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兵馬俑為啥小孩不讓去(博物館為什么禁止拍照)
發布時間:2024-06-23閱讀(14)
暑假去哪里遛娃最受家長們喜歡呢?答案就是“博物館”。這么一個涼爽愜意又能讓孩子漲知識的地方,簡直就是熱門的親子打卡圣地 !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當你和孩子參觀各種博物館的時候,偶爾會在展廳內看到如下的標識。

如果孩子問你為什么禁止拍照?家長們該怎么回答呢?
“拍照會對文物產生損害”好像是家長的普遍回答。但是,拍照對文物真的有傷害嗎?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這個長期困擾咱們的問題。
“1
拍照對文物真的有傷害嗎
對于博物館內禁止拍照的原因,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解釋是為了保護文物。
可這樣給孩子解答,是正確的嗎?
事實上,正常的拍照并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害,唯一可能造成直接傷害的,只有閃光燈而已。從理論上說,幾乎所有光線都會對文物造成損傷,尤其是紫外線和紅外線,能對器物表面造成結構性的傷害,促使其老化。
因此,無論什么文物,最理想的保存環境都應該絕對無光。
秦兵馬俑在剛出土時很多表面都有彩繪但是出土后不久多因溫濕度、光線等保存環境突變而脫落。

但咱們去博物館看展覽的時候,總不能摸黑觀賞吧。光線對博物館的展覽顯然是必不可少。
因此,針對各種文物對于光線的敏感程度,文物保護部門也出臺了相關的規定,嚴格控制文物在展覽過程中所承受光照的限度。
“2
閃光燈會對文物造成什么影響
一般來講,常見的展品中,織物、紙張類是最容易受到光線傷害的。
據了解,黃色、茶色和紅色絲綢在光照下容易褪色,白色絲綢光老化作用最小。光照作用對黑色、紅色、茶色絲綢的絲纖維產生的破壞作用較大。
發生褪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光作用使絲纖維上的染料顆粒(或絲膠、污垢顆粒等)發生變化,閃光燈里的光元素也會引起絲綢顏色變化,造成白色絲綢變黃、染色絲綢褪色。
有研究者對六種不同植物顏料浸染的絲綢,做了閃光燈照射實驗。
結果顯示,被閃光燈拍攝的絲綢不僅會出現褪色、變暗,甚至還會形成肉眼都能觀察到的焦化點。

圖片來源:王永禮《物理環境對古代絲織品色澤和絲質的影響研究》
由此可見,至少對于絲織品、古代紙張,閃光燈的頻繁照射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織物常用有機染料增添色彩,而另一個彩色世界——繪畫,還會用到無機顏料,比如鉛白、朱砂。
那么,使用無機顏料的藏品,如油畫,是否能逃過閃光燈的追殺呢?
遺憾的是,不能。
比如亮黃色的繪畫顏料中有一種叫做硫化鎘的成分,這種成分因其著色力強、穩定以及顏色鮮亮,廣受莫奈、梵高、畢加索等大師的歡迎。
但是在可見光的作用下,硫化鎘中的硫會被逐步氧化成硫酸根,最終使顏料被完全破壞。
皮革、皮毛、羽毛也屬于光敏性文物,微小的光線變化都可能對它們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還有一些看上去并沒有那么脆弱的物品也禁不起閃光燈的反復折騰,比如動植物標本、骨器等,也會在光照的條件下氧化、分解。
所以,博物館里禁止拍照也是有依據的。就算現在大部分的博物館對拍照沒有要求,但有的博物館會在注意事項里注明:禁止使用閃光燈、自拍桿等。
“3
禁止拍照還有這個原因
博物館禁止拍照,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
一些重要的展覽往往人滿為患,很多觀眾不過是為了拍照打卡。
而拍照會延誤游覽進度,造成人流擁擠;如果沒有拍照,就會刺激游客購買相關紀念產品,提高博物館的經濟效益。
還有一些網友總結出來的另一個原因:博物館嫌你拍照拍得丑。
如果這些照片傳到網絡上,反而會引起負面的宣傳效果。
其實,不管是什么原因,大多博物館禁止拍照的初衷,都是希望觀眾能夠在更好的氛圍下欣賞藝術品。尤其是在如今的很多展覽中,光線、聲音等元素都在發揮重要的作用,當觀眾拍照時,不僅會影響觀感,也會對其他參觀人員造成影響。
不過,相對于觀眾拍照對展覽效果的影響,有的拍照就會對文物造成直接傷害的危險。
舉個例子
敦煌研究院不允許游客在洞窟內拍照的公開理由并非怕照相損害壁畫,而是說停留攝影會延長游客的滯留時間。
狹小洞窟內的溫濕度很容易因為人員滯留而變化,加之同時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都會對壁畫造成損害。
“4
看展覽重要還是拍照重要
網友甲
既然去看展覽了就應該用心去感受,不要為了拍照而去拍照,把時間都浪費了。
看展拍照不就為了發朋友圈嗎?去博物館也不一定非要學習什么新的知識吧,換個心情自娛自樂不行嗎?

網友乙
網友丙
去博物館是為了看東西,增長見識,拓寬知識面,順帶拍拍照。主要是給自己和孩子留個念想,若干年后回頭看看也是一份美好的回憶。
各位家長你們帶孩子去博物館更關注的是“看展”還是“拍照”呢?你覺得哪個更重要?
最后,不管選擇哪一個,小編還是得提醒您:
去博物館能不能拍照這個問題,還是遵守博物館的相關規定。若禁止拍照,希望家長和孩子文明觀展,如果在允許拍照的情況下,也要記住一件事:不要開閃光燈。
文章來源| 首都教育、中國教師報,部分素材綜合自藝術中國、科學魚、極客攝影幫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4025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