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世界十大危險島嶼排名(越美麗越危險這座島嶼有多)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12)
一提到蛇這種動物,許多人的腦子里會聯想到眼鏡蛇、黑曼巴蛇等這類令人聞風喪膽的劇毒蛇。而如果在一座島上充滿了毒蛇,這樣的場景真實令人不寒而栗。今天我們就將為你介紹在這地球上的其中一座蛇島——巴西的大凱馬達島。
有傳言稱,這座島上每5平方米就有一條致命毒蛇。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越美麗越危險,這座島嶼有多“危險”?政府下令,任何人不得進入
大凱馬達島狀如一條盤踞南方的大蛇,匍匐在距離巴西圣保羅州南部海岸線35公里處,全島占地0.43萬平方公里.
1984年,這里被巴西聯邦政府確立為自然保護區,任何人不能私自登島。這是由于這座島上,生活著世界上最致命的蛇類之一——金矛頭蝮蛇,有人說,這種蛇的毒液可以腐蝕肉體。

在這座島上,沒有哺乳動物,沒有淡水,島上的鳥類以海鳥為主。有傳言稱,這座島上每5平方米就有一條毒蛇,人跡罕至。在2017年的時候,也獲得了相關部門的批準,新華記者可以跟生物學專家一起登島。
由于很少有人上島,島上并沒有路。就連登島的研究人員開辟出來的小路也快被新長出來的植物覆蓋。

從新華社記者的手記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由奇科門德斯基金會的專家負責為記者們帶路,一行人循著以往的標記帶領大家前行,他們需要借助砍刀為自己開路。
此次探險途中,他們總共發現了7條毒蛇。這些蛇通常顏色接近自己的棲息地,他們“有的躲在巖石后面,對于毫無經驗的人來說,很難發現他們。”大多數蛇類與他們的生活環境很接近。

事實上,大多數時間,蛇類的腹部都保持和地面底層的接觸——只在樹木間滑動,在水中游動,或是怕舒適,它們才會從和地面的親密接觸中解放出來。正是通過這種與地面的接觸,他們可以識別聲音的震動,追蹤獵物和可追求的雌蛇的蹤跡。
島上所有的蛇都是有毒的,它們是島嶼矛頭蝮蛇。矛頭蝮蛇屬于蝰蛇科下,蝮蛇的嗅覺十分靈敏。

他們長有一個紅外線感應腺,將其和眼睛獲得的視覺資料相互結合,得到一個視覺圖像。有趣的是,當一條蝮蛇張大嘴巴威脅敵人時,它們的牙齒會保持放松,使其不會擋住用來掃描來自對手或獵物的紅外線信號的器官。
這讓它們能在7米內感覺到提問只有10度的一只老鼠。島上的這些蛇類通常以海鳥為食,因此需要很強的毒性,使得被攻擊的海鳥能夠迅速從空中掉落,否則無法一擊必中,蛇類就只能餓肚子。

大凱馬達島上棲息著數千條毒蛇,駭人聽聞,但正因為這座島人煙稀少,才完好地保存了島上的原始生態環境,使得科學家們能夠更加方便的進行研究。
生物學家們針對蛇類的研究最終還是為了服務人類。通過在這座島上采集到的蛇毒進行研究,布坦坦蛇研究所就能制造出攻克毒物的藥品。

我們知道,巴西是眾多毒蛇的主要棲息地。而據統計,布坦坦每年生產近2億劑疫苗和100萬支抗蛇毒血清,這些血清就能夠拯救巴西80%被毒蛇咬傷的人。此外,毒液中的一些分子還可幫助降低血壓,用于制造緩解心絞痛的藥物。

這些毒蛇都安然棲息在這座與世隔絕的島嶼上,還為人類提供重要的生物學材料。然而,地球上的許多蛇類正在失去自己的棲所——人類以比蛇類進化速度快得多的速度改變著自然生態。像大凱馬達島這樣的“蛇類”世外桃源更顯得難能可貴。

在這個世界上,蛇的種類驚人,有接近3000多種,從身長只有十幾厘米的小小的挖洞蟒蛇,到身長十幾米的巨大的蟒蛇,蛇類逐步形成了它們獨特的行進方式、收集環境信息的不同方法和各種各樣的毒液發送系統。
蛇類喜愛熱帶,他們生活在除了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路上,甚至還有一些生活在北極圈內。有些島嶼是無蛇的,比如新西蘭、愛爾蘭和冰島。大西洋里沒有海蛇。蛇類的多樣性在熱帶地區最明顯。

在這個地球上還有諸多像大凱馬達島這樣的“蛇之天堂”,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有關消息,歡迎在評論區域留言互動。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6243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