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廈門市同安區美麗鄉村(廈門同安昔日貧瘠地)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13)
臺海網7月3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在同安五顯鎮三秀山腳下有一個不足300人口的小村莊———三秀山村。49年前,為了南岸山美水庫建設,一批村民移民至此,彼時的三秀山村土地貧瘠。多年來,經過不懈努力,該村不斷發展,尤其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村莊舊貌換新顏。“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省級生態村”“省十佳小康庫區村”……如今的三秀山村,山清水秀,宜業宜游,正朝著村美民富的現代休閑鄉村闊步前行。

如今的三秀山村,山清水秀,宜業宜游。通訊員 陳嘉新 攝
小山村“顏值”不斷提升
高聳大氣的牌坊式大門,整齊的房舍沿山腳鋪開,生態水系與綠植相映,驅車駛入三秀山村,眼前一片靜謐和美。然而,這個村莊以前并沒有這么美。
“(之前村里)有土頭垃圾、養殖糞污,還有亂搭亂建的建筑。”三秀山村鄉村振興工作組負責人柳振陸說,“以往村民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污染水體和環境。后來經過治理,變化可大了。”柳振陸介紹,雨污分離工程建設后,家家戶戶的生活污水得以收集與處理,污水橫流現象明顯改善。公廁改造、雞鴨禁養、生態水系打造等項目的推進,讓該村生態環境穩步提升。
如今的三秀山村,民宅外原來近兩米高的封閉式圍墻被“通透式”圍墻取代,拆墻透綠,村民可以在自家房前屋后種瓜果蔬菜,美觀又實用。參差不齊的民宅統一“穿衣戴帽”,整齊又美觀。村子里還建有兩個文體公園,綠化景觀、荷花池塘、休閑庭院一應俱全。
農旅研學助推產業發展
近年來,三秀山村精耕現代都市型農業,專注生態旅游發展,聚焦“農旅研學”,不斷探索現代鄉村發展之路。
村里的鑫美園果蔬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現代農業種植、田園果蔬采摘于一身的省級農民合作社,吸引了一批批中小學生研學團、機構等前來參觀。“年接待游客達20萬人次,高峰時期每天能接待游客2000多人。”鑫美園合作社負責人何添文告訴記者,園區占地面積近300畝,種植了近700種果蔬,可提供果蔬采摘、農作物制茶、多肉植物DIY等旅游項目。
據了解,鑫美園合作社還與三秀山村聯合啟動百草園項目,打造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村內的40畝百果園項目也于2019年6月啟動,引進優良品種果樹,發展休閑采摘業。預計今年春節前,游客就可以來采摘體驗。
當前,三秀山村拓展了城市菜地、民宿、庭院經濟等多種業態,鄉村旅游不斷發展。通過土地規模流轉、村企合作帶動就業,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實現“雙增收”。2019年,三秀山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5.9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18萬元。
移風易俗,傳承移民文化
走在村道上,沿途可見家風家訓、習語金句等宣傳噴繪。三秀山村第一書記辜勇志告訴記者,該村十分注重文明鄉風建設,還形成了《村規民約》。
村民陳桂戀說,以前村里每年有三個民俗日,家家戶戶都要設宴席慶祝,每場花費近萬元。移風易俗后,村民負擔減少了,村民的思想觀念也在慢慢轉變。
去年,村兩委利用庫區移民文化中心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依托村里的志愿服務隊開展各類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黨支部還結合移民風情文化,提煉“服從大局、勤勞致富、積極融合”的移民文化精神,在鄉村文體小廣場設置移民文化景墻,以李氏族人移居至此的勞動場景為內容,集中展示李氏族人建功立業、敢拼會贏的奮斗精神,讓庫區移民“不忘來時路,留住根與情”。(記者洪艷艷)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62992.html
上一篇:活出另一種美(另一種美麗)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