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雍仁親王真實死因(大清王朝豪格殺妻)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11)
肅親王豪格,滿清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豪格的一生是極具悲慘的一生,是滿清十二大鐵帽子王里下場最慘的一個。
久經沙場,屢獲軍功,婚姻不幸,屢受譴責《清史稿》:國初開創,櫛風沐雨,以百戰定天下,系諸王是庸。
豪格畫像
豪格“容貌不凡,有弓馬才”,“英毅,多智略”,早年時期隨父親皇太極征戰沙場,屢獲軍功,頗受努爾哈赤賞識,因征討蒙古有功被授為貝勒,皇太極即位后,豪格又在在伐蒙古征明朝的戰爭中,又建有功勛,被封為和碩貝勒。不久晉封為肅親王,并兼管戶部,成為皇太極的得力助手。
豪格作為皇太極長子,又立下軍攻無數,很受皇太極器重,但是對其也有多次處罰,甚至降爵的處分。皇太極將后金國號改成大清稱帝后,加封豪格為和碩肅親王,并兼管戶部主事,不久因為代善之子岳托得罪皇太極而遭到牽連,被將為貝勒,其實,豪格被降爵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豪格跟岳母莽古濟的關系。
莽古濟劇照
莽古濟是努爾哈赤和大福晉富察氏的女兒,也就是皇太極同父異母的胞妹,與前夫武爾古岱生有兩個女兒,長女嫁給了代善的長子岳讬,二女兒嫁給了豪格,所以莽古濟對于岳讬、豪格來說既是姑姑,又是岳母。莽古濟性格非常倔強,跟皇太極一向不和,豪格夾在中間兩頭為難。而后豪格打敗林丹汗之后娶了林丹的八大福晉之一的伯奇福晉為側福晉,這一舉動遭到岳母莽古濟的強烈反對,莽古濟大鬧婚宴,半途離場,讓皇太極下不了臺,顏面盡失,皇太極一氣之下將莽古濟一家給孤立了起來,所以將岳托和豪格都給將了爵。
受到父親處罰的豪格,戰戰兢兢,此時的莽古濟一家已經被屠戮殆盡,這讓豪格感到十分害怕,為了表明立場,就將自己的嫡福晉莽古濟的二女兒哈達納喇氏給殺死了。但是豪格此舉并沒有得到皇太極的贊許,只是在瓜分莽古濟家產的時候多給了豪格一份,并將莽古爾泰的正藍旗給了豪格統領。
莽古濟劇照
生性柔弱,優柔寡斷,錯失帝位崇德八年,皇太極猝死盛京皇宮,由于生前沒有立下儲君,導致帝位空懸。按道理說,豪格作為皇太極的長子,而且戰功赫赫,是非常有機會能成為接班人的,但是豪格生性柔弱,優柔寡斷,在代善主持議政王大臣商討選擇后世之君時,面對強勢的多爾袞,豪格居然稱自己“福小德薄,非所堪當”,然后“固辭退去”,意思就是他不是嫡長子,覺得自己不夠資格。
眾王議儲劇照
雖然兩黃旗都支持豪格稱帝,可是作為主子的豪格不爭氣啊,真實應了那句老話“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當時出身兩黃旗索尼、鰲拜等人在豪格府中對豪格進行了多次勸說,豪格才去拉攏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當時濟爾哈朗和禮親王代善都表示要“立帝之子”,其實他們并不看好豪格,也時因為豪格太過于柔弱,多年之后,豫親王多鐸曾經對豪格講:“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初議立爾為君,因王性柔,力不勝眾,議遂寢。”
《孝莊秘史》孝莊皇后拉攏代善等人
而多爾袞所代表的兩白旗都是擁立多爾袞稱帝的,多爾袞礙于是皇太極的弟弟名不正在言不順就推舉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主要是因為福臨年幼,他可以掌控朝局,豪格比較年長,如果稱帝后,多爾袞無法自然就掌控,結果本應該屬于豪格的帝位就這樣落到了6歲的福臨手里。
原本勝算很大的豪格,卻成了最大的輸家。優柔寡斷的豪格在爭奪皇權的大戰中缺乏豪氣和勇氣。他輸了,怪他缺乏統籌全局的“大德”,不懂斗爭的多變性,缺少控制局勢的韜略。
《孝莊秘史》多爾袞與豪格劇照
與睿親王多爾袞素來不合,慘遭迫害福臨繼位后,改元順治,豪格雖然沒能成為皇帝,但是在順治初年照樣為大清立下了不少功勛,尤其是在平定四川的戰斗親自射殺了大西皇帝張獻忠,但是這樣并不能成為他的保命符,已經成為攝政王的多爾袞早已開始清算當年反對自己稱帝的敵對勢力,于是慫恿豪格曾經的親信河洛會誣告豪格隱瞞部下冒功、私自啟用犯人之弟等罪,將豪格奪爵圈禁,兩個月后,豪格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監獄里。
《孝莊秘史》多爾袞與豪格劇照
豪格死后,多爾袞與英親王阿濟格分娶了他的兩個福晉,這也成為后世學者對多爾袞多為詬病的一個原因。順治帝親政后,處置多爾袞,多爾袞生前制造的冤案也被昭雪,順治帝追念豪格生前的戰功,為豪格平反,重新封為和碩肅親王,后來追封為武肅親王,到乾隆的時候才配享太廟。
豪格是一個成功的將軍,但是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他為大清征戰四方,但是奪位失利而倒臺,這是豪格的偶然,也是歷史的必然。在清初政治局面復雜的情況之下也只有多爾袞這樣的人才能夠肩負起一統中國的重任。豪格缺少經略四方的眼界與膽識,可以說豪格奪位的失利也是歷史選擇的結果。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6293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