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日本古代女性化妝(被稱為唐朝版喬碧蘿)
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18)
?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姑娘們為了保持自己的美貌,自然要舍得在衣服和化妝品上下一番本錢啦,所以才會有“女為悅己者容,男為悅己者窮”的俏皮說法。
那么,你有沒有想過,古代的窈窕淑女們,是不是也會像今天的美少女一樣,熱衷于“買買買”呢?那時候的女孩們,喜歡穿什么樣的衣服,化什么樣的妝容呢?
女作家沈清嬋在自己的新作《假如生活在唐朝》中,為我們講述了唐朝人的衣食住行,其中就包括了唐朝美女們的衣品和妝容。而在她幽默風趣的文字中,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大唐。
那現在,就讓我們跟著沈清嬋一起,穿越到煌煌大唐,去一睹唐朝仕女們的盛世美顏吧。

唐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開放的一個朝代,因此,可供愛美的姑娘家挑選的服裝款式,自然也是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
一般來說,唐朝最傳統的女性服飾,是上身穿著襦衫,下身束一條短裙,胳膊上搭配著“半臂”,肩膀上披上一層薄薄的絲帛,這類服飾就被稱為“襦服裙”,是唐代淑女們最常見的裝束風格。

襦服裙是穿在外面的外套,至于穿在里面的內衣,則叫做“襪”。千萬不要驚訝哦,因為唐朝的“襪”,可不是今天我們穿在腳上的襪子,而是指抹胸呀。
在唐朝,抹胸也可以叫做“兜肚”,是一種貼身穿的內衣,可以突出女性優美的體態和身姿。如果你想用用文藝一點的叫法來稱呼它,那就可以把這件抹胸稱為“合歡”——你看,是不是有了一點挑逗和曖昧的意味在里面了呢?就好像今天的情人之間,為了增加歡愉的氣氛,特意穿著“”來求歡一樣。

除了傳統的華夏服飾之外,唐朝的女子們也有其他風格的服飾可供選擇喲。
元稹寫過這樣一句詩“女為胡服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蹦憧矗瑥倪@句詩中,就能看出唐朝的開放程度了,女孩子們都熱衷于穿胡人的衣服,化胡人的妝容。
這種心態,和今天的許多姑娘們追趕復古潮流,爭相穿起漢服,其實是一樣的。正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著強大的自信,大家才紛紛去玩一些小眾的東西——為啥呢?還不是圖個新鮮唄!

不管怎么說,唐朝的姑娘們紛紛趕起了西域的時髦。所以,如果你走在開元天寶年間的長安城,就會看到許多姑娘們身上穿著非常緊身的胡服,大膽秀出自己曼妙的身體曲線,在熱鬧的街頭來來往往。這種翻領、窄袖、緊身的胡服,就是“回鶻服”,那可是當年最流行的女裝款式,如果哪個姑娘沒有這么一件“回鶻服”,那就顯得老土了。
回鶻是唐朝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新疆地區,他們就是維吾爾族的祖先。顧名思義,所謂的“回鶻服”,當然也就是從回鶻傳到中原的服飾了。
回鶻服就有點像是緊身的連衣裙,袖子細窄,衣身寬大,下擺曳地,腰間束帶,顏色大多以暖色調為主,其中以紅色最為常見,在領口和袖邊,還鑲有寬闊的織金錦花邊,作為點綴?;佞X服大多數是織錦材質,柔軟保暖,在穿著的時候,還要將頭發挽成“回鶻髻”的形式,用來與衣服相配,發髻上還要戴一頂小小的金冠,兩鬢插上各種華麗的簪釵。
穿上回鶻服,戴上小金冠,你就是長安城里最靚的妹子。

與其他朝代比起來,生活在唐朝的女孩子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了,至少沒有那么多嚴苛的立法規矩束縛著。
說起來,唐朝可是一個連女人都能當皇帝的朝代呀。作為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以說,武則天的出現,給唐朝社會帶來巨大的沖擊性,讓社會變得更加開明,人們的思想更加寬容——女人都能坐龍椅、當皇帝了,那咱就更甭說別的了。

所以唐朝的姑娘們自然就變得大膽起來,放手追求男女平等啦。男女平等的第一步,自然是穿衣平等嘍——男人能穿的衣服,我們女人也要穿!
就這樣,無論宮內還是宮外、貴族還是平民,唐朝女孩身穿男式衣服和靴子的現象就變得十分常見。而且,與今天的小哥哥們在cosplay中各種陰柔的扮相不同,唐朝的女孩子們,更喜歡英氣勃發的扮相哦。
據《新唐書》記載,在一次家宴中,唐高宗與武則天的愛女太平公主,身穿一襲紫色的長袍,腰上圍著一條玉帶,頭上束起男式的折巾,以一個赳赳男兒的儀態,在唐高宗和武則天面前載歌載舞,盡顯英氣。

晚唐有一首《宮詞》這樣寫道: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
詩中的“袴”,就是我們今天的褲子,而“上袍下袴”則是唐代男裝的標準裝束,所以詩中這位給天子打掃御床的宮女,身上所穿的正是一襲男裝。
在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壁畫上,經??梢钥吹皆S多身穿袍袴的侍女,她們或手持盒、盤、樂器等物件,為墓主人提供相應的服務,或與其他穿襦裙女裝的宮女站在一起,等待墓主人的召喚。
雖然后世有許多酸腐文人對唐代男女同服的風俗大加指責,但在我看來,“海以其博大,納百川,而成其浩瀚。山以其厚重,歷滄桑而為之雄渾”,這種巾幗風度,不正是獨特的盛唐氣韻的充分體現嗎?

雖然她們有時候喜歡穿著男裝,大搖大擺走在外面,但說到底,女人的本質還是深深地刻在她們的骨子里的,因此,唐朝的女人,也對化妝情有獨鐘。
而且,唐朝的化妝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功力最深的人,甚至把化妝術變成了美顏術,堪稱是唐朝版的“美圖秀秀”。

在汴州地區,有一個舞女名叫龐三娘。龐三娘的年紀已經不小了,臉上有了許多皺紋。但龐三娘非常善于化妝,她先用薄薄的輕紗貼在臉上,然后再把云母和蜂蜜按照比例混合起來,輕輕地涂在輕紗上,用來修飾和遮掩臉上的皺紋。這樣一來,在別人的眼中,龐三娘依然還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少女。
有一次,汴州要舉辦一個大型的舞會,主辦方派人來請大名鼎鼎的龐三娘去參加。使者來到龐三娘家里,龐三娘還沒有來得及化妝,看起來就是一個老態龍鐘的老太婆,于是使者稱呼她為“惡婆”,還問她龐三娘在不在家。
于是龐三娘就對那個使者說:“龐三娘是我的外孫女,現在剛好有事出去了,你明天再過來吧。”第二天,使者又登門拜訪,龐三娘已經化好了妝,正坐在家里等著他。使者絲毫沒有察覺昨天和今天見到的是同一個人,他對龐三娘說:“昨天娘子不在家,我只見到了娘子的外祖母?!?/p>
正是因為龐三娘有如此神奇的化妝術,民間才給她取了一個外號,叫“賣假臉賊”。前段時間因為忘記打開相機的美顏功能而出丑的喬碧蘿殿下,要是能有龐三娘一半的化妝功夫,哪還用得著擔心沒開著美顏相機啊,只要記得把妝畫好,一切都沒問題啦。

那么,唐朝這神奇的化妝術,有哪些步驟呢?
首先當然是打底了。在唐朝,女孩用來敷臉的東西是鉛粉,也被稱為“粉錫”或“鉛華”,是我國最古老的化妝品之一。有一個成語叫做“洗凈鉛華”,其實說的就是女孩卸妝。敷鉛粉就和今天的女孩涂美白霜差不多,把一層薄薄的鉛粉,均勻地拍在臉上,既可以美白柔膚、提亮膚色,還可以起到遮斑淡痕的效果。
打底之后,就該抹胭脂了。胭脂也叫“焉支”,是由漢代的張謇從西域引進中原的?!段宕娫挕吩唬骸?strong>北方有焉支山,山上有花名紅藍,北人采其花染緋,取其鮮者作胭脂,婦人妝時用此顏色,殊鮮明可愛。”
焉支山也叫胭脂山,位于甘肅省永昌縣西、山丹縣東南,山勢極為險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漢代名將霍去病曾越過此山遠征匈奴,兵鋒直抵祁連山脈。隨后,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徹底將匈奴趕過了祁連山。
于是,在史書中就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匈奴失祁連、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到了隋唐時期,上至宮廷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愛美的女孩們對這種化妝品都愛不釋手。在《開元天寶遺事》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
這段話就是說,在炎熱的大夏天,愛美的楊貴妃還在臉上抹了很多胭脂,而楊貴妃又是個胖美人,非常愛出汗。她一出汗,臉上的胭脂就把汗水都染成了紅色。
抹完胭脂,下一步就該畫眉毛了。在唐代,描眉的風氣非常盛行,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都十分流行描眉。
當時流行的眉毛的樣式有很多種,據唐史記載,唐明皇曾令畫工繪制十眉圖:一曰鴛鴦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云眉,十曰倒暈眉。

眉毛畫完之后,就該貼花鈿了。所謂“花鈿”,其實就是唐代的婦女在眉毛之間的一種裝飾。而用來做花鈿的材料也有很多,什么金箔、魚腮骨、螺螄殼、云母片,甚至就連蜻蜓的翅膀都能拿來做花鈿。
說起花鈿的流行,與一代才女上官婉兒脫不開干系。據說,有一次上官婉兒觸怒了武則天,武則天隨手抄起一個杯子,朝上官婉兒扔了過去,正好打在她的額頭上,留下了一點疤痕。
上官婉兒雖然豪爽不羈,但骨子里畢竟還是個姑娘,也愛惜自己的容貌,于是她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薄薄的云母片剪成一片片花鈿,貼在自己的額頭上,用來掩飾疤痕。
宮中其他女子看見后,覺得這樣打扮很漂亮,于是紛紛效仿。再后來,貼花鈿的妝容流入民間,就變成了唐朝的一個流行趨勢。

最后一步,就是涂唇脂了。在現代女孩的化妝盒里,口紅是不可或缺的,而在唐朝也一樣。唐朝的口紅叫“唇脂”,是由朱砂融合動物的油脂制成的,色彩非常明艷。《齊民要術》里就記載了一種制唇脂的方法:在牛髓或牛脂中,加入丁香、藿香兩種香料,小火文煎而成,然后摻加熟朱砂,最后將其拌勻。
唐朝女子點唇的式樣有很多種: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圣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洛兒殷、淡紅心、猩猩暈、小朱龍、格雙唐……在不明就里的人看來,光是這些極富中國風的唇脂名字,就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按照唐朝的審美,最完美的唇形,應該像櫻桃那樣纖小鮮艷,于是,婦女們為了達到櫻桃小口的效果,在點唇的時候,通常先用鉛粉涂抹整個嘴唇,然后再以唇脂點出嘴唇。這樣一來,就可以起到改變嘴型的效果——嘴唇厚的,可以點成薄的,嘴唇大的,可以點成小的——這種神奇的化妝術,真可謂是“手動美顏”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