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耳朵上有小洞洞怎么回事(寶寶耳朵上的洞不是)
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11)
很多爸媽可能一直都不會去注意自家寶寶耳朵上那個非常非常小的洞老人說那是“聰明孔”或“富貴倉”,有這個洞的寶寶是聰明、有福氣,將來吃穿不愁可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寶寶耳朵上的小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寶寶耳朵上有小洞洞怎么回事?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寶寶耳朵上有小洞洞怎么回事
很多爸媽可能一直都不會去注意自家寶寶耳朵上那個非常非常小的洞。老人說那是“聰明孔”或“富貴倉”,有這個洞的寶寶是聰明、有福氣,將來吃穿不愁。可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寶寶耳朵上的小洞。
王俊凱耳朵上也有
其實,這個小洞的真正名字叫『耳前瘺管』是一種先天畸形。成年后,依然會存在。如嚴重發炎,是要挨刀的!
這個耳洞很多寶寶都有,且有遺傳性“耳前瘺管”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熊貓君順手拉了身邊小伙伴看了下,三個人里就有一個有。
為什么會有這個洞呢?醫學上的解釋是:
耳前瘺管其實是沒有完全退化的“腮”。正常情況下這個“腮”會隨著胎兒的發育逐漸消失,但是有部分胎兒在“腮”沒有完全消失前就被生出來了,于是就有了耳前瘺管。
耳前瘺管的確有明顯的遺傳傾向,男女發病比例約4:1。
每個人耳前瘺管的位置可能略有不同,常見的是圖中黑點的這幾個地方,爸媽可以在寶寶耳朵上仔細找一下。
很多時候,耳前瘺管只是個小洞,沒有其他特殊癥狀,有時候可能會有一點臭臭的白色分泌物,只要用干凈的棉簽蘸上碘酒輕輕處理了就行。
所以,即便寶寶有耳前瘺管,爸媽們也不用太緊張,只要不發炎就沒什么問題,但如果發炎了,就要重視及時處理。
大部分不會發炎,少數發炎的原因大部分孩子不會發生炎癥感染,發生炎癥感染的是少數,主要和四個方面的因素有關:
●瘺管不通暢
耳前瘺管其實和我們正常的耳道差不多,里面的上皮組織會脫落,皮脂腺分泌,會產生分泌物(耳屎)。有些寶寶的耳前瘺管不通暢,堵住了,瘺管內的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來,時間長了,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引起瘺管發炎。
●瘺管的內分泌物特別多
有些寶寶瘺管內的皮脂腺分泌特別旺盛,產生的分泌物也別多,即使瘺管是通暢的,但是分泌物來不及排出去,也容易引起感染。
●1~3歲的寶寶由于身體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全,抵抗力相對較差,發生感染的概率也更高。冷熱交替的季節,更容易發生耳前瘺管感染。
●很多爸媽不知道寶寶耳朵上這個小洞為啥會有分泌物,聞聞還有點臭臭的,一心想要弄干凈,就用手硬擠,結果悲劇了。
擠壓耳前瘺管,相當于把原來相對平衡的狀態打破了,原本管道是通暢的,但受到外力擠壓后,反而把管道壓扁了或是變形了,導致管道堵住,管道內的分泌物無法排出去,然后就很容易發炎。而且,擠壓還會導致炎癥擴散,加重發炎、感染的癥狀。
有的大人擠壓寶寶耳朵上的小洞時,還沒注意清潔手,帶有細菌,一接觸,免疫力弱的小寶寶就“中槍”了。
那為什么耳洞分泌物是臭臭的呢?這大多是細菌發酵造成的,這時如果大人再硬擠壓,就可能導致皮膚破損,更容易發炎了。
一次感染后就會反復,醫生一般建議手術一部分有耳前瘺管的人,平時沒有任何不適感,但發炎過一次,就麻煩了,后面可能會反復發作。
耳前瘺管一旦急性發炎,要先用抗生素控制炎癥,局部熱敷。如果有膿腫,要到醫院手術切開引流。
等發炎情況控制住后,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就要進行瘺管切除術。因為雖然從表面上,耳前瘺管只有一個小洞,但是在其內部卻深不可測,不僅可能有很多分支,還可能直達顱內。
并且一旦一次發炎后,就非常容易反復,如果不切除瘺管,很可能造成瘢痕粘連,最終形成膿瘺和瘢痕,嚴重的還可造成耳廓畸形。
所幸的是,這是個非常小的手術,時間也比較短,一般30分鐘到一小時,加上現在醫療技術發達,所以基本上不會有后遺癥,疤痕也不怎么明顯。
反復感染,創面會逐漸增大,再做手術會更困難,還會留下大的疤痕,影響美觀。如果縫合不了,可能還需要皮瓣移植。
想要寶寶不吃苦,預防發炎是關鍵正確護理有耳前瘺管的寶寶,預防不發炎:
●千萬不要用手去擠壓、抓撓
要經常幫寶寶清潔小手,寶寶好動,摸來摸去,很容易沾上細菌,如果這時候他因為耳朵癢,亂抓一氣,就有可能把細菌帶進耳前瘺管,導致感染。有分泌物流出時,用干凈的棉簽輕輕擦干凈就好了。
●正確清潔寶寶的耳朵
平時,不用刻意每天都清洗寶寶耳朵,只要一周一兩次,用清水輕輕地清洗寶寶耳朵后擦干。或者用棉簽蘸上清水,輕輕地擦洗。
醫生表示,只要沒有發生感染,游泳、洗澡都是不影響的。但是一旦發生過感染,感染部位要盡量少碰水。平時也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或游泳后,用干棉簽輕輕擦干。
●一旦出現異常,就要馬上去醫院
如果耳朵上的小洞出來的分泌物比平時多了,紅腫,或者寶寶莫名多了去抓耳朵的動作等,爸媽千萬不要自己隨便處理,馬上去醫院看!
細菌感染的速度快,越早去醫院越好,及早控制發炎。如果醫生建議動手術的話,爸媽一定不要拖著。
●讓寶寶學會自我保護
醫生說:他們曾遇到過用細針頭、牙簽等,塞入耳前瘺管的孩子。寶寶對“洞”的想象力有時候真要嚇死人了!
所以,等寶寶大一點,不妨告訴他這個耳洞的真正原因,讓他不會因為不懂而好奇自己為什么耳朵上有個小洞,學會自我保護。其實保護好了,大多數人都不會有出現嚴重發炎和不舒服的。至少,我們這代人做父母,不會再跟寶寶說,這個耳朵上天生的小洞是“聰明孔”、“富貴倉”了吧。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最常見的耳前瘺管,身體其它部位的小洞也有可能是“瘺”(先天沒長好):比如腮瘺(一般在胸部鎖骨以下)。還有甲狀舌骨瘺,位置一般在脖子前面正中線(從頸部舌骨到胸骨上面)。
這些“小洞”非常容易被忽視,但平時可能都有黏性分泌物,要好好護理,一旦發炎就要去及時醫院處理。
獲取更多育兒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熊貓兒科】上一篇:黃金蝦仁制作(黃金蝦仁外表酥脆)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