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愛心的接力棒交給你(信的就是你這身衣服)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25)

圖為劉洋(右)到文具店為幫扶的學生挑選學習用具。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有什么需要都可以直接聯系我,這是阿姨的手機號碼,一定要記住啊。”1月27日,劉洋掛完電話后滿心歡喜,因為這是她第一次跟一個幫扶了6年的西藏孩子通上電話。
這時,她的手里還緊緊攥著一張記滿了手機號碼的紙,生怕一不留心弄丟了。
一張紙承載著8年的堅持
劉洋,廣州邊檢總站東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政治處副主任。就在前一天,她與西藏甲日小學校長卓瑪溝通幫扶孩子情況時,無意中得知,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現在幾乎每個孩子家里都有手機,可以直接聯系了。劉洋掩飾不住激動的心情,跟校長要了孩子們的聯系方式。
這張紙上,記錄著他們幫扶的43個西藏孩子的聯系電話。
8年前,劉洋曾到西藏工作過一年。援藏雖以一年為期,但一次在雅魯藏布江畔與甲日小學的邂逅,卻讓她從此與西藏結下了不解之緣。
甲日小學,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一個窮山溝里,全校只有300多名小學生。在一次走訪貧困孩子的家庭時,“第一次見到那些孩子,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鞋子也不合腳,甚至有的腳趾還露在外面。”劉洋說,當時自己腳上穿的是單位發的帶絨軍靴,很暖和。這種強烈的反差讓初為人母的劉洋心疼,她在心里默默下了一個決定。
從當場給每個孩子量腳,到發動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東莞邊檢站同事們參與“揚帆助學行動”,劉洋開啟了一段跨越千山萬水的助學扶貧之路。8年來,他們先后幫扶了71名貧困學生,累計捐助物資30余萬元,其中28名學生已順利小學畢業,43名學生還在持續幫扶中。
“這些年幫扶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溝通問題。”劉洋感慨,最初那里沒有電話和網絡,孩子們不懂漢語,所有聯系都只能通過校長進行,而揚帆行動小組成員也只能依托劉洋與校長的溝通進行一對一幫扶。“現在孩子們都有電話了,以后我們的助學工作可以更加深入些。”劉洋說,對于這些孩子,不僅是物質上的幫扶,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幫扶也一直是她所關注和期待的。
而這張記錄了43個孩子聯系方式的紙,似乎可以實現她8年多來的夙愿。
一個人帶動一個群體的愛心
2013年,劉洋從西藏回到東莞后,跟時任政治處主任吳文靜匯報了自己想幫扶西藏孩子的想法。“我們也可以發動一下單位其他同志一起參與進來。”吳文靜建議。
倡議書發出后,“揚帆助學行動”從5人逐漸發展到如今的29人。其中最年輕的是90后民警張保昌。
張保昌回憶說,那是2019年夏天的一個中午,他在虎門街道上碰到了扛著幾個大黑色塑料袋的劉洋,正大汗淋漓地從虎門黃河時裝市場走出來。當時他邊上前幫忙邊調侃:“洋姐,這是大采購啊,這衣服得有多少啊,什么時候能穿完。”
后來,張保昌才知道這是劉洋去虎門市場給孩子們量身采購的衣服,當即便要求加入這個小組,自此,每次采購行動和打包郵寄,1.9米的大高個兒張保昌必是其中主力之一。
除本單位同事參與進來,兄弟單位珠海邊檢總站拱北邊檢站十六隊民警們聽聞劉洋事跡后,也組織了一次大型捐贈活動,為甲日小學捐贈了6臺洗衣機、500多張凳子,解決了寄宿學校孩子的洗衣難題,改善了學習硬件設施問題。
從“獨角戲”到社會力量“大合唱”
1月27日,臨近春節,又到了給西藏孩子挑些開春衣物的時候了,而這次與以往不一樣,劉洋通過電話精確掌握了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廣東天氣熱得快,過完春節,很快就要上夏天的衣服了,我得去市場先預訂一下。”劉洋掛了電話趁著休息的時間,匆匆往服裝市場走去。
“洋洋,又來啦!”只見一個40幾歲微胖的齊耳短發大姐,正朝劉洋招手。她叫戚賽,是專營兒童褲子的店鋪老板。還沒等劉洋開口,戚大姐便挑了幾條褲子介紹起來。
戚大姐,不是邊檢站揚帆行動小組的成員,但是,自4年前認識劉洋后,每次都會參與到捐贈活動中來。“以前她是穿軍裝的,現在是穿警服。他們愛心捐助孩子,我信她這身‘衣服’。”戚大姐說。
第一次認識劉洋,是劉洋跟她媽媽一起過來給西藏的孩子買衣服。自從知道這個愛心活動后,戚大姐都是以批發價出售衣服給他們。同時,劉洋他們買多少,她每次也都捐同等數量的衣物。不僅如此,熱心的戚大姐還發動鄰鋪的商家們也一起給幫扶的孩子們捐衣物。
“這個社會充滿了正能量,像戚大姐這樣的好人,我們還碰到好多。”劉洋一邊說,一邊引著記者繞過幾條小胡同,來到一條老街。“這條老街賣文具的店鋪很多,給西藏孩子們購置學習用品基本都是在這里。”
“這個老板姓黃,有點靦腆,也經常給西藏的孩子捐文具。”劉洋匆匆的腳步停在一間狹小的文具店鋪,她回頭告訴記者,黃老板是專營文具的,也賣少量書籍。每次劉洋來采購文具,黃老板都會偷偷用手遮住計算器算價錢,生怕其他客人知道了他以最便宜的價錢賣給劉洋,還堅持捐一些紙筆之類的文具,但每次都略帶靦腆地說“東西都便宜著呢”。
果然,黃老板看劉洋拿起一套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便說:“便宜著呢,我送!”
就這樣,8年里,劉洋用自己的善意和愛心,打動著遠在千里之外的孩子,同樣的,自己也被身邊無數的愛心人士感動著。
記者手記
因為心疼,西藏甲日小學的孩子們從此有了千里之外叔叔阿姨的關心;因為善心,影響帶動了身邊無數愛心人士加入,這是劉洋自己都沒有想到的。原本以為是自己的“獨角戲”,卻慢慢發展成了社會多方力量的“大合唱”。
她用自己的愛心感染帶動了周邊同事、群眾,激發了各方出力、共同給力的激情和熱情,合力畫好了扶貧助學的同心圓,也讓我們看到了威嚴警服下的真心、真誠、真情。
(鄧君 通訊員 陳蘭芳 文/圖)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5159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