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7)
寶媽A問:您好鮑主任、我家寶寶3個月零12天在當地醫院打預防針醫生說我寶寶肌張力有點高不能打、后來我給寶寶做了一個磁共振檢查、說寶寶腦發育不飽滿、這種情況這么小寶寶以后大一點會不會發育飽滿?,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專家答疑如何判斷寶寶肌張力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專家答疑如何判斷寶寶肌張力高
寶媽A問:您好!鮑主任、我家寶寶3個月零12天在當地醫院打預防針醫生說我寶寶肌張力有點高不能打、后來我給寶寶做了一個磁共振檢查、說寶寶腦發育不飽滿、這種情況這么小寶寶以后大一點會不會發育飽滿?
鮑教授回答:小寶寶出現肌張力高,也有可能是對陌生環境和人表現出的緊張感。家長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自測一下。肌張力高判斷方法:讓寶寶平躺,把寶寶的腳向外打,(類似于大人的橫叉)看能打開多少度,90度以內,肌張力高嚴重,120度以下90度以上,肌張力高輕微。把寶寶的雙腳捏住往上提,屁屁不能離開床面,看腿能抬多高(抬時腿是直的不能彎),110度以上正常。握住寶寶腳腕,輕輕向上推腳,使腳面盡量靠近小腿。如推不動或抵抗強烈,顯示肌張力高。肌張力高的表現:一,手掌經常呈握拳狀,拇指內扣。按摩其手背仍不易使小手張開。二、牽拉嬰兒的四肢時,感覺抵抗力強,很難拉開或活動,如拉動手臂前伸、上舉均困難或拉不直,胸前交叉困難。三、腳腕經常呈內扣狀,腳趾下扣,呈剪刀狀。手扶嬰兒站立硬的平面,腳一直內扣和踮腳。四、觸摸腿肌肉,往往大腿小腿肌肉生長粗細不均勻,肌肉較硬,容易被誤認為老年人常說的結實。五、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剛觸及浴盆或水面時,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勢。3個月以后,除以上情況,把寶寶放在床上,捏住雙手把拉坐起,如果頭還往后仰就顯示肌張力高。4個多月的嬰兒站在大人腿上時會跳躍,肌張力高嬰兒只會直直地站著,且用腳趾使勁的陷進大人肉里。俯臥不能抬頭。 如自己判斷寶寶疑似肌張力高一定去醫院兒科或康復科做全面檢查。 寶寶肌張力高危害大,輕的導致肌肉生長不均勻,重的導致走路姿勢異常,如內八字或X腿,甚至撅屁股走路。所以,肌張力異常的應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通常寶寶3個月應能體檢發現,4個月以內的治療成為早期干預,一般治療效果好,好轉迅速,能徹底治愈,不影響以后運動發展。最晚應在一歲半以前予以糾正治療。肌張力高也提示寶寶神經方面受損,所以某些對神經方面有影響的疫苗,目前確實不建議打。另外,寶寶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腦發育不飽滿?那核磁診斷是什么呢?有沒有明確的腦損傷?寶寶頭圍多少?目前根據家長的描述不確定,寶寶是腦實質發育不好?還是頭圍小導致的腦發育受限?所以目前無法給出明確的診斷,建議還是遵醫囑及時復查腦部發育情況。
寶媽B問:寶寶五個半月,(糾正月齡4個半月),三個月時去兒保科體檢說是右腿肌張力過高,后來自己做操半個月去體檢另外一個醫生說有一點點但還是打了百白破疫苗,隔一個月后去體檢又說肌張力還是高,說讓做康復治療,做的過程中又發現上肢肌張力高,做了十次寶寶不配合每次哭,但是我一回來給寶寶做操感覺有時候感覺不緊一樣,有時候喜歡攢勁,現在能自主翻身,趴著,但是還不會趴著改為仰臥,手撐著能獨坐10秒左右,能逗笑,叫名字沒反應,追物可以。這些大運動正常嗎?肌張力高必須做康復嗎?
鮑教授回答:家長你好,你家寶寶是早產兒,出生時候還有其他高危因素或者拍過核磁報告嗎?按照描述,你家寶寶發育不是很先進,主要體現在追聽方面,早產寶寶的追聽是在追視之后發育好的,一般是糾正三月齡的時候追視熟練了,追聽開始追,糾正四月齡追聽熟練,你家寶寶糾正四個半月,應該追聽很好了,現在叫名字沒反應,需要加強聽覺刺激,也可能是引導的方式不對。聽覺刺激建議用兒歌刺激孩子,兒歌有節奏,對孩子比較好,孩子睡醒的時候就聽一聽,一天最多不能超過4個小時。深度睡眠的時候就不要聽了,淺睡眠的時候可以聽。早產兒剛開始根本無法定向追聽,但是還是要刺激,不管聽不聽都要在他的耳邊晃,輕柔一點,一開始是不追,慢慢發現,他想追,轉不過頭,最后就是偶爾追,到最后追熟練了,所以一定要堅持,一種聲音在孩子的耳朵邊上要晃上一分鐘。另外大腦是左右兩邊的,左邊刺激一次右邊刺激一次,均衡刺激,也可以豐富聲音的多樣性,兒歌、鈴鐺、人聲等交替刺激。肌張力方面感覺寶寶非常敏感,經常攢勁抗拒,導致肌張力不好判斷,這個得面診評估才好說。能自主翻身和趴,追視也沒問題,說明頭控應該不錯了,現在都能手撐獨坐,腰背部力量應該也很好了,大運動還是不錯的。
寶媽C問:您好,我還有個問題。就是我家寶寶2個月22天,我最近發現他的腳趾有時內扣特別緊。要是撓他腳心就松開了。有時候做排氣操他就較勁。會逗笑,追物。都很好。這是肌張力高嗎?現在有些要翻身但是一要翻時頭就后仰?
鮑教授回答:家長你好,肌張力是指肌肉在清醒和放松時的緊張度,是受神經支配的,而神經支配的最高中樞在大腦。所以肌張力高的寶寶一般在分娩前后有腦損傷,或者后天有疾病或者外力造成的腦損傷,如果你家寶寶沒有以上高危因素,就不用太擔心。根據描述腳趾只是有時內扣特別緊,撓撓還會松開,寶寶只是偶然出現,經過引導又能夠恢復的情況,不是肌張力高,家長不用太過擔心。有時候寶寶抗拒互動的時候會很緊張,自然也會表現的肌張力高。2個月的寶寶頭頸肌肉還不夠發達,多練練趴和抬頭,等3個月頭控穩了,自然就不后仰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2640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