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樂韻和誰長得像(王扶林她很漂亮)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2)

樂韻
01王扶林導演對樂韻的評價,為何這么“刻薄”?87《紅樓夢》的拍攝,為那時很多年輕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陳曉旭、張莉、鄧婕、歐陽奮強等人都是因《紅樓夢》而成名。當時也有演員因各種原因要么退出《紅樓夢》,要么雖然參與拍攝而刪去戲份。
比如扮演迎春的金莉莉,因為參加《紅樓夢》的拍攝而得到去中戲上學的機會,她只得放棄拍攝選擇去中戲;再比如張玉屏,也是在“要一個鐵飯碗”和“要一部戲”的選擇中放棄《紅樓夢》去了鐵路文工團;再比如秦鐘的扮演者師玉娟,雖然參與拍攝,但在播出時刪去戲份。

師玉娟扮演的秦鐘(右),在播出時刪去戲份
但即便如此,能參與《紅樓夢》的拍攝對于每一位演員來說都是一份榮耀。首要的一點在于,劇組給演員們提供了很多機會,參與《紅樓夢》的拍攝自不待言,就算中途退出她們也得到了其他機會,由默默無聞的普通人進而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或者擁有一份更穩定的職業。

以至于多年后,當演員和劇組再聚首時還是很感慨。
作為導演的王扶林曾與演員們一起培訓,一起拍攝,對于很多演員的情況如數家珍。比如他評價陳曉旭扮演的林黛玉,明確表示“她就是天生的林黛玉”;比如他評價晴雯的扮演者張靜林是“難得的好演員”;即便對于戲份不多的配角,比如扮演秋桐的沈璐,王扶林都給予很大肯定:“我們選不到比你演得再好的人。”

在這些演員中,王扶林對一位演員的評價卻很嚴厲,令人頗感意外。
有一次他接受電視臺的訪談,說起當年“王熙鳳”的候選人:
當時有三個候選人,一個是演話劇的,形象高高大大的,她這個贊成票挺多的,但是我覺得臉型不上鏡頭。還有一位是唱越劇的,上海一個越劇團的,這個人呢很漂亮,但是一肚子草包,沒文化。我說這個王熙鳳雖然是沒文化不識字,但是演王熙鳳的人,她不能沒文化……

王扶林導演沒有指名道姓說出這位演員的名字,但他的所指已經很清楚了,當時“王熙鳳”的候選人有三位:鄧婕、周月、樂韻。

眾所周知,鄧婕后來脫穎而出,飾演了光彩照人的王熙鳳一角,贏得觀眾的普遍贊譽;周月雖然沒有競爭過鄧婕,但也在《紅樓夢》中出演了尤三姐一角,為觀眾所認可。王扶林所評價的這個“沒文化”的演員,自然不是鄧婕和周月。

在另一次訪談中,王扶林導演又談起當時“王熙鳳”的候選人問題:
那么我們領導是什么態度呢?我們當時電視劇制作中心主任阮諾琳,我問她,我說三個候選人里頭,你認為哪一個演王熙鳳合適?她說的是上海演越劇的那個叫樂韻……
三位候選人中,鄧婕是重慶演川劇的,周月是昆明演話劇的,樂韻是上海演越劇的,因此王扶林導演所說的:“上海一個越劇團的,這個人很漂亮,但是一肚子草包,沒文化”,自然所指的是樂韻。

但是,為何王扶林導演對她的評價這么嚴厲,甚至是這么“刻薄”呢?
02樂韻很有演藝前途,卻遺憾退出《紅樓夢》劇組《紅樓夢》籌拍后,樂韻即被選入劇組參加培訓。

樂韻(右)與東方聞櫻(左)
當時她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出演了《相逢在大篷車上》、《通緝令》等影視片,洋氣的外形,靈動的眼睛,開朗的笑容贏得觀眾喜愛,被認為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演員。進入《紅樓夢》劇組她占有很大優勢。

多年后,當鄧婕回憶“王熙鳳”的競爭時,對樂韻的評價還是挺高。在鄧婕看來,樂韻首先是長得很漂亮,自身條件非常好,尤其是樂韻的眼睛,與《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眼睛很相似。
鳳姐的眼睛是“柳葉吊梢眉,丹鳳三角眼”,而樂韻就是這樣的眼睛。當年鄧婕進劇組后并沒有想到自己會分在“王熙鳳小組”,周月和樂韻的條件都比她好。周月個子高挑,鄧婕只有一米五三,且面容黝黑。當鄧婕看到樂韻時,尤其是她那雙眼睛,就認為“鳳姐”非她莫屬。

樂韻的試妝照
因此,鄧婕選了一個“平兒”的角色。
但王扶林還是鼓勵她積極去試“王熙鳳”的戲,每當鄧婕感到沮喪時,王扶林就鼓勵她:先天條件不是主要的,要體現自己的特點。當時劇組大多數人都不看好鄧婕,化妝師聽她要試鳳姐的戲感到挺驚訝。鄧婕也緊張,個子不如周月,外形不如樂韻,假如落選可能連“平兒”也演不上。
競爭一個角色需要演小品。試鏡頭,且要連續演多遍。塑造角色達到一定標準才行。當時攝像師李耀宗曾找到鄧婕,讓她放棄“鳳姐”的競爭,一個主要理由就是“個頭的搭配”。鄧婕的個子太矮了。
試想,別的角色大多比鄧婕高,在一群演員中間,“王熙鳳”如果太矮,就不能很好塑造這個角色。

李耀宗對她說:“王熙鳳的五個小品難度都很大,退一萬步,你就是把五個小品做得非常好,也不一定用你。”
李耀宗這番話雖然有點傷鄧婕的自尊心,但很實在,《紅樓夢》劇組競爭激烈,誰各方面的條件好,誰達到塑造角色的標準誰就演,沒有什么情分面子和關系可言,假如鄧婕競爭不過樂韻和周月,連“平兒”的角色也耽誤了!李耀宗當時直言:“你各方面的條件都比不上樂韻!”
在關于角色的競爭和選拔上,不僅劇組在嚴格選拔,電視臺領導也在嚴格選拔。劇組進行多次試鏡頭和演小品,初步定下誰出演什么角色后,還要向電視臺領導匯報。對于“王熙鳳”這個角色,王扶林去咨詢電視劇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阮若琳選的是樂韻!由此可見,在王熙鳳這一角色的選拔上,樂韻確實占有很大優勢,不僅劇組很多人支持她,電視臺領導也支持她。

但出人意料的是,樂韻在自身條件這么好情況下,竟然主動放棄了“鳳姐”的競爭。樂韻不是不想演“鳳姐”。原因出在她的母親上,她母親不喜歡王熙鳳這個角色,認為王熙鳳是個壞人。
這確實令人感到奇怪,因為樂韻的媽媽本身也是滬劇演員,對于一個角色怎么還會討厭呢?
莫名其妙。
母親的干預讓樂韻產生了猶豫。最終,她聽從母親的話離開劇組。樂韻一走,給了鄧婕機會。

在人生的很多時候,不得不承認,“機會”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機會”稍縱即逝,可遇而不可求。多年后鄧婕還是很感慨:如果樂韻不走,大家看到的可能是樂韻演的王熙鳳,而不是鄧婕演的王熙鳳。
樂韻決定離開后,王扶林還是想挽留她,畢竟她自身的條件在這里,一走了之很可惜。母親不讓她演王熙鳳,大不了演個別的角色,王扶林特意給她安排了尤三姐的角色,但樂韻還是走了。

對于樂韻來說,放棄《紅樓夢》的競爭,不知道她后來有沒有后悔過。后來的事實大家都比較清楚。她去了香港。與電影演員羅烈的戀愛。但羅烈本身是有家室的人,樂韻要名分無名分,她又不會講粵語,在香港也沒有什么可依賴的關系,因此即便拍影視劇也只是一些配角。

在香港謀生和從事演藝事業并不容易。羅烈后來也不管她了。作為年輕人的樂韻,陷入生活和演藝事業的困境。樂韻出演的角色僅能維持生計。后來樂韻的母親也來香港,母女倆的生活未免捉襟見肘。感情沒有著落,事業不順利,沒有掙到錢,雖然做著明星夢,但又何其容易?
面對這種情況,本身虛榮心就很強的樂韻母親,未免對樂韻產生抱怨。于是,母女倆時常產生爭執。
終于,1995年,不堪壓力的樂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年僅28歲!
03樂韻英年早逝,留下的教訓令人深思87《紅樓夢》拍攝完成后,演員們又回歸各自的生活。有些演員繼續在影視圈發展,有些演員則改了行,實現自我人生的升華。比如陳曉旭,進入商界開辦自己的公司;歐陽奮強回到四川當了導演,拍過很多影視劇;東方聞櫻也當過制片人和導演,拍過的影視片多次獲獎。
扮演王熙鳳的鄧婕因為精彩的演技,兩次獲得電視劇“最佳女配角獎”,雖然陳曉旭扮演的林黛玉也很精彩,但作為主角的她卻沒有獲過電視劇獎。這從一個側面看出,鄧婕塑造的王熙鳳是多么成功。

換言之,樂韻退出“王熙鳳”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成全”了鄧婕,假如她扮演王熙鳳又怎樣呢?
王扶林導演評價她“長得很漂亮,但一肚子草包,沒有文化”,可謂非常嚴厲、“刻薄”。
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樂韻真的是“一肚子草包,沒有文化”嗎?

顯然不是。
不要忘記,87《紅樓夢》選演員是有嚴格要求的,首先是外形要像書中人物,其次性格要與書中人物搭配,另外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演藝基礎:陳曉旭來自鞍山話劇團;鄧婕是演川劇的;歐陽奮強也是劇團的,拍《紅樓夢》之前也拍過電影;扮演史湘云的郭霄珍是唱黃梅戲的;樂韻是上海演越劇的,1984年就拍了《相逢在大篷車上》、《通緝令》等影視片,她出演的角色受到觀眾認可。試想,17歲就在影視劇里出演角色,還會唱越劇,假如她“一肚子草包,沒有文化”的話,怎么可能?
那么,為何王扶林導演這樣評價她呢?

其實,還是因為王扶林導演對樂韻的一種惋惜。一種“恨鐵不成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惋惜。
樂韻不僅個子高挑,長得也漂亮,她是個挺有才華,挺有前途的演員。
假如她不是主動退出87《紅樓夢》的競爭,鄧婕還真不一定成為王熙鳳的扮演者。退而求其次,就算樂韻演不了王熙鳳,憑借在劇組中很多人支持她,也能出演《紅樓夢》中別的角色,她的人生道路也會有所不同。但可惜的是,樂韻放棄了這個競爭,走到另一條人生道路上,結局惋惜。
但是,這一切是誰造成的?除了單純相信別人的甜言蜜語外,歸根結底還是屬于自己的選擇。

在筆者看來,樂韻走到這樣的結局有三個方面的失誤:
第一,沒有主見,有機會而沒有把握住
樂韻的媽媽不喜歡王熙鳳,讓樂韻不要演這個角色。但樂韻想演這個角色,劇組包括電視臺里的領導也支持她,就連鄧婕當時也認為樂韻演王熙鳳的可能比她要大。面對這樣的優勢她卻主動放棄了,難道不可惜?沒有主見,有機會而沒有把握住,經過了培訓卻錯過這部經典之作。
不要忘記,當年《紅樓夢》海選演員時,劇組收到來自全國各自的很多信件,很多人毛遂自薦,稱自己就是劇組尋找的人,與劇組的要求一模一樣,讓劇組快派飛機來接他(她)。由此可見,那時候很多年輕人都想把握機會。陳曉旭就是主動跑到劇組毛遂自薦,最終成功的。

二,好高騖遠,沒有腳踏實地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87《紅樓夢》開拍前就對演員經過多次培訓,讀書、寫筆記、進行形體課和琴棋書畫的訓練。當年王扶林給演員說過:沒有什么戲能超過《紅樓夢》!
別人進《紅樓夢》劇組求之不得,樂韻卻主動退出。這說明,樂韻沒有認識到《紅樓夢》的重要性。
王扶林說她“沒文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從這個角度說的:樂韻對《紅樓夢》認知不足。單純地認為還有別的戲比《紅樓夢》好,好高騖遠,沒有腳踏實地。其實在任何地方從事演藝事業都需要一步一步來,沒有捷徑可走。樂韻后來拍了武打片《南嶺傳奇》,怎么比得過《紅樓夢》?

第三,心態沒有擺正,自我抗壓能力低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總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無論在感情和事業上出現的波動,都應該以一種平常心來看待。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事業也不是人生的全部。擺正心態,善于總結人生中的經驗教訓,善于治愈自己,善于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向,面對挫折時才能及時走出來。
結語王扶林導演說:“王熙鳳雖然沒文化不識字,但是演王熙鳳的人,她不能沒文化。”
作為《紅樓夢》里的一個重要人物,王熙鳳雖然不會寫詩作詞,但她有兩個很重要的優點:智商高、情商高。
智商高,能夠解決很多復雜問題,比如“協理寧國府”;情商高,所以能在賈母面前受寵,經常是人未至,笑先聞。
鄧婕很好抓住王熙鳳這兩個特點,成功塑造這個人物。
樂韻最終走到令人惋惜的人生結局,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就說明在情商和自我文化底蘊方面是有一些不足之處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5120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