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古人為什么要穿三角形的鞋子(為何前頭總是翹起來)
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22)
對于現代人而言,一雙好看的鞋子能給自己的打扮加分不少。尤其對于男人而言,一雙好鞋甚至勝過一身品牌衣物,男人看鞋,女人看包,也成了當代青年的至理名言。

話說回來,現在的鞋子設計的確實是好看,各種款式花紋,針對不同的生活場景還有不同功能的鞋子。諸如皮鞋、運動鞋、跑步鞋、板鞋等等。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各位讀者,你們知道千年前的古人一般穿什么鞋嗎?
倘若經??辞貪h時期歷史劇的觀眾可能會有點印象,那會古人的鞋子跟現在完全是兩碼事,普通的百姓基本上是草履或是赤腳,有錢的達官顯貴則穿的是一種翹頭履。

何謂翹頭履?顧名思義,就是前頭翹起來的鞋子,這種鞋子和今天的鞋子外觀上大相徑庭,看起來也頗為怪異,為何古人卻如此熱衷呢?
其實,這種鞋子對古人而言簡直是神器,在當時,其功能和意義上要全面碾壓現代鞋型。究其原因,一共是三點。

第一,古人的穿著打扮不必現在,漢服愛好者知道,古人有錢人的衣服都以衣擺拖到地面的袍子或裙子為主。這種衣服好是好看,但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容易踩到衣擺滑倒。
翹頭履則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由于鞋子前頭是翹起來的,可以正好托勾住衣擺,走路時可高枕無憂。至于平民百姓,他們穿不起這種衣袂飄飄的袍子,只能穿粗制的麻衣麻褲,翹頭履對他們沒什么意義,加上草鞋成本還低,自然選擇后者。

第二,翹頭履的翹尖是和鞋底相連的,這種鞋型設計能加強鞋底的厚度,讓鞋子更加扎實耐穿,變相增加了鞋子的壽命。要知道,古代可沒有什么瀝青水泥人行道,普通的砂石路和土路都是很費鞋的,鞋子的耐穿性才是古人的首選。
第三,翹頭履的設計還和我國的古建筑有關,不難發現,我國古代房屋屋頂的四個角都是往上翹的。這種上翹的屋頂叫飛檐,是我國的傳統建筑檐部形式。飛檐能擴大室內采光面積,還有利于雨水的排泄,防止其飄入室內。重點是,還能給建筑營造一種向上托舉的蓬勃之感,寓意居住在其內的人生活將步步高升。

同理,翹頭履的寓意也在于此,意味著穿上該鞋的人將平步青云,古人大都封建迷信,自然對這種隱喻深信不疑。
這就是古人為何鐘愛翹頭履的原因,其實翹頭履的流行并不是從秦漢時期開始的,上世紀70年代,我國考古學者在青海省馬家窯文化遺址的古墓中,就發現了來自5000年前的翹頭履浮雕,足見其在我國歷史之悠久。

當然,翹頭履退出歷史舞臺也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早。明朝吳承恩的著作《西游記》里還多次提到翹頭履,如“云尖鳳頭履”、“云鞋堆錦繡”等,指的都是翹頭履。一直到新中國剛成立那會,我國部分山區里仍有不少傳統婦女還在穿翹頭履。
而如今,翹頭履已然絕跡,除了在傳統戲曲中充當服化道具外,根本沒有人會穿了。盡管早已無人問津,但作為我國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其發展和演變的歷史軌跡,足以見證我國古人精妙絕倫的智慧。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