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0-6歲寶寶音樂啟蒙(0-3歲寶寶音樂啟蒙)
發(fā)布時間:2024-06-23閱讀(15)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生的音樂家,
一聽到韻律感強的音樂,
寶寶就會不自覺地舞動起來,
扭動搖擺~
這些都是寶寶
對音樂天然的『感知力』!

但一說到音樂啟蒙或者音樂教育,
也許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學一門樂器,
其實從歌謠、節(jié)奏和律動切入
才是音樂啟蒙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抓住 0~3 歲聽覺敏感黃金期
在育見星球國際兒童成長中心,音樂啟蒙是從好“玩”的音樂律動游戲開始的~

育見星球八大課程之一:音樂律動(Music&Rhythm)
在育見星球八大課程之一音樂律動(Music&Rhythm)里,我們自主研發(fā)各種孩子感興趣的主題音樂律動課程,把語言、律動和音樂教學相結合。

育見星球·八大課程
像是拍手、做游戲、唱歌等等,用孩子喜歡的形式去培養(yǎng)良好的樂感,尤其是節(jié)奏感和聽力。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及傾聽能力,強化全腦技能。

課堂上老師和小星星們隨著音樂節(jié)拍進行快樂律動
我們會設計各種可愛有趣的音樂主題,比如『蝸牛與黃鸝鳥』、『我的身體會動』、『刷牙歌』、『小跳蛙』等等,讓孩子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隨著音樂節(jié)拍、通過肢體動作去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讓孩子置身于“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
通過學習控制自己的聲音、手部和肢體肌肉,使嗓音或樂器發(fā)出美妙的聲音時,孩子獲得的是源于自身的力量感,使之自信和沉著。

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感受沙錘的“魔力”

各種小型樂器
同時運用一些小型打擊樂器比如沙錘、手鼓,以及音條樂器比如鐘琴等等,讓孩子去接觸各種不同的樂器,感受每種樂器不同的音質,培養(yǎng)孩子們的節(jié)奏感、音高概念和音樂創(chuàng)造力。

比如,手鼓的聲音是清脆尖銳的,小木棍敲擊的聲音要低沉很多,沙錘的聲音很厚重……
讓孩子經(jīng)常去聆聽和感受生活中這些美妙的聲音,孩子的耳朵自然就能得到很多的“養(yǎng)料”,會越來越靈敏~
學習音樂過程中能獲得什么?
01 綜合音樂素養(yǎng)
音樂表達能力:在音樂故事中,通過有趣的互動引導,調動寶寶的參與積極性,讓寶寶通過肢體動作、身體律動、歌唱和節(jié)奏游戲表達音樂故事中情景。

通過游戲引導寶寶喜愛音樂,全方位讓寶寶去感受音樂
02 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美國波斯頓兒童醫(yī)院中心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即便使所有其他的條件都相同(包括智商、社會經(jīng)濟地位以及教他們閱讀的老師),經(jīng)過音樂訓練的孩子,比那些沒有經(jīng)過訓練的孩子,在閱讀上成績要好的多。

比如:讓孩子敲擊琴鍵發(fā)出聲響,讓他們跟著節(jié)奏打拍子,讓他們隨著簡單的打擊樂器而舞動,或者讓他們辨別音符之間的聯(lián)系。
這些行為都會促進孩子從實際體驗開始思考什么是『邏輯關系』。
03 社交歸屬感

大家一起配合 孩子更有歸屬感
音樂的存在,并不是孤獨的。學習音樂的孩子在合唱、合奏團隊中和團友們配合,創(chuàng)造正向的歸屬感。
家長能幫助孩子做些什么?
可以在家里為孩子持續(xù)地創(chuàng)造音樂環(huán)境,找機會“玩”音樂,現(xiàn)場“看”音樂,和小伙伴們“聊”音樂,和家人們“享”音樂。

激發(fā)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這份興趣會伴隨孩子一生。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著名作家喬治·艾略特說過:“如果我能擁有音樂,我別無所求,因為音樂給予我無窮的力量和豐富的思想。有了音樂,生活不用付出艱辛的努力就會變得豐富多彩!”
在對幼兒的早期教育中,音樂啟蒙的目標,其實并不在于培養(yǎng)音樂家、演奏家、歌唱家,也不在于音樂技巧的訓練或是知識的灌輸,而是以音樂為手段,培養(yǎng)良好的氣質、養(yǎng)成美好的性格與心靈~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170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