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網購化妝品辨真假 女子花費近4000元網購化妝品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15)
今年9月初,海口的小馮在閑置物品交易軟件閑魚APP上,看中了一個賣家出售的一套海藍之謎的化妝品,價格比專柜便宜很多,于是就花了3千多購買了5瓶,可是收到貨后,小馮才發現這化妝品似乎有些不太對勁兒。
馮女士手里的這幾瓶化妝品,就是從閑魚平臺上的一位賣家那買來的。馮女士說,9月2號,她在閑魚軟件上看到一位昵稱名為“天時地利人和在”的賣家,發布了家中閑置化妝品的圖片,其中一瓶海藍之謎修護精粹水的價格為860元,而對比專柜價格,相當于打了個7.8折。而且,馮女士還將賣家發布的圖片向專業人士進行了鑒定,再三確認是正品后才決定購買。可是,就在她付完款后,系統卻顯示,賣家關閉了訂單,剛剛支付的860元也同步退還到了馮女士的支付寶賬戶。接著賣家告訴馮女士,馮女士的賬號跟他的閑魚交易不了,要求馮女士在微信上進行交易,馮女士沒多想也就同意了。

記者了解到,閑魚平臺對于買家和賣家的交易,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雙方的交易不能脫離閑魚。因為脫離平臺后,錢款沒有第三方監管,很容易產生糾紛。但是,為了趕緊買到化妝品,馮女士沒多想,便添加了這位賣家的微信。添加微信好友后,這位賣家又向馮女士介紹家中其他閑置化妝品,馮女士便總共花了3760元,購買了海藍之謎的1瓶修復精粹水、1瓶精華面霜、1瓶濃縮修復眼霜、1瓶修復精華露,還有1瓶蘭蔻精華肌底液,通過微信轉賬分為三筆支付給了賣家,而當馮女士收到化妝品后卻發現,這些化妝品似乎不是正品。他便又通過閑魚平臺上發布的有償鑒定服務進行鑒定,對方查看了外包裝圖片后,給出了鑒定結果。


除了在線付費鑒定外,馮女士還將自己購買的產品拿到了專柜進行鑒定。多方確認為假貨,這可把馮女士氣壞了,她趕緊找到當初的那名賣家。結果對方卻表示,自己也是被其他人給騙了。


從這之后,馮女士就再也聯系不上這個賣家了。而另外一位消費者小麗,也同樣跟這位賣家購買過化妝品。
閑魚閑置交易平臺 用戶 小麗:我說三個我都要,一共1000塊錢,他也挺痛塊的,下單之后,上面寫著交易失敗,之前在閑魚上買過別的東西,沒遇到過這個事,他說交易不了,交易不成功,然后他呢就是給我發了一個語音通話,讓我加微信。

小麗表示,自己收到的也是假貨,而且交易過程和馮女士是一模一樣。而在咸魚的交易平臺的安全中心內,對消費者有著明確的提醒,用戶在進行交易時,全程不要脫離閑魚;脫離閑魚平臺,也就等于脫離了平臺的保護,應該拒絕使用外部工具溝通和付款;即使買賣雙方當面同城交易,也要按照平臺下單流程完成支付。那么,像馮女士和小麗遭遇的情況又該怎么辦呢?咸魚平臺的客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平臺已對馮女士遭遇的情況進行記錄,并將對賣家進行信息核查,一旦核實賣家售假行為屬實,平臺將會立刻下架賣家商品,同時追究商家的相關責任。隨后,馮女士也向轄區的派出所報了警,警方初步以涉嫌詐騙的案件來受理。

同時警方提醒,建議大家到正規的廠家或者商店去購買商品,這樣有利于后續的維權和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