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3閱讀(12)
腸痙攣(enterospasm)又稱腸絞痛,只是一種癥狀而非疾病,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頻頻發生在夜間,多半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嬰兒。每個嬰兒都會出現腸絞痛,但發作頻率以及伴隨臨床癥狀不同而已。

如何判斷腸絞痛
? 一天哭鬧超過三小時
? 一星期有三天以上日子哭鬧超過三小時
? 嬰兒哭鬧時,肚子摸起來脹脹的、硬硬的,也常把腿部弓起來或是不斷拳打腳踢,還不停的放屁,排稀便。
腸絞痛發生的原因
?嬰幼兒期消化道發育不完善。
?腸道游離度比較大,腸道神經調節功能欠協調,引起腸蠕動快慢不規律,造成腸道管壁肌肉痙攣而引起腹痛。
?乳糖酶缺乏、腸道菌群失調、牛奶蛋白過敏,也可以引起腸絞痛。
怎么預防和減少嬰兒腸絞痛?

◆改善喂食技巧、喂食后拍嗝、做嬰兒排氣操
媽媽喂食姿勢不當,寶寶哭很久才喂奶,或劇烈哭鬧時候頻繁喂奶,均可導致小寶寶吞入過量冷空氣,很容易引起腸絞痛。
按時喂奶,喂食后要輕輕拍打其背部以促進打嗝和排氣,也可以輕輕地順時針揉揉肚子,幫助嬰兒排氣。
TIPS
▼
腸絞痛如果合并
嘔吐、解血便、腹瀉或皮疹
需盡快到醫院就診
并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圖片來源:網絡
指導專家:中山一院東院兒科主治醫師 張映川
通訊員:何旭鵬,鄭亦楠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116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