意識。一些官員落馬后感慨:我把別人當朋友,別人把我當魚釣。還有官員認為自己落馬是被商人“拉下水”。官員被“圍獵”表面看是被動的,實際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各取所需而已。軍中“鐵面審計師”陳玉晉,為什么能夠做到從不違規破例,從不逾越底線?因為他做人腰桿硬,干事有底氣,“不與施工人員私下見面,不接受施工單位吃請,不收任何禮金‘紅包’”。不貪占別人的便宜自然就站得正,理想信念堅定自然能分清是非曲直。
為官從政的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處就那么幾步。領導干部當謹記:面對誘惑保持清醒,時時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惕,走好每個充滿誘惑的“十字路口”,確保“廉潔之鞋不濕”,惟其如此方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行穩致遠。(寧媛媛)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6930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