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7-17閱讀(17)

這是【小人物·大職場】的第74期人物:一個從愛鞋,到玩鞋,最后靠鞋子賺錢的男生的故事。
年齡:25 職業(yè):職員
坐標:杭州 收入:月入7000-5w
最近,某款國貨鞋上了熱搜,原因就是一雙原價才1499的鞋子居然在一夜間瘋狂漲到48889元,但依然遭到瘋搶。
不少人無法理解,一雙鞋子能賣到4萬多,這是貼了金還是鑲了鉆了?
買鞋子的人是傻了,還是錢太多燒手?
當然還有人好奇問,這鞋子一轉手就能賺這么多,這錢賺得也太簡單了吧?
其實未必,同樣是玩鞋,前段時間媒體曝出“90后炒鞋負債1000萬”,看得人心驚肉跳。
那么,鞋圈這個行業(yè)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賺到錢,還只是為了割韭菜而產(chǎn)生的坑?

高中時代的我和所有男生一樣,是個狂熱的籃球愛好者。隨著時間推移,自然而然地迷上了球鞋。而那種球星同款的球鞋則是我的心頭好。
因為只要穿上和偶像的同款鞋子,瞬間就能讓我感覺到自己離偶像只差一雙鞋的距離,還能順便腦補自己像球星一樣球場上叱咤風云。
對于購買鞋子的經(jīng)驗,我全憑自己的喜好來。一開始的鞋子都是實體店買的,明碼標價,一般只要早點去店里,基本沒有說買不到的,更別說再加價賣的情況了,頂多就是,看到某款心動的限量鞋子,卻不能在杭州買到,看著別的人買到手,但也只是一種羨慕嫉妒恨的心理而已。

不像我的一個同學,專門請假,提前一天去北京,就為了能在專賣店開門的那一刻買到自己心愛的鞋,然后再趕回來。
雖然我也喜歡鞋,但也是有底線的,在我眼里同學這樣的行為簡直就是太瘋狂了。
因為對鞋子的熱愛,我經(jīng)常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逛各種貼吧、加各種QQ群來交流一些鞋子的感想和信息,也是沒想到,第一次通過鞋子賺到錢就是通過這個途徑完成的。
通常,我會把買的鞋子分類成三種,普通可穿,偶爾穿穿和收藏三類,當然,價格也是依次上升。我一般定期清理鞋子,比如,買的時候挺喜歡的,過段時間就無感或者爛大街了,為了迎接下一批新鞋子,我會把這類鞋子送給老爸或者親戚朋友,就是從來沒想過賣了它們。
直到一次買某牌子的限量明星同款,我沒想到太熱門,搶到號去買的時候已經(jīng)沒了自己的鞋碼,懊惱之余,同學提醒我不如先買回去,再去貼吧或者QQ群和人換。

沒想到我換鞋的帖子一出,想換的人不多,倒是很快來了一個人問我加價500元賣不賣。
可是我當時一心就想著換,沒理他。結果,他一路加價,居然在原價上加了2000。我知道這雙鞋很受歡迎,但想這鞋子買來才1000多,他這價格差不多都翻兩倍了,我想他應該是真的喜歡這鞋子吧,于是就賣了。
后來進圈后我才知道,其實,他這種手法就圈里常見的,在鞋子發(fā)售的第一時間,加價把鞋子從我們這種“散戶”手里買走,然后等一段時間的行情漲上去之后,再翻倍賣出去, 賺差價。
我當時并不知道這就是炒鞋,只是認為這個人對這款鞋子愛得瘋狂而已。

我進了大學之后的花銷,比平時在家大了很多,雖然家里條件還算可以,但是,總有錢不夠用的時候,問同學借又拉不下臉來,于是,我開始找各種可以賺零花錢的活。
我和身邊的大多數(shù)同學一樣,首選去M家或者K家打零工,這類工作雖然難度不高,但競爭卻很大,而且又累賺得還不多,不過那時候,空余時間有限,也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賺錢辦法。
直到一天,我和同樣喜愛球鞋的同學聊天,說到現(xiàn)在的鞋子真是越來越難買了,看中的鞋子經(jīng)常被人秒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鞋子加價幾百、上千地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真的很不甘心。
同學建議:“要不我們叫上幾個人也搶搶試一試?人多概率大。”
很快我們就叫上了班里的二十幾個男生,一起幫忙搶號。
沒想到運氣爆棚,一出手就搶到了五雙,同學建議說留下自己要的,其他的我們也像網(wǎng)絡上那樣加價賣出去。
沒想到一掛出去就有好多人來問,我們也就好奇,看看到底能賣多少,就一直沒動。那一次,運氣真的是好,就在幾天以后,有明星穿了同款的情侶款。

OMG!
那價格一直飆,看得我們激動得手都抖了!轉手一雙鞋我們就賺了5000多,大家興奮得不得了,比期末考試合格了還高興。
分錢的時候,大家開心的不得了,而我則在想,這一來一去賺5000,不花多少時間,可比打工合算多了,玩得人多,我為啥不也試一試呢?
這一次的經(jīng)歷,讓我開始步入這個圈子。
于是,我和幾個同學合計開始轉手賣鞋子。當然了,畢竟不是天天都有這種好運可以搶到鞋子,于是我們?nèi)ズ贾莸膴W特萊斯踩點買鞋子,然后再轉手賣出去,賺差價。
不過我們這種初級入坑且在最底層的人,對什么潮流行根本沒法把握,也不知道怎么研究,干脆就用最簡單的幾個方法。
第一種就是叫上一批同學參加鞋子的抽簽,一旦抽中馬上轉手賣掉,大家一起分錢,另一種就是找低價鞋,只要有差價就買了轉手賣,這種鞋子本身就是打折買的,我們怕跌價,所以放在手里馬上就賣了,還有一種就是直接拿著訂單去找鞋。
那時候本錢少,膽子也不夠大,即使這樣懵懵懂懂搞了一年,居然我也賺了四、五萬。
只是因為臨近畢業(yè),又要寫畢業(yè)論文,找工作,我只能暫停。

工作穩(wěn)定之后,我就有足夠的時間和錢來做這件事情,打算把玩鞋當做一項賺錢的副業(yè)。
而且我喜歡鞋,滿足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又能賺錢,一舉兩得。
以前我資金有限,玩起鞋來還挺理智的,然而,呆久了,心態(tài)和想法就開始改變。看到同樣玩鞋,有的人一出手就能賺上千甚至上萬的,換成誰都會心動。
尤其是一個關系比較好的朋友,當時用5000多元入手了一款國貨的鞋子,當時,我覺得國產(chǎn)的牌子肯定沒有其他幾款國際版的好,漲不了多少,卻沒想到,這款鞋就偏偏不按套路出牌,一口氣漲到了5萬多,朋友這么一倒手,足足賺了10倍之多,你說眼不眼紅?

當然,這樣撞大運的事情我也不是沒有遇到過。
比如,某牌的空軍一號“白絲綢”,當初出來的時候,我覺得還挺好看的,就下手搶了一雙自己穿,卻沒想到,這款鞋居然爆了,一直飆到1萬的價格,也就是說,一轉手這6000多的人民幣就賺到了。
我就后悔,自己怎么就沒有下手多買幾雙。
就這樣我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能賺5萬左右。
當然了,這個圈子和炒股一樣,賺得多,必然也會虧到吐血。
作為初入圈內(nèi)的我,消息滯后和無法把控市場的風向是我最大的缺點,然而貪心卻成了我跌進坑的最大隱患。
讓我血虧的就是一雙著名香港明星的聯(lián)名限量款。
我本來想著這種限量的聯(lián)名款,外加潮款明星加持,熱度肯定會持續(xù)升溫,價格肯定暴漲,加之這一系列的鞋子之前都賣得非常不錯,有幾款堪稱經(jīng)典,而這次的設計又非常獨特,基于這么多的有利因素,于是我判定這款鞋一定會爆。
于是,我絞盡腦汁到處找人想辦法,花了十幾萬囤下這款鞋,想著接下去就等著躺賺了,心里美滋滋的。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鞋居然破發(fā)了!也就是說鞋子的發(fā)售量超過預想,買不到的人并沒有預計中的那么多。
而且更坑的是,這款鞋因為鞋面材料的原因,穿上后居然會起霧!
一雙鞋子會起霧我也真是醉了,即使是穿上襪子都會起霧,而且因為款式的問題,還很難搭配衣服。
可以說,這款鞋子即使有很多有利因素,卻因為設計和難搭而被各種吐槽,即使后期又流量明星上腳拍了街拍圖,也無法扭轉局勢,最后的結果就是價格從3000多一路暴跌到1000多,我真的是欲哭無淚,想死的心都有,十幾萬就這么泡湯了。
所以,別看玩鞋似乎賺錢跟容易,一旦虧起來,那也是很有可能血本無歸的。

雖然很多鞋的價格已經(jīng)高得離譜,但在我看來,這種高價位的鞋子我是絕對不會碰的,就是個噱頭而已,這么高的價格只可能是有價無市,誰會這么傻,花五六萬做最后被割的韭菜?除非是狂熱愛好者買來收藏。
雖然在玩鞋上,我吃了大虧,但我依然不放棄玩鞋。有人說我是投機取巧,但是,我卻不這么認為,這其實和股票差不多,也是一種投資,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走。想要賺錢,就是要承擔風險的,這世界上哪有什么是100%穩(wěn)贏的。
一直以來,就有個想法,講述身邊普通人的職場、創(chuàng)業(yè)故事,他們可能沒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沒有腰纏萬貫,甚至還在努力為生活,為房子打拼,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他們的故事也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故事里一定有悲傷,有溫度,有力量,有觸動你的某些東西,小人物,也有大力量。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