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39)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一位家長在網絡上總結了現在學生的穿衣風格,她表示,自己家旁邊就是一所中學,平時她經常能看到學生進進出出,所以對現代學生的穿衣風格最了解。
根據她的觀察,現在的學生,不管男女都喜歡穿寬松肥大的衣服,而且女生的臉兩邊還各有一條“鲇魚須”。
其實不管是現在的學生還是以前的學生,到了十幾歲這個年紀就開始關注自己的外貌,每個人在學生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風格。
90后在中學時代也曾經追求過殺馬特,這也沒比“鲇魚須”好到哪里去。
針對這種現象,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就曾經在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中進行過詳細論述。
他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感知運動階段,它出現在兒童0歲到2歲的時候,這個階段的兒童通過動作去探索世界。
第二個階段叫做前運算階段,指的是兒童2到7歲的時候。這一階段的兒童具有一定的象性思維。第三個階段叫做具體運算階段,指的是兒童7到12歲的時候,這一階段的兒童運算能力是零散的。
而到了形式運算階段,兒童已經突破了之前的邏輯局限,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
也就是說,11到16歲的兒童會在這個階段形成自己的想法,他們對于世界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少年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他們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外表形象。
因此,中學生喜歡打扮自己這一行為是非常正常的。只不過由于時代在不停地改變,人們的審美觀念也會產生一定的差異。
這就是父母永遠看不慣孩子穿衣打扮的原因,因為父母的審美還停留在他們的少年時代。
父母把中學生的常見發型叫做“鲇魚須”,但是孩子卻認為這是“八字劉海”,非常美。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愛美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現在的中學生越來越夸張了,她們將本來應該放在學習上的心思放在了打扮上,隨身攜帶小鏡子小梳子。那么為什么現在的中學生越來越在意自己的外表了呢?
其實這主要還是由于我們現代的社會環境造成的。當代中國對于女性的要求非常苛刻,女性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不然就有可能成為被指責的對象。
有不少女性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了容貌焦慮,這種焦慮當然也會影響到年輕一代。
根據我國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的彩妝消費人群越發低齡化,甚至有的小孩從四五歲就開始學習化妝。
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整個中國社會的女性基本上都存在“體象障礙”,“體象障礙”指的是某些人對自己外貌過分關注,這些人所謂的關注點其實是一個很小的缺陷,甚至有些缺陷根本不存在。
“鲇魚須”也正是因此產生的,這種八字劉海可以讓臉顯得更小一些。
即使有些女孩子的臉并不大,即使有些女生并不那么看重外貌,但是在這種風氣的長期影響下也會變得在乎外表,審美也會逐漸被其他人所同化。這種心理就叫做“群體心理”。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自己可以合群,沒有人希望自己被單獨排除在外。
那么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穿寬大的衣服呢?這也和孩子青春期的心理有關。青春期是孩子從少年走向成人的過渡期。
在青春期中,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在生理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女孩子的胸部會逐漸隆起,男孩子的生殖功能也會發育成熟,第二性征越來越明顯。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變化可能會引起孩子的不安,他們會產生一種自卑感和羞恥感,所以才想下意識地去掩蓋自己發生變化的身體。
有些孩子還會因為這些改變出現心理發育不平衡的問題,嚴重的可能還會發展成焦慮癥或是抑郁癥。
這種用寬大衣服掩蓋自身發育特征的行為在弗洛伊德看來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這種心理防御機制叫做“否認”。
對于青少年來說,生理的變化讓他產生了不安和焦慮,為了讓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平衡,青少年采用遮蔽第二性征的方式去否認事實。
這種行為會適當緩解他們的焦慮,也可以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青春期。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透過表象看本質,不要一味地責備和評論孩子的外表,而是應該主動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第一心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