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6閱讀(20)
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的病癥,導致嬰兒出現腹瀉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由于病原體入侵胃腸感染造成的,最近有家長想要了解一下,引起嬰兒腹瀉的病原體是什么?嬰兒出現腹瀉的時候,應該要怎么辦才好?

引起嬰兒腹瀉的病原體主要有四種類別,即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病毒感染是引起嬰兒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包括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還包括諾沃克病毒、腸道腺病毒、星狀病毒、杯狀病毒、冠狀病毒等,而細菌有大腸埃希桿菌(按其致病機制分類為致病性大腸桿菌、產毒素性大腸埃希桿菌、侵襲性大腸埃希桿菌、出血性大腸埃希桿菌、黏附性大腸埃希桿菌)、空腸彎曲菌、耶爾森菌、鼠傷寒沙門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等。
真菌則主要包括白色念珠菌等,寄生蟲如藍氏賈第鞭毛蟲、結腸小袋蟲、隱孢子蟲、阿米巴原蟲等,一旦家長發現嬰兒出現腹瀉癥狀時,應盡快帶去醫院就醫診治,通過血常規、大便常規等,找出具體的病原體,以便能對癥治療。期間家長除了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外,還需要給嬰兒調節飲食,盡量讓嬰兒吃的清淡些,改為少量多餐,這樣可以減少對嬰兒胃腸的負擔,有利于疾病恢復,同時要保證嬰兒有充足的休息,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寒著涼,加重病情。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406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