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澳洲新農業種植(澳大利亞不止奶粉)
發布時間:2024-06-26閱讀(21)
三鹿事件后很多媽媽都會選擇給自己的寶寶選擇外國品牌的奶粉,而其中又會有很大一部分選擇澳洲進口的奶粉,我們在超市看到好多奶制品上都會推銷自己為“澳洲好奶源”等。澳洲廣義上是指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及一些島國,其中由于澳大利亞占地最廣,所以很多人稱呼澳大利亞為澳洲。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澳大利亞的農業吧。

| 農機小課堂 | 澳大利亞農業
從市面上“澳洲奶制品”奶制品的暢銷,就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畜牧業是非常發達的。當然一般西方畜牧業都比較發達,畢竟牛排、乳酪等就是西餐的代表性食品,但其實澳大利亞不僅畜牧業發達,種植業同樣很發達,早在1993年,種植業的總產值就超過了畜牧業,其后,其種植業產值均超過畜牧業。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為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也可說它是面積廣闊的島國。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東北部沿海有大堡礁。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沿海地帶,降雨充沛,氣候濕潤。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57。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澳大利亞是世界5大小麥出口國之一,澳大利亞作物中小麥占60%、大麥19%、棉花13%。小麥種植主要靠自然降水。從殖民者到達澳大利亞后,澳大利亞原住民才學會種植,而從他們學會種植,種植的作物就有小麥??梢哉f小麥是最早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的作物,并且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一直是澳大利亞的主要農作物。澳大利亞小麥凈出口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澳大利亞小麥增產不僅在于種植面積規模的擴大,還在于不斷的科技進步。包括開發高產、抗病品種,以及施肥、改良作物,與牧草輪作、提高機械化等。澳大利亞澳大利亞非常重視小麥育種及其基礎研究工作,特別是小麥品質的改良,作為小麥育種的重要目標,從基礎研究到育種實踐,有著良好的傳統和豐富的經驗。澳大利亞糧食技術公司(AGT)的育種一般要10年,但是這十年間所育成的品種都很符合生產實際。一般10年培育12個品種,育種方法主要采用田間混選和分子標記,同時每個小區、每個品種、品系均包括有詳細的育種記錄,以及條形碼,便于回溯和追蹤。所育品種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以及對環境的保護都非常到位。
AGT 和農戶的關系非常緊密,會簽訂相關育種要求的合同,育種專家根據農戶對產量與品質的考量,培育的新品種均可運用到生產上。
我國棉花種植主要在新疆等地,之前每年棉花成熟時候都會有采棉花大軍到新疆地區,棉花種植大戶雇傭這些人來采摘棉花。采棉工作很累,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愿意從事這份工作,而且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增長,對于棉花種植戶來說也是負擔越來越大。
澳大利亞現在種植的都是由孟山都提供的轉基因棉花,由于轉基因棉花的種植,澳大利亞在2010年后,躍居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國。澳大利亞光熱資源比新疆更豐富,更適宜棉花生長。棉花主產區終年沒有霜降,年日照時間長,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棉花單產量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亞棉花生產主要以家庭農場為主,土地私有化,一個棉花種植互的土地面積一般在500~5000hm2,遠遠大于新疆棉區每戶農民的種植面積,規模效益大。都知道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勞動成本高,那么他們是怎么收獲棉花呢?澳大利亞棉花機械化程度非常高,一般農場均有購置成套的、完善的從整地播種到采收的機械。一些有實力的農場還會購置采棉機。那么為什么新疆地區不能用采棉機呢?
首先,上文提到了,澳大利亞種植的是轉基因棉花,且品種單一,且在生長時候就會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其生長,使其棉花生長處于同一水平區域,使作物便于及其收獲。我們都知道,棉花是分批成熟的,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人工難以解決,國外在棉花大范圍成熟吐出潔白棉絮后,對棉田噴灑脫水劑,使整株棉株失水,使得全部棉葉脫落,強制頂部的棉桃干裂吐絮。之后再用采摘機進行采收作物。這與作物品種息息相關,我國棉花還是本土品種,需要研制與之配套的脫水劑,且作物生長高低不一致,需要在種植的整個過程都對其進行規范化。

甘蔗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經濟作物,早在最初,澳大利亞便開始種植甘蔗,隨后規模不斷增大,但直到1923年以前,澳大利亞一直是糖凈進口國。19世紀的澳大利亞,人均糖消費量占世界第一。1923年后,澳大利亞也開始出口糖。
我國甘蔗種植主要在廣西、廣東、云南。其中又以廣西為主產地。但是甘蔗生產依舊比較傳統,機械化程度并不高,經濟效益差。其中,有自然原因,比如廣西多臺風,還記得前段時間的臺風山竹么?風大風多,導致甘蔗極易倒伏,且廣西地質條件極差、多丘陵,為機械化也有消極影響。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甘蔗怎么種植,可以將甘蔗整根放置于行道內,新芽就是從節與節之間的那個突疙瘩,我們平時吃甘蔗都不喜歡吃的那部分長出,而平時我們吃的那部分則是給甘蔗發芽生長提供能量,整根種植使得甘蔗表面的皮保護著內部的蔗種,病蟲不易侵入。但這種種植有些浪費,還有分段式種植,即將整根甘蔗切段,蔗種(突結)在中間,兩端要有為這種提供營養物質的部分,且不能過短,本身切段就已經將切面暴漏了,容易受到病蟲侵入,若兩端過短,蔗種很容易因為病蟲害失去活性。澳大利亞就沒有病蟲害了么?有的只是相對少了很多很多。澳大利亞四面環海,即是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外面很難有病蟲害傳入。且澳大利亞的地形也介紹了,其中一面有很高的山脈,阻斷了海上的大風,所以氣候條件很好。
國家也很重視甘蔗生產,但我國甘蔗機械起步晚、種植條件復雜、本土機械研發慢,且可靠性不高,之前華南農業大學研制了一臺甘蔗自動切段播種機,研發出來后提供給農場使用看看效果,然后農場并沒有使用它,而基本也就是有人來參觀或者學習時候才會使用這臺機器進行一下演示而已,比如每年都會在廣西舉辦的甘蔗機械化博覽會等。因為它的實用性并不高。
介紹了澳大利亞的農業,不難發現,在現代農業的大背景下,規?;C械化、智能化是農業生產發展進步的必要條件。要將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不僅只是機械的事情,還有育種、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共同作用。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的分享啦,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歡迎小伙伴們留言評價并提出建議哦~
想要了解更多最專業最新的行業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機指南(ID:nongjizhinan)
本文由農機指南原創,農機指南擁有其版權,未經農機指南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注:圖片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386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